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刊讯)由陈珲、吕国利所著的《中国茶文化寻踪》一书,已于今年9月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首次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全面考察和研究茶文化的著作,作者从历史、民族、民俗学多角度出发,追根穷源,将研究的视野推展到人类的远古时代,对搜集到的茶文化资料逐一加以耐心的梳理,仔细地探源和分析,从而对中华茶文化的来龙去脉、发展演变以及与中华各民族深密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揭示和阐述;同时对多年来有关茶文化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和结论也进行了厘清。该书是作者十余年潜心研究茶文化的结晶,有不少内容为首次披露的研究成果,而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美国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两国茶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及共性.荼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族、诗歌、医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和传承性四大显著特征;美国茶文化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较小,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美国赋予茶的是一种快餐文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参与性与享乐性;中美茶文化都认同茶叶保健功效及“时尚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文化传统,不仅蕴含着物质文化意义,且包含着深远的精神文化内涵,茶文化已经成为中美人民交流及发展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苏远尚 《农业考古》2020,(2):270-272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西藏茶文化研究还比较薄弱,赵国栋先生的研究对该领域的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鉴于西藏茶文化在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应着力推进西藏茶文化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在推进优秀文化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行将降下帷幕,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由余悦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10位对茶文化卓有研究和深厚造诣的学者共同参与编写的10册《中华茶文化丛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在国庆50周年前夕出版发行,这是中国茶文化界向新世纪的又一次重大献礼!《中华茶文化丛书》读来朗朗爽口,倍感亲切。它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构架,生动的文笔,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浩如烟海,又具深刻内涵的中华茶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并从探求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与当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入手,将中华茶文化的流变历史,中国茶的品类和品饮之…  相似文献   

5.
何融融 《农业考古》2002,(2):74-75,95
一、中华茶文化释义和研究对象五千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 ,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因此 ,中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对世界文明进步具有特殊的贡献。但是 ,对于茶文化的研究 ,从 2 0世纪 80年代才刚刚兴起。 1990年在杭州成立“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后 ,海内外各种茶文化学术团体开始广泛交流 ,各式各样的茶艺馆和茶艺表演队争奇斗艳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茶文化热” ,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现象。这是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饮茶思源(闽台茶话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且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素质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精华部分,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串璀璨的明珠,它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位于祖国东海之滨、台湾海峡两岸的闽台两省是国内重要的茶叶产地,也是饮茶文化十分繁荣的地区,台湾的茶种源自福建,其栽培采制技艺也多引自福建。台湾和福建在饮茶文化方面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茶具陈列二、乐起三、各就各位(其中两人各执收卷茶旗一面)四、主持人上场五、呈展茶旗六、茶艺师净手七、主持人宣讲茶事:各位嘉宾,大家好!茶缘使我们有机会欢聚一堂,共品佳茗。这“茶缘”就是中国茶道之缘。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陈香白《中国茶文化》作了如下题辞:“茶文化乃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必弘扬茶文化。”中国茶道正是茶文化的核心。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涵盖着七种义理:第一是茶艺,包括烹茶的规范程式和有关茶事的诗、词、书、画等。第二是…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学》系农业大学的教材之一,旨在扩大高等学校广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和鉴赏能力,为今后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奠定坚实基础。 全书共八章,分为绪论;中华茶文化概论;中国各民族茶俗例说;世界各国茶俗例说;茶与政治、经济、宗教、文艺;茶与健康;茶宴、茶点、茶酒;茶文化大众窗口──茶馆等。18.2万字,彩色图片38幅,由西南农业大学刘勤晋教授编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姚国坤研究员、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会促进会会长徐荣波教授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平装…  相似文献   

