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湖南春季亚麻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湖南沅江进行了春季亚麻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亚3号”品种冬末春初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播种量90kg/ha,原茎产量1926.0-1983.0kg/ha,长麻率23.53-26.39%,纤维强力15.36-23.65kg,与黑龙江省亚麻持平或稍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亚麻新品种“黑亚11号”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玉富  刘燕 《中国麻作》1997,19(4):11-12
黑亚11号是选用优势,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  相似文献   

3.
1998年12月,法国Fontaine-Cany公司的BertrandGomart先生来我所讲学,彼此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介绍了目前法国纤维亚麻生产及科研等方面的情况,现整理报道如下。1 法国的亚麻生产1.1 生产水平法国年种植纤维亚麻4~5万公顷,居世界等四位。原茎产量6750kg/ha,纤维1300kg/ha,纤维产质量和荷兰、比利时相仿,处世界领先地位。1.2 自然生产条件法国产麻区属海洋性气候,年降水800mm,亚麻生长期间(3月下旬~7下旬)300mm。降雨分布均匀,5月份亚麻进入快速生…  相似文献   

4.
多穗型小麦品种高产栽培的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以钱江2号为代表的多穗型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揭示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穗型小麦品种取得5.25t/公顷的产量水平:其阶段叶面积系数为:年内1以上.拔节期为3以上.孕穗期为6左右.齐穗期不低于5.开花灌浆期稳定在4.5左右。且具有相应的干物质增长系数.其适宜群体结构为;基本苗195万/ha.年内苗675—750万/a.最高苗控制在825一900万/ha之间.争取达到570—600万/ha有效穗数.穗粒数为31—33粒.千粒重为30g左右.最佳栽培方案为:11月3日播种.公顷基本苗以195万为宜。基苗肥氮用量153.45—159.45kg/ha.穗肥氮用量为37.05—39.75kg/ha.过磷酸钙用量为360.6—386.25kg/ha.氯化钾用量为145.05—159.30kg/ha.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生长期田间用秸秆(麦草)覆盖具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土壤和提高产量的效果。以覆盖5250kg/ha的效果最好,与不覆盖相比0—20cm土层平均水分含量增加30.3%,0—10cm土层土壤容重减小0.04g/cm3。土壤有机质增加0.07%,含油率相对提高2.7%;增产18.9%。  相似文献   

6.
施硼对花生吸收硼氮的影响/江荣风(北京农业大学),张起刚,韩琅丰…//土壤.—1994,26(2).—83~86在黄河故道贫瘠的砂地上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单因子3水平设计,施硼量为0、0.85、1.70kg/hm2B。底肥用量为75kg/hm2N和15...  相似文献   

7.
潮土棉花施锌、硼肥效果及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潮土棉花施锌、硼肥效果及其技术研究林日辉山东省滨州地区农业局2516881986年在山东省滨州地区测定493个潮土土样,有效锌平均含量0.4988mg/kg,变幅0.074~3.54mg/kg,其中<0.5mg/kg的占63.68%,<1mg/kg的...  相似文献   

8.
在初步掌握谷子生产中的诸个单因素效应的基础上,对影响谷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氮、磷、密度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综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3因素中,增产效果依次是氮〉磷〉密度。且因素间互作效应明显,通过综合效益分析,谷子高产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是施纯氮207kg/ha,纯磷108.75kg/ha,密度为75 ̄105万株/ha。  相似文献   

