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水平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的影响。获取3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体重(605±35) kg]的瘤胃液,按1∶2比例与缓冲液混合用作发酵液。根据饲粮NFC/NDF水平[1.38(A)、1.19(B)、1.08(C)]将发酵底物分为3组,体外发酵48 h。在2、4、6、12、18、24、36和48 h时测定产气量(GP);在第6、12、24和48 h时,每组取出4个发酵瓶采集发酵液,测定pH后将样品分装冻存在-20℃冰箱,用于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用于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的样品置于液氮中保存。结果表明:1)饲粮NFC/NDF水平、发酵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对GP、pH、MCP、NH3-N、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NFC/NDF水平及其与发酵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发酵时间对乳酸和丁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1)。2)高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添加2%豆油基础上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7个饲粮精粗比组(精粗比分别为2∶8、3∶7、4∶6、5∶5、6∶4、7∶3、8∶2),称取300 mg不同精粗比饲粮于尼龙袋中,并添加2%豆油于玻璃发酵管中,吸取30 mL培养液,体外发酵48 h,每种精粗比设4个平行,并进行2次重复试验。【结果】(1)4∶6组乙酸浓度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戊酸浓度随精粗比比值增加先增加后降低,4∶6组显著高于6∶4组和7∶3组(P<0.05)。4∶6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2∶8组、3∶7组、6∶4组、7∶3组(P<0.05)。其他处理组之间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8∶2组瘤胃液pH最高。(2)4∶6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3∶7和5∶5组(P<0.05)。4∶6组甲烷产量最低,且极显著低于6∶4组(P<0.01)。6∶4组总产气量显著高于2∶8、3∶7和5∶5组(P<0.05),但与4∶6组无显著差异(P>0.05)。(3)... 相似文献
4.
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比值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值(NDF/NFC)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将16只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按维持水平饲喂NDF/NFC分别为3.02(饲粮1)、2.32(饲粮2)、1.58(饲粮3)、1.04(饲粮4)的全混合颗粒饲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18 d,包括3 d的调整期、7 d的预试期和8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总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2的甲烷日排放量显著高于饲粮3和4(43.43 L/d vs.38.88和35.98 L/d;P0.05)。与饲粮1相比,饲粮2和3的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DMI)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38.00 L/kg DMI vs.42.24、41.69 L/kg DMI;P0.05),但是饲粮2、3和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DOM)的甲烷排放量逐渐降低,饲粮4的每千克DOM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饲粮1、2和3(58.78 L/kg DOM vs.75.00、73.35和64.11 L/kg DOM;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或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ADFI)的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且各饲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结合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排放效率,在维持水平下,采用NDF/NFC为1.04的玉米秸秆饲粮作为肉用绵羊甲烷减排的饲粮最合适。 相似文献
5.
在底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研究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水平(20%、40%、60%和80%)对活体外瘤胃发酵24h后的发酵参数和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CL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不同的NFC水平影响活体外瘤胃发酵和CLA的产生。随底物NFC水平的提高,瘤胃微生物的活体外发酵程度提高;同时发酵液中CLA的浓度随底物NFC水平的提高呈线性增加(L,P<0.0001)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瘤胃液和血液中内毒素和组织胺含量的影响。选择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依次饲喂NFC/NDF分别为1.02(Ⅰ组)、1.24(Ⅱ组)、1.63(Ⅲ组)、2.58(Ⅳ组)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随着日粮NFC/NDF的提高,瘤胃液中内毒素和组织胺含量随之提高,导致血浆中内毒素和组织胺含量相应增加。当日粮NFC/NDF为2.58时,SARA发生,瘤胃液和血液中内毒素含量随病程发展显著升高(P<0.05),瘤胃液中组织胺含量也随病程发展显著升高(P<0.05)。因此,内毒素、组织胺对促进SARA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饲粮中性洗涤纤维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比例对湖羊瘤胃还原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4种中性洗涤纤维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比例(NDF/NFC)的饲粮(0.58、0.71、1.20、1.57)对湖羊瘤胃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和发酵特性的影响。各组饲粮中均含有1.0%硝酸钾,在喂后0、0.5、1.0、1.5、2.0、4.0、6.0、8.0 h通过瘤胃瘘管采集瘤胃液,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瘤胃发酵参数;晨饲后2.0 h通过颈静脉采血,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6.0~8.0 h饲粮NDF/NFC=0.71时瘤胃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且0~1.5 h随着NDF/NFC的增大,氨态氮(NH3-N)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0、8.0 h总微生物蛋白质含量以NDF/NFC=0.58时最高,且与NDF/NFC=0.71时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未出现亚硝酸盐中毒。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湖羊饲粮NDF/NFC=0.71时,最有利于瘤胃硝态氮还原及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0.
