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凉水自然保护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的含水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凋落物层含水率研究着手,通过实际测量,获得了4种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熄灭含水率,并建立了凋落物层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根据熄灭含水率和回归方程,可以确定森林着火的可能性,进而采取不同的防火措施。同时进行了雨后天数与含水率的相关分析,得出降雨影响凋落物层含水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针叶为材料,在实验室内,根据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同类可燃物的野外条件,构建了不同载量、高度和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共进行了100次的平地无风条件下的点烧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无风条件下红松针叶床层的林火蔓延速率不超过0.4m·min-1.红松针叶含水率、床层高度和压缩比对林火蔓延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含水率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与可燃物床层的高度、载量等无显著关系,而可燃物床层高度和压缩比对林火蔓延的影响可能受可燃物床层特征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床层载量对红松针叶床层的林火蔓延速率影响不大.以可燃物含水率和床层高度为预测因子的林火蔓延速率线性预测模型,能够解释85%的林火蔓延速率变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3 m·min-1,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13%.  相似文献   

3.
从橡胶林凋落物的凋落量、化学组成、分解速率、凋落物与土壤的关系、橡胶林的自肥机制、凋落物质量,生境,生物以及气候之间的关系,概述了橡胶林凋落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旨在提高橡胶林凋落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森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凋落物是林地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其凋落量及分解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影响极大。文章综述了森林凋落物的概念、组成及控制凋落量的主要因素;指出凋落物自身特性尤其是化学特性以及土壤生物、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人类活动等外部环境条件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子;分析了现阶段反映凋落物分解状况的分解率概算模型、时间衰退模型和影响因子关系模型;提出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各组分之间交互效应对其分解过程的影响,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顺昌15年生秃杉人工林中设置凋落物框,连续8年每月收集凋落物并测定凋落物量,结果表明:造林后第16~23年的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年产量介于3.529~5.526 t/hm~2之间,年均凋落物量4.166(±0.222)t/hm~2。年凋落物量(y)总体上随着林龄(x)的增加而递增。凋落物中的秃杉叶加带叶小枝(直径≤0.6 cm)、秃杉大枝(直径0.6 cm)、林下植物的叶、杂物(虫粪、林下植物花果以及难以识别的其他植物成分)、林下其他木本植物的枝、树皮和花果分别占凋落物总生物量的94.642%、2.756%、1.517%、0.747%、0.211%、0.124%和0.004%。秃杉落花落果仅在造林后第17年2月收集到,当年生物量仅为0.001 t/hm~2。秃杉人工林月凋落量在5~8月出现峰值,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各季节凋落量则以夏季凋落量最大,冬季凋落量最小。  相似文献   

6.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凋落节律及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种子雨收集器收集森林凋落物,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研究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其组成和叶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百山祖常绿阔叶林2009年的凋落量为4 247.47 kg?hm-2?a-1,其中叶凋落量最多,占71.54%(常绿树叶51.34%,落叶树叶20.20%),树皮和枝条占3.17%,繁殖器官占19.29%,杂物占6.00%;2)9个优势种均具有明显的叶凋落节律,根据其特征可分为3类:仅在秋冬出现凋落高峰的落叶树;仅在夏季出现高峰的常绿树;在夏季和秋冬均出现高峰的常绿树;3)与同纬度的常绿阔叶林样地相比,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较少,这是对一定地带性环境的综合反映;4)叶凋落高峰受花期、果期的影响,同时也受台风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网格法设置样地调查东莞大岭山林分凋落物的全N、全P和全K含量,研究凋落物养分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7种林分中,马占相思凋落物的全N、全K含量最高,藜蒴凋落物的全P含量最高,而马尾松凋落物的3种养分含量均最低:凋落物中3种主要养分最高值出现在秋、冬季,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春、夏季.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亚热带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3个树种在不同凋落物厚度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分解酶活性进行了探究.利用分解网袋法,根据浙江省的平均酸雨水平,在酸雨(pH4.0)条件下设置了凋落物40g、凋落物20g、凋落物10g 3个梯度.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随厚度的增加呈加快的趋势,杉木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24、0.27、0.34,香樟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25、0.3、0.32,银杏凋落物10、20、40g的年分解系数K分别为0.42、0.5、0.58;脲酶活性表现为: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后期凋落叶40g>凋落叶20g>凋落叶10g,凋落物分解过程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两种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土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4种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林分(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原位减少法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质量分数变化幅度不大,N和P质量分数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质量分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凋落物的养分年释放总量依次为1380.80、1145.46、418.74和599.91kg·hm-2·a-1.  相似文献   

