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前(Plantago asiatica)饲用品质高,能提高反刍动物的蛋白利用率.为此在黄土高原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叶车前(P.lanceolata)在多次刈割(模拟轮牧)和一次刈割(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多次刈割下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一次刈割,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和产量均低于一次刈割(P<0.05).多次刈割的车前产草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下降趋势(P <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建立了预测长叶车前品质和产量的线性和Logistic模型,≥0 ℃积温2 069?2 984 ℃是长叶车前产量和品质形成较为关键的时期,研究区对应的生长时间为102?161 d.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车前(Plantago asiatica)饲用品质高,能提高反刍动物的蛋白利用率。为此在黄土高原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叶车前(P.lanceolata)在多次刈割(模拟轮牧)和一次刈割(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多次刈割下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一次刈割,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和产量均低于一次刈割(P<0.05)。多次刈割的车前产草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建立了预测长叶车前品质和产量的线性和Logistic模型,≥0℃积温2069~2984℃是长叶车前产量和品质形成较为关键的时期,研究区对应的生长时间为102~161 d。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黄土高原高糖黑麦草(Lolium perenne)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指标及产草量与其生长时间、株高、分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结合预测模型的方法,利用生长时间、株高、分蘖对高糖黑麦草在模拟轮牧和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牧草产量及品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收获干草的Aberavon、Aberstar、Premium和Abermagic黑麦草生长时间、株高和分蘖均与各营养指标显著相关(P0.05);模拟轮牧的Aberavon、Aberstar、Premium和Abermagic黑麦草株高与各营养指标均不相关(P0.05),生长时间、分蘖与粗蛋白、粗灰分之外的其它品质指标均显著相关(P0.05)。利用生长时间、株高、分蘖对4个黑麦草品种的产草量和饲用成分建立一元回归预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经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预测结果准确度均较高,可为高糖黑麦草在黄土高原栽培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段倩雯  成慧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6,33(10):2041-2053
为了预测景泰绿洲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燕麦(Avena sativa)、黑麦(Secale cereale)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通过田间试验,测得牧产草量、株高和分蘖,室内测定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收获干草的3种小谷物分蘖和株高均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之外其它5个营养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模拟轮牧的春小麦和黑麦株高与营养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燕麦和黑麦的分蘖与6个营养指标均呈显著相关(P0.05)。建立了根据株高预测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模型、用分蘖预测牧草营养品质的模型、用产草量预测牧草营养品质的模型、用分蘖和产草量两个因子综合预测营养品质的模型。经过与实测值对比,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普那菊苣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普那菊苣Cichorium inlybus物候期、积温需求、生长速度、产草量、再生速度、茎叶比、营养成分动态和养分需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那菊苣莲座叶丛期最长,为80 d以上,抽苔到孕蕾、孕蕾到开花时间较短,只有14 d左右,开花到成熟为35 d左右;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生育期从157 d减少到135 d;正常开花结实所需积温为2 950℃左右,达不到2 200℃则不能正常完成整个生长发育周期;顶峰生长速度为3.01 cm/d,平均生长速率为1.35 cm/d;平均高度增长与0~30 cm土层含水量、降水量累积和≥0℃的积温累积显著相关,并符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lgY=C B1lgX1 B2lgX2 B3lgX3;刈割高度以40 cm左右为最好;栽培因子对产草量影响大小为密度>N肥>K肥>P肥,产量≥84 181.5 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密度74 790窝/hm2,N肥168.75 kg/hm2,K2O肥34.5 kg/hm2,P2O5肥232.5 kg/hm2。  相似文献   

6.
余昌培  秦家秀  党兴静  颜俤 《草业科学》2011,28(9):1632-1635
对将军和普那2个菊苣(Cichorium intybus)品种在贵州盘县3个试验点进行品比试验,分别对物候期、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等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2个菊苣品种在盘县高海拔地区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利用时间长,越冬率和越夏率在75%以上,抗病虫害强;品种将军的产草量高于品种普那,其中鲜草产量比普那高14.99%,干草产量比普那高19.26%;营养价值方面将军表现也优于普那。试验得出,品种将军较适合在贵州盘县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进的普那菊苣进行3年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在四川大部分地区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再生能力,生长利用期长,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刈割7~8次,产草量高,年鲜草产量180~225 t/hm2;牧草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15%~32%,利用率高,寿命长,适宜在四川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8.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有多个变种,分布于欧洲、亚州、北非和南美,在国外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和制糖原料.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科学家利用原生长于俄罗斯外高加索地区的一个菊苣株系,成功地选育出了理想的饲用品种,称之为普那菊苣(Puna chicory),并于1985年通过了品种审定并进入商业运用.  相似文献   