单宁酸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yringe体外培养体系研究了单宁酸(TA)对绵羊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TA添加量分别为4、6、8和10 mg,每个处理3个重复,同时设一个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体外培养24 h后,各处理组的体外产气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4%、5.0%、10.1%和13.2%;试验组的甲烷产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且氨氮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7%、19.6%、16.7%和25.1%,而微生物蛋白的产量却显著升高(P<0.05)。在以黑麦草为底物的Syringe系统中,TA的适宜添加量为6~10 mg,即0.2~0.4 mg/mL瘤胃液,说明TA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系统中瘤胃甲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ous carbohydrate, NFC)/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饲粮对青海欧拉型藏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重相近(24.67±1.43)kg且发育良好的3~4月龄藏羊母羔1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NFC与NDF比例为0.92(精粗比为30:70,L组)、1.39(精粗比为50:50,M组)和2.20(精粗比为70:30,H组)的试验饲粮。试验分为预试期8 d,正试期为90 d。结果表明:(1)H组平均日增重(ADG)和终末重均高于L组(P<0.05)和M组(P>0.05),H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H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催乳素(PRL)和GH(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L组(P<0.05),但较M组差异不显著,H组和M组血清睾酮(T)含量显著低于L组(P<0.05)。(3)经计算分析,H组每只羊盈利0.43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对梅花鹿瘤胃发酵参数及鹿茸生产性能的影响,为CLA在梅花鹿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6头平均体重为(40.25±2.38) kg的1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鹿。对照组(G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G1组)、0.50%(G2组)和1.00%(G3组)的CLA。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G2组和G3组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2组和G3组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1组、G2组和G3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异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G2组鹿茸主干长度、鲜重和鲜鹿茸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LA可以改变梅花鹿瘤胃发酵模式,提高瘤胃供能效率,促进鹿茸生长。本试验条件下,梅花鹿饲粮CLA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牧杂志》2019,(8)
试验旨在比较3种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日粮的体外发酵效果。试验制成3组NFC/NDF比例分别为1.23(Ⅰ)、1.61(Ⅱ)、2.00(Ⅲ)的日粮,采用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相结合,研究瘤胃发酵参数随NFC/NDF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组培养液pH在4 h后均降低,Ⅲ组pH降低最快;48 h时,Ⅲ组的氨态氮(NH3-N)浓度高于Ⅰ组和Ⅱ组;随着NFC/NDF比例的升高,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含量逐渐升高,乙酸含量、乙/丙值逐渐降低;48 h时,Ⅱ组干物质降解率、干物质有效降解率、NDF降解率和NDF有效降解率均高于Ⅰ组和Ⅲ组;48 h,Ⅲ组产气量最大,Ⅲ组的潜在产气量及产气速率均高于Ⅰ组和Ⅱ组;由相关性可知,干物质降解率与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瘤胃发酵参数综合评定可知,NFC/NDF比例为1.61时更适合瘤胃发酵;干物质降解率与NDF、A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12 h产气量与干物质降解率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红花油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动力学的可能影响,试验以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羊作为瘤胃微生物的供体动物,采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红花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动力学的影响。红花油的添加水平分别设0(对照组)、1%、2%和3%。结果表明:日粮添加2%和3%的红花油使产气速率和最大产气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水平的红花油并未显著改变发酵液pH值、NH3-N浓度、CMCase及XYLase活性(P>0.05)。3%组的DM降解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2个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NDF降解率较对照组也略有降低(P<0.05)。总挥发酸(TVFA)浓度、乙酸、丙酸摩尔百分比和乙丙酸比等指标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超过3%水平的红花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动力学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本试验旨在应用体外发酵法研究高精料饲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SC/NDF)与甲烷(CH4)、产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常规饲料设计饲粮配方,共设计5个精粗比(60∶40、70∶30、80∶20、90∶10和100∶0),每个精粗比设计10种饲粮,共50种试验饲粮。应用体外产气法对样品进行体外48 h发酵。发酵结束后,收集气体和液体样品,测定气体中CH4和CO2产量及液体中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结果表明:饲粮NFC/NDF与体外发酵总产气量、CH4和CO2产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乙酸/丙酸和CH4/TVFA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但是相关系数均偏低。