9.
在遗传变异的条件下,燕麦育种的持续进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提高容重和籽粒重的改善。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对燕麦高容重(HT群体)进行3轮轮回选择的效率和籽粒重(HTG群体)的Smith-Hazel指数。轮回选择程序包括S0:1选系的互交,种植S0种子以产生S0:1系,以及S0:1系的大田评价。每轮选择要花1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每轮选择的各群体中鉴定了大约300个系。从每个群体中选取20个S0:1系,再开始下一轮。通过测定从第0轮、第一轮和第二轮中随机选择的95个S0:1系、第三轮选择群体、各轮的亲本及一套对照品种,对群体选择效应进行了评价。在HT和HTG群体每轮选择中。籽粒的平均容重都分别显著(P<0.05)提高17.8±3.5kg/m3和6.9±1.5kg/m3。在HT群体内每轮选择籽粒重显著降低0.11±0.03Mg/ha,在HTG群体内每轮选择籽粒重升高0.12±0.07Mg/ha。在所有轮回选择的各种群体内广义遗传力和遗传方差一直保持很高。研究结果表明,轮回选择能提高燕麦容重和籽粒重且不显著降低遗传变异力,是一个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固定P、K肥下,研究有无农家肥[F1(1500kg/亩),F0(0kg/亩)]下不同施N量(0,2.5,5.0,7.5kg/亩)对马铃薯(品种疫不加)生长发育、矿物质营养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N量增加,叶面积、茎叶生长量、净同化率及块茎膨大速率也增加,N7.5处理明显优于N2.5及N0处理。施N增加了N的吸收,特别是N7.5处理,对P、K的影响不大,同时,也增加了N、P、K的转运率。有农家肥时增强了上述作用。最高产量施N为7.5kg/亩。N7.5F0处理鲜产为1604.98kg/亩,N7.5F1处理为1613kg/亩。F0时N肥的产量效应方程为Y=1290.14+74.3X,F1时效应方程为Y=2619.870+76.234X-2.40X2(X从0→7.5kg/亩)。且随施N增加,淀粉含量有下降趋势,而淀粉产量逐渐增加,N5.0F1处理的淀粉产量为178.51kg/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加拿大西部1910—1987年间发放的春大麦品种的产量进展以及产量组份和农艺性状对产量所起的作用,于1989—1990年在Botha、lacombe、Olds三个地点对20个六棱和二棱栽培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籽粒产量每年增加12.7—41.4kg/hm2,收获指数每年增加0.08%—0.17%,倒伏每年减少0.01—0.05%,种子蛋白质含量每年减少0.01—0.02g/kg.1990年在Botha和olds,容重与发放时间具有正效应.在某些地点、年份,穗数/m2和网斑病严重程度与发放时间也有关,但相关性较低.营养产量、植株群体、籽粒重量、每穗粒数、芸纹病的抗性长期以来没有变化.籽粒产量的提高与收获指数的增加和倒伏的减少密切相关.进一步增加营养产量、籽粒重量、每穗粒数,同时维持目前的收获指数和抗倒性是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亚麻花药在附加1mg/L2.4_D、0.5mg/1KT的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46.2%,低温预处理亚麻花药一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产质量。亚麻花药双层培养的效果明显的好于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3.
亚麻花药培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麻花药在附加1mg/L2.4-D、0.5mg/lKT的A增减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46.2%,低温预处理亚麻花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产质量。亚麻花药双怪培养的效果明显的好于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4.
76优312     
76优312(76—27A/培C212)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配制的迟熟晚粳组合。1985年参加湘北8个试点的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21.3kg,比对照矮粳23增产11.32%;1986年全省晚粳区试中,该组合平均亩产457.74kg,居5个品种(组合)之首,比对照矮粳23增产27.23%(差异达极显著);1987年续试,平均亩产422.47kg,仍居本组9个品种(组合)之首,比对照鄂宜105增产7.8%(差异达显著水平)。且日产量均高于对照。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在湘北粳稻地区适应性强,湘中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甜菜氮磷钾肥效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1986~1993年试验结果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探讨了甜菜氮磷钾肥需要量及其效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为:获得最高块根产量和最高纯经济效益的施氮量分别为9.41kg/亩和7;68kg/亩。在最高纯经济效益施氮量下,平均每公斤氮增加块根51.9kg,降低含糖率(0.10+0.0028x_1一0.0054x_2一0.074x_5)度,其中x_1、x_2和x_5分别为土壤碱解氨、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获得最高块根产量和最高纯经济效益施P_2O_5量分别为(一25.6一0.140x_2+5.04x_4)kg/亩和(一27.8一0.140x_2+5.04x_4)kg/亩(x_4为土壤pH值)。在最高纯经济效益施磷量下,平均每公斤P_2O_5增加块根(一62.3一0.372x_2+13.40x_4)kg,提高块根含糖率(0.63+0.0020x_1一0.077x_4一0.090x_5)度。当土壤有效K_2O含量大于110.6mg/kg土时,钾肥没有显著增产作用,只是有增产趋势;钾肥的增糖作用显著,每亩每公斤K_2O提高含糖率0.0014x_2度。  相似文献   