9.
普那菊苣引种适应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张玉  卞志高 《四川草原》2004,(12):7-8,11
通过对引进的普那菊苣进行3年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普那菊苣在四川大部分地区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再生能力,生长利用期长,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刈割7~8次,产草量高,年鲜草产量180~225 t/hm~2;牧草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15%~32%,利用率高,寿命长,适宜在四川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饲草--菊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苣(cichioriamlntybusL)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主根型草本植物。1分布及品种菊苣在新疆、贵州等省均发现有当地品种,但产草量低,饲用价值不高。新西兰80年代初育成的普那菊苣(Grasslandpunachicory),产草量高,品质好,不仅是新西兰广泛应用的品种,而且已推广到我国贵州、山西、四川、江苏、海南、广东、河南、河北、宁夏、甘肃、内蒙、浙江、山东等省区栽培利用。除普那菊苣外,新西兰还培育出格劳斯,普那2和乔士三个品种,其中格劳斯越冬性较好。贵州省1985年就引入少量普那菊苣种子,1992年贵州省土地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小批量的普那菊苣在清镇…  相似文献   

11.
菊苣(Cichorlumintybus)原产于欧洲,属菊科多年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耐寒耐热,在炎热的季节均能正常生长,气温在-8℃时仍青枝绿叶。具有适应性强、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利用期长、产量高等优点。贵州省黔南州饲草饲料站从2000年起引进优质牧草菊苣品种,经过7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大柴旦地区近30 a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以期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为藜麦在该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大柴旦地区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及累积距平突变检验等方法对1991~2020年作物生长期(4~9月)平均气温、≥0℃积温、≥10℃积温及降水等要素主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柴旦近30 a生长期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及≥10℃活动积温变化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及≥10℃活动积温分别于1998年、1998年及1997年发生突变,在1997年生长期≥0℃和≥10℃的活动积温累积距平曲线同步经历了一次显著的波动,1997年之后呈上升趋势,至今未见明显下降趋势;生长期≥0℃活动积温持续天数为179 d,≥10℃活动积温持续天数为119 d,以上表明该地区作物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资源充沛;生长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4%;降水量以倾向率为9.9 mm/10 a的趋势增加;但自然降水不能满足藜麦发育水分需求,需采用大田灌溉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段倩雯  成慧  侯扶江 《草业学报》2017,26(6):185-194
为了预测景泰绿洲春小麦、燕麦、黑麦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通过2010年田间试验,获得3种小谷物的生长和产量等数据,测定样品中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牧草饲用价值等级。结果表明生长时间可以准确预测3种小谷物的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模拟轮牧的3种小谷物饲用价值等级、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收获干草的利用方式。研究可为3种小谷物的营养体生产、粮经饲种植结构调整、粮改饲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不同放牧方式草场产草量的顺序为:四季放牧三区轮牧区>冷季放牧区>四季放牧区;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河南县牧气观测资料 ,根据垂穗披碱草的生物学特性 ,探讨牧草的再生能力与积温、草原干湿指数、产草量的关系 ,可作为科学利用草场 ,合理轮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中部地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引进国外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和阿尔冈金苜蓿的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引进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各个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PHABULOUS、GRANDEUR、WL323等3个苜蓿品种长势和再生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合山西省中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臂形草属牧草产草量及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白昌军  刘国道 《草地学报》2001,9(2):110-116
研究8个臂形草属牧草的产草量、营养及饲用价值.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网脉臂形草最高(2481kg/hm2·a),CIAT6095刚果臂形草次之(20986kg/hm2·a).除网脉臂形草的产草量和生长速度仅在10月出现一个峰值外,其他参试品种均在2月和10月分别出现两个高峰.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以营养生长期最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营养生长期,网脉臂形草粗蛋白质含量为9.93%,营养价值13.64,饲用价值20.14.作为高品质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利用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9,(22):6-10
分析比较4种菊苣品种的氨基酸成分,并评价其营养价值。采用室内分析和室外试验,探讨菊苣作为饲料对土鸡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那菊苣、丽莎菊苣与六小菊苣、大将军菊苣的氨基酸总量有显著差异。AAS和RC均显示菊苣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经饲养试验得出,添加菊苣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及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的体重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比对照组高。菊苣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较丰富,4种品种均可作为畜禽优质饲料原料蛋白源,饲料中添加菊苣对土鸡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能使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菊苣(学名Cichorium intybus),原产于欧洲,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属菊科草本植物。湄潭县从2002年引进,经多年来引种栽培、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菊苣适应性好,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优良,是一种高产优质饲草资源。为此,文章以"菊苣在肉兔饲养中的应用及栽培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更好地发挥菊苣在肉兔饲养中的价值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于西北、江北及华北各地,常见于山区、田边及荒地。菊苣产草量高,营养价值优良,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放牧及刈割利用皆宜,亦可调制青贮饲料,是一个很有开发潜力的高产优质饲草资源。1植物学特性菊苣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菊苣对土质要求不严,在荒地、草原、坡地均能生长,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莲座叶丛期平均高度为80厘米,抽茎开花期平均株高170厘米,部分株高达200厘米以上。2栽培管理整地施肥。菊苣喜中性偏酸性土壤,因种子细小,故深耕后应耙平耱细,每亩施农家肥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