9.
朱自振是学界公认的著名茶史专家,国内屈指可数的顶级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权威.在近50年的茶史研究生涯中,他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发掘和整理中国茶史文献资料,论证巴蜀是中国饮茶文化的摇篮,培育茶文化研究后继人才.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推进茶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人对他的普遍尊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对茶文化的贡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刘清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道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茶文化,同样是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千百年来共同智慧之集成,心血之结晶。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界茶叶的故乡在中国”。早在唐代我国就有了较具规模的茶文化,并开始向国外传播(1)。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弘扬和发展茶文化,对加快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一、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溯源茶,古字为”、“茶”、“”。关于茶的起源,史载甚少,历来是众多学者争论不休的公案。先秦药书《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陆羽《茶经》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同于鲁周公。”由此,许多学者推断荣的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论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名茶。从史籍记载、茶马贸易、佛教、民族文化和文学等角度。对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说明云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普洱茶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寇丹 《农业考古》2003,(2):199-200
198 4年 ,茶圣故里湖北天门创刊了《陆羽研究集刊》以来已经 19年。虽然这本刊物到 1990年停刊 ,后来全国的茶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出版了许多书刊 ,有过陆羽的电视片 ,但与研究茶艺、茶具、茶俗等相比 ,对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不但人数少 ,大多还停留在整理古代资料或不同的阐释上。在上世纪末 ,《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经典》及许多专著、丛书的出版 ,可以说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 ,共同完成了对一个封尘已久的中华茶文化宝库的整理清点工作 ,这是中华茶文化复苏的真正开始。中华茶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沉寂了近一个世纪。时间磨损了…  相似文献   

14.
国学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悦 《农业考古》2006,(3):137-144
本文从释名、辨义、观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国学与茶文化的关系.国学是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而中国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学理应囊括茶文化,茶文化是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学包括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义理之学,茶文化也有这些方面的内容,而且两者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国学大师有许多人钟情于茶,对茶文化有精辟的论述,钱穆强调“饮茶亦成文化中一事,即人类大生命之事“;“中国饮茶史,亦即中国社会史人文史中重要一项目“的观点,特别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十集电视专题片《中华茶文化》,由中央电视台、上海敦煌国际文化艺术公司、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三家联合摄制,于1993年初开机。《中华茶文化》共分《饮茶思源》、《茶路历程》,《名茶飘香》(上下篇)、《茶馆风情》、《茶俗志异》、《茶具琳琅》、《茶艺荟萃》(上下篇)、《茶寿绵延》等十集,每集片长二十分钟,既有茶史探源,又有新茶展望;既有名茶赏评,又有茶俗趣谈、茶艺表演,是一部集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之大成的电视片,融学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多样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较多的边疆省份,各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地域差异和民族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云南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是云南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与云南自然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多样性,造就了中华文明中一朵绚丽多姿的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17.
中华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历史茶文化尤其是历史典故,大多需要重新解读,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针对性且有说服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扩大其在世界范围的价值认同。基于此,本文以“以茶代酒”为例,将其置于茶和天下的语境下,在重温这一历史典故的基础上,从增加中华茶文化魅力,促进历史茶文化的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以茶代酒的当代价值或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体现,并根据全球化与茶文化传播的需要,从增强自信性、构建“同型性”、抢占先机性、设计备选性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通过以茶代酒,推动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茶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茶文化脱胎于社会实践和人们的认知,不同民族对茶文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是云南地区民族茶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普洱茶是云南地区的特色茶,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产业.普洱茶为云南地区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云南茶文化的传播提供助力.规模、品种、特色,都是云南普...  相似文献   

19.
为弘扬中华茶文化 ,促进山东茶文化交流 ,增进茶文化界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友好往来 ,连结各界人士的情谊 ,共同发展茶文化事业。由山东茶人会馆和山东名人茶馆共同主办的 :走进茶文化———各界知名人士联谊茶会 ,最近在潍坊山东茶人会馆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茶艺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济南名人茶文化学校校长 ,著名茶人鲁明先生特邀主持茶会。来自各界的百余位知名人士应邀参加了联谊茶会。大家欢聊一堂 ,不仅参观了古今茶人茶室茶堂和茶人书画馆、纪念馆、收藏馆 ,还观赏了古筝和茶艺表演。与会人士对山东茶人会馆和山东名人…  相似文献   

20.
中华茶艺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大旗 ,面向世界 ,它所呈现给世人的无形的精神至有形的存在应该是完美的。作为世界文化至宝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它的哲学思想都赋予它人类文化崇高地位 )和东方人文典范 ,几千年来润泽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智慧 ,同时也祈福于东西方民族 ,浩浩荡荡博大精深 ,蔚蔚大观。当岁月的年轮驶过今天 ,历雨经风的中华茶道更骤然增辉 ,焕发出蓬勃生机。在国内 ,茶文化组织应广泛施展影响 ,普及国人的茶文化意识 ,从生活的各种角度强化文化民族主义意识。在国外 ,则随着中国的国门打开 ,文化和经济迅猛发展 ,中华茶文化的东方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