16.
TechnologiesofuplandricepopularizedinOceaniaAneconomictechnologyprogram—Uplandriceperennialrootcultivationtechnique,supportedbyFujianProvince,hasappliedsuccessfullyinPapuaNewGuinea.Thethirdstubblehasachievedabumperharvestrecently,withayieldof6390kg/h…  相似文献   

17.
以药剂浓度和熏蒸时间为处理进行了二因素四水平交叉试验。结果表明:以0.33ml/kg/3h处理小薯发芽率最高,且发芽势最强。由于不同品种对药剂作用反应程度不同,研究提出不同品种气体催芽可在0.13~0.33ml/kg/3~9h的处理范围内选择使用。同时,为了明确药剂使用浓度超过0.5ml/kg时是否会造成小薯丧失发芽力,将熏蒸后未能发芽的小薯用30ppm的赤霉素浸泡25min处理,3品种均有90%以上小薯发芽。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药剂浓度≤0.73ml/kg,熏蒸时间≤12h),气体催芽可能抑制小薯发芽,但不会造成其发芽力丧失。  相似文献   

18.
脱毒小薯兰地特气体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药剂浓度和熏蒸时间为处理进行了二因素四水平交叉试验。结果表明:以0.33ml/kg/3h处理小薯发芽率最高,且发芽势最强。由于不同品种对药剂作用反应程度不同,研究提出不同品种气体催芽可在0.13 ̄0.33ml/kg/3 ̄9h的处理范围内选择使用。同时,为了明确药剂使用浓度超过0.5ml/kg时是否会造成小薯丧失发芽力,将熏蒸后未能发芽的小薯用30ppm的赤霉素浸泡25min处理,3品种均有90%  相似文献   

19.
优质食用稻硫镁钙吸收运转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 年,在长沙县基点利用多品种进行了优质稻硫镁钙的吸收运转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生产 62~80 t 优质稻谷,需吸收 S 141~189 kg, M g 18.0~28.1 kg, Ca24.3~35.4 kg;生产100 kg 稻谷的 S, Mg, Ca 吸收量优质晚稻高于普通晚稻,更高于优质早稻。稻株最高含 S量在分蘖期,成熟期最低; M g, Ca 则与 S相反。吸 S高峰2 个,主峰在孕穗至齐穗(030~031 kg/hm 2·d); M g, Ca 吸收高峰分别在孕穗前后(059~063 kg/hm 2·d)和穗分化至孕穗间(074~093 kg/hm 2·d)。向谷粒中的运转率为 S> Mg> Ca,优质稻低于普通稻;表观运转率优质稻亦低于普通稻。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配方施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亚莲  罗淑华 《茶叶科学》1997,17(2):161-170
对湖南省36个县(市)67个茶场的136份茶园土样进行了肥力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适宜,钾素较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0~20cm土层为(2.4±0.09)%,20~40cm土层(1.60±0.06)%。85%的土样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超过1.5%,38%的土样超过2.5%;49%的土样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5%。全氮含量0~20cm土层为(0.133±0.004)%,20~40cm土层为(0.100±0.003)%。碱解氮含量大于100mg/kg土的土样占76%,20~40cm占45%。全磷含量低于0.1%的0~20cm土层达53%,20~40cm土层达62%。速效磷含量低于10mg/kg土的频率,两土层各为46%和65%,显示低磷土壤较多。代换性镁含量较低,茶园严重缺镁。依据调查结果,建立了茶园土壤主要养分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产量在2250kg/hm2干茶的茶园土壤0~40cm土层全磷(P2O5)含量>0.12%,碱解氮含量>149mg/kg土,速效磷含量>32mg/kg土,速效钾含量>110mg/kg土。通过试验,确定了4种主要土类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