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互进”岗课+思政融通机制是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岗课+思政”融通的意义、难点、机制构建是实现“互进”岗课+思政融通的关键性问题,其中“岗课+思政”融通机制的构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旨在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思政”融通,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构建“互进”岗课+思政融通机制主要从融通思想基础、“岗课”融通、“岗课+思政”融通、融通评价机制四方面实施,稳步推进,合力实现。  相似文献   

2.
钟月 《绿色科技》2022,(1):260-262,270
课程思政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的"广场规划设计"章节的教学,是在现代化开放性教学环境下,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抓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用、做中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体现了重视过程教学和思政引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如何进行《广场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3.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与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课程思政的实施,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强化价值、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助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是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然而,当前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以散点式形式开展,缺乏完整、清晰、明确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案,系统性、整体性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尚未形成。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多元主体融合、课程内及课程间的思政要素融合、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等角度,对融合性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通过党支部专题活动,推动党员教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研究;通过定期邀请思政课教师开展辅导和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通过强调和突出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整体评估和动态调整。其次,从系统梳理课程内思政要素的"融入点"、积极吸收相关研究的前沿性成果、及时将课程思政要素加入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展配套教材和在线课程建设等入手,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课程思政体系。最后,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强化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搭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红色"专业实践平台,促进课程思政理论的落地与转化。  相似文献   

4.
冯蕾  孟祥平  冯雪  吕龙  尹建伟  张娟 《绿色科技》2022,(5):257-258,265
以地方高校衡水学院园林专业课程枟绿地规划枠为例,深入挖掘了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移动互联技术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探索了移动互联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程性的学习评价方式等途径,寻找了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和学院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价值引领功能。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和协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高校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理科学等专业教育体系的必修课程之一。以生态学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思路,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以测绘工程专业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针对专业特征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设计出"四三式"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括观念与情怀、专业思维与态度、个人素养三个维度的思政目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前沿知识、实践知识的思政内容;"集体+自主+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成果+知识+表现"的评价方式.实践结果表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全过程的途径,分析了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建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4个案例;运用"问题导向"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工具,针对课程内容提前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成绩记入平时成绩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使用案例法、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实施思政改革后,课程专题研讨中90%的学生都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进行了思考,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刻。把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人才,为农林类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现状问题与实践路径”为研究主题,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剖析了现状、问题及成因,着力解决学院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的内涵价值认识、实践路径策略、保障条件机制、特色与创新等问题,为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实效等,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及理性认知与实践策略指导,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以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旅游学概论》为例,从课程思政意义、专业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4个方面展开了探讨。通过研究,针对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契合点”这一最为核心和最难解决的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预期思政目标,为《旅游学概论》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秋红  张涛 《绿色科技》2022,(3):261-265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为寻找适合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提取适合本专业的思政元素,开发适合专业课程的思政案例是极为重要的.通过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设计、学生满意度提升的方法与举措,以期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将爱国主义教育、工匠精神融入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投身强国伟业建设的责任感,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及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以改变该课程教学方式陈旧,与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脱节的问题,使德育工作悄无声息地与专业核心课程融合,以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成功实现有效教学,实效德育。  相似文献   

12.
"工程技术经济学"是高校森林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分析"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总结了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融合到课程内容中。思政内容元素的数量和切入点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思政元素以15~20个为宜。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程技术经济学"课程后,提高了育人质量,帮助学生增强了"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的拓展与升华,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植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影响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通过对"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梳理,分析"植物学"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和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元素贯穿于"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多年的"植物学"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植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植物学"课程授课教师的要求,旨在挖掘"植物学"课程特色,构建"植物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探究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育人能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步伐。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及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通过将课程思政贯穿到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R语言数理统计"是北京林业大学草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将R语言数理统计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专业素养方面,该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利用R语言处理草原生态学大数据的实践技能,包括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编辑、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可视化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该课程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对国家建设美丽草原和生态文明重大战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投身草原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R语言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措施,从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挖掘和积累优质课程思政元素以及提升学生的参与度4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最终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学校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注重实现传道授业释疑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整合和统一,在课程教学全程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心智模式的德智融合,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课程思政德智融和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对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答疑等教学环节进行了课程思政融入的探索,深化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理念,对实现多元路径的德智融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隧道施工技术是交通土建专业的必修课程,基于思政育人新要求和新任务,立足行业与学科特色,通过梳理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隧道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从教师思政认识与思政能力、思政元素挖掘、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探究了思政元素融入该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团队分工、知识点碎片化、课件和视频制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该课程幕课还存在系统运行稳定性不够、测验题设计和录入失误、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不足等问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优化网页和程序、完善题型分值设定、提高试题录入的科学性、增加课程实践内容、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改进后的幕课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体验明显改善,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实际上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最佳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森林经理学"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高层次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技能提升的融合。分析了"森林经理学"课程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知识传授与理念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和内容创新与能力提升相结合3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融于"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实践证明,高等院校要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还需要学校、学院和学科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优化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专业,如何把课程思政可持续的落实和融入园林专业教学是实现专业思政的关键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本科教育为例,在分析园林本科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风景园林学的独特思政优势,从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两方面构建可持续融入性策略,即“课程启蒙——理论融合——实践巩固”三个阶段,完成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的特色教学模式。提出了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园林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