12.
对于特定的森林凋落物类型,含水率预测模型中没有考虑床层密实度且简化水分变化过程,是造成预测误差较大的原因之一。通过室内试验,得到密实度对其失水和吸水过程的影响,并建立基于床层密实度的关键参数预测模型,对于提高含水率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南林区典型林分马尾松林下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得到不同密实度的马尾松凋落物床层在不同温湿度配比下失水和吸水过程,分析密实度对其水分变化的影响情况,并建立基于密实度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床层密实度如何改变,水分变化都呈指数变化,且都是前期变化速率快,后期趋于平稳;失水过程时,床层密实度对平衡含水率和失水系数都没有显著影响,吸水过程时,床层密实度对两个关键参数都有极显著影响;建立形如k=ae的水分变化系数预测模型,失水系数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6%,吸水系数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3%,均在误差可接受范围内。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增加空气温湿度梯度,深入分析在各温湿度配比下,床层密实度对其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含水率预测精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动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 33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中N、P、K含量差异显著,其月动态也不同;福建柏人工林N、P、K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年归还量分别为 51. 275、2. 794、29. 416kg·hm-2;落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福建柏N和P年归还量明显比杉木林及其他针叶林大,这对维持林地的长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凋落物的N、P总归还量的月动态相似,均在 5和 12月份出现高峰, 12月份最高, 10月份最低;各组分养分归还量的月动态与总归还量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森林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及养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纳总结了我国森林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养分含量及贮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凋落物现存量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我国对地表凋落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基本上涵盖了亚热带的各种林型,而热带和温带研究相对较少。从热带到亚热带和温带,随着纬度的增高,凋落物现存量增加,其平均值分别为4.62,28.44和68.90t.hm-2;L层所占比例逐渐增大,F和H层比例逐渐减小。此外,海拔、林型、林龄、群落演替及采伐强度等均影响凋落物现存量。地表凋落物的元素含量以有机C最高,其次为N或Ca,再其次是K和Mg,P含量最低。养分贮量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即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养分贮量逐渐增大,其范围大致是热带在68.7~147.9kg.hm-2之间,平均为117.6kg.hm-2;亚热带在15.1~1 504.4kg.hm-2之间,平均为199.5kg.hm-2;温带在367.2~1 499.4kg.hm-2之间,平均为767.7kg.hm-2。  相似文献   

15.
在大尺度气候梯度上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分解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寒温带的黑龙江呼中、温带的吉林长白山、暖温带的北京东灵山、北亚热带的湖北神农架、中亚热带的四川都江堰和浙江古田山,选择典型地带性成熟林,设置72个样地。观测和研究各地点森林凋落物的产量、凋落动态和分解速率,分析三者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年产量为亚热带森林>暖温带森林>温带森林>寒温带森林。随纬度的增加,凋落物产量逐渐减少,凋落物产量与森林类型极显著相关,与年均温显著相关,而与年均降水关系不显著。凋落物生产动态表现为亚热带地区3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双峰型,暖温带、温带、寒温带3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为单峰型。凋落物分解速率k表现出了与凋落物产量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随着纬度的增加,分解速率k值逐渐降低,分解速率与年均温极显著相关,与年均降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伟  张健  黄玉梅  刘旭  王伟  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84-1985
凋落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植被更新、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演替、生产力及凋落物的水文生态效益等的影响。该文着重对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文生态功能以及森林植被更新4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森林凋落物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伟  张健  黄玉梅  刘旭  王伟  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44-1546
森林凋落物的影响因素分为凋落量的影响因素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综述了这2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其中,凋落量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子、林分因子和人为因子;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指凋落物的质量,外在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状况以及全球变化等。  相似文献   

18.
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碳归还动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其组成进行为期1a的定位监测,同时分析凋落物不同组分含碳率,估算出凋落物碳的年归还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黑木相思林的年凋落物量最大,约为7338.28kg·hm-2,其次为卷荚相思林和马占相思林;凋落叶在凋落物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凋落物的65.32%、83.71%和68.10%。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月变化均呈双峰型季节变化。卷荚相思林、黑木相思林和马占相思林凋落物碳年归还量分别为2875.79、3641.37和2964.91kg·hm-2,卷荚相思林凋落物碳归还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黑木相思林表现为春、夏和秋3个季节较大,冬季较小;马占相思林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19.
池杉林网凋落物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林网凋落量及凋落物干质量损失率的测定,对池杉林网凋落物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池杉林网年凋落量5年生比4年生时,有比较明显的增大;10年生时,凋落量达4708.5kg/hm^2.(2)池杉林网月凋落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凋落过程呈现出双峰的W型变化,一年中出现2个高峰,第1个高峰期出现于冬季的12月和次年1月,其凋落量占年凋落总量的43.9%-45.8%;另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夏季的6-9月,其凋落量占年凋落总量的32.0%-45.8%.(3)池杉林网凋落物年干质量损失率为57.48%,年分解速率为1.0706,理论分解期(残留1%)为4.477年,10年生池杉林网凋落物现存量为7049.1kg/hm^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