结果提示,高精料饲粮条件下,随着饲粮NSC/NDF的提高,饲粮体外发酵的CH4相对产量下降,但由于相关系数偏低,饲粮NSC/NDF不能作为准确预测饲粮体外发酵CH4产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浆生化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取6只健康成年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将其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饲粮NFC/NDF分别为2.14∶1.00、1.05∶1.00、0.40∶1.00(实测值)。试验分3期,每期15 d,包括10 d预试期和5 d正试期。检测指标包括:饲粮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pH、缓冲力、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纤维素酶活性)、血浆生化指标(脂多糖、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显示:1)3个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各养分消化率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P0.05)。2)试验Ⅰ组瘤胃液pH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瘤胃液缓冲力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纤维二糖酶活性、乙酸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瘤胃液乙酸/丙酸依次升高、丙酸浓度依次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3组间瘤胃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浆脂多糖含量依次显著下降(P0.05),其余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过高NFC/NDF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浆生化指标有不良影响,本试验条件下,饲粮NFC/NDF以1.05∶1.00为宜。 相似文献
18.
选择健康、泌乳月份与产奶量相近的多胎荷斯坦泌乳牛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4头,研究日粮中添加商业来源的瘤胃保护共轭亚油酸钙盐(Ca-CLA)同时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葵花油)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52d。对照组基础日粮为60%粗饲料(苜蓿、羊草、青贮)和40%精料(以DM为基础),处理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Ca-CLA100g/d·头(CLA)、葵花油350g/d·头(Sunf);Ca-CLA100g/d·头 葵花油350g/d·头(CLA Sunf),Ca-CLA50g/d·头 葵花油175g/d·头(1/2CLA 1/2Sunf)。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单独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产奶量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单独添加共轭亚油酸钙盐或与自然来源亚油酸高低不同剂量添加产奶量较对照组都分别显著提高2.20%、9.95%、11.16%,无论单独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或Ca-CLA或二者以高低不同剂量同时添加,牛奶的乳脂率较对照组都分别显著降低15.0%,6.24%,21.74%,14.35%。总之,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Ca-CLA和自然来源亚油酸能显著提高产奶量,降低乳脂率,并且,减少Ca-CLA的添加量同时添加自然来源亚油酸可以达到高剂量添加Ca-CLA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NFC/NDF饲粮和硫胺素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饲粮和硫胺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选用3头健康状况良好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23 d,每期中预试期20 d,正试期3 d;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NFC/NDF为1.41(精粗比5∶5)、NFC/NDF为2.01(精粗比7∶3)、NFC/NDF为2.01(精粗比7∶3)+180 mg/kg硫胺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提高饲粮NFC/NDF,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乳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乙酸比例(P<0.05)、乙酸/丙酸(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丙酸、丁酸比例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高NFC/NDF饲粮添加硫胺素后,瘤胃液pH有升高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乳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丙酸比例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NFC/NDF的增加能够诱导瘘管奶牛产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添加180 mg/kg硫胺素能够缓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日粮添加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4只雄性、健康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东北半细毛羊×陶赛特杂交绵羊,体重(40±1)kg,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预饲期10 d,正试期6 d,4个处理组分别为不添加油脂组(CK组)、添加4%花生油(PO组)、2.84%玉米油(CO组)和2.86%大豆油(SO组)的加油组,日粮精粗比均为40:60,经测得3个加油组亚油酸水平一致.结果表明:添加植物油后,对绵羊瘤胃液pH值、NH3-N浓度、VFA没有影响(P>0.05),花生油处理组原虫数量比对照组降低了42.18%(P<0.05),玉米油和大豆油处理组原虫数量分别比对照纽降低28.07%、29.81%(P>0.05);对DM、CP和NDF的瘤胃动态降解率没有影响(P>0.05);对日粮DM、CP、NDF和ADF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显著提高了EE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没有负面影响,并显著提高了EE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