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在茶园开展不同生物制剂防治茶角胸叶甲的田间试验,并比较生物制剂白僵菌与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制剂白僵菌、茶皂素、苦参碱均对茶角胸叶甲有着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白僵菌的防治效果最优;白僵菌的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相当,且速效性明显,可作为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角胸叶甲的主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
茶角胸叶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越来越成为南方茶区一种较为普遍发生的成灾害虫,且其发生逐步向北迁移。本文对茶角胸叶甲的发生范围、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防治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用于茶园害虫茶角胸叶甲成虫的防治药剂,选用12种药剂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对茶角胸叶甲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化学药剂和3种生物药剂的毒杀效果较好。综合药效、成本及农残的因素,防控茶角胸叶甲优先选用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和1%苦皮藤素,化学农药中选用24%虫螨腈和4.5%高效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茶角胸叶甲的为害特点以及2019年英德市茶园该虫的发生特点,并从气象角度初步分析2019年茶园重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4月中下旬降水异常,创同期历史新高,持续阴雨天气让成虫可昼夜取食,是造成了2019年该虫重发生的主要气象原因。2)3月和4月气温偏高,导致幼虫提早化蛹且适宜羽化成虫。3)4月至5月英德市日照时长较常年分别减少24%和45%,3月至5月空气湿度较常年偏高,十分有利于成虫活动且日照少则会大大延长了成虫取食时间。  相似文献   

5.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是一种茶树上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其发生为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该虫在局部茶园,尤其是有机茶园中常爆发成灾。如何有效防治该害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原寄主为茶园鞘翅目害虫的9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依据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耐热力和抗紫外能力等生物学性状初步筛选出Bb338、Bb346和Bb2-1等3个生物学性状优良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浸虫法研究了3个菌株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杀虫毒力。生测结果表明,用每毫升1×10~7个孢子的孢悬液处理后,球孢白僵菌Bb2-1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100%,僵虫率达86.11%;LT_(50)仅为3.32 d。综合上述各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毒力表明,筛选到的Bb2-1菌株具有生长速率快、产孢量大、耐热力和抗紫外能力强,以及对茶角胸叶甲杀虫毒力最强和杀虫速率最快等优点,在今后茶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浸叶饲喂法测定6种药剂对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 Motschulsky)成虫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对褐足角胸叶甲均有效果,其中25%联苯菊酯·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哒螨灵乳油、25%除尽·啶虫脒·哒螨灵乳油和25%多杀菌素·啶虫脒·哒螨灵乳油对褐足角胸叶甲成虫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23.519 8、7.432 3、23.602 6和15.977 7 mg/L。45%马拉硫磷乳油和20%甲氰菊酯乳油的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防治茶树害虫角胸叶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球孢白僵菌对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效果,于虫体出土前和出土后2个时期连续喷施100 g/666.7 m2的400亿孢子白僵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田间防治模式下,能够有效减少茶角胸叶甲对茶树的危害,处理组的茶树芽头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嫩叶和老叶被角胸叶甲取食的孔洞数量处理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处理组区域内的下一代虫体的越冬代幼虫基数减少量也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苦参碱防治茶黑毒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茶蚜(Toxoptera aurantit.)俗称龟蝇、枯蝇,各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春茶和秋茶,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枝叶上吸汁,被害梢芽叶萎缩卷曲,停止生长,其排泄物还能诱致煤病。该虫适生季节多营孤雌胎生,增殖力强,虫口迅速增长.幼龄茶园、台刘复壮茶园、修剪留养茶园及苗圃发生较多.近年因茶叶市场不景气,采摘不及时,部分生产茶园危害较重。本文就已推广在茶园使用的苦参素等几种无公害农药对茶蚜的效果进行室内外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 2%苦参素植物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
11.
茶尺蠖长期以来是皖南山区茶园的重要害虫,该虫发生时,代数多,为害时间长,可使茶树枝梗光秃,甚至无茶可采,且对茶树树势影响严重。以往生产上常用拟除虫菊酯防治,但长期使用后,茶尺蠖的抗药性逐年增强,药效下降。为探索防治茶尺蠖的替代农药,有效控制茶尺蠖的为害,笔者用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Wehrli)又名拱拱虫,是茶树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之一,以取食茶树嫩叶为主,发生严重时可将成片茶园食尽,严重影响茶树的树势和茶叶的产量。几十年来,主要靠化学农药防治,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用辛硫磷防治效果较好,但用的次数多了,产生抗药性,对防治茶尺蠖带来了难度。本课题使用茶核·苏云金进行试验,以茶尺蠖出现世代重叠现象时的常用药剂辛硫磷作为参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石春华  商建农  朱俊庆  张爱兰 《茶叶》2000,26(4):210-211,214
探讨准确的抽样方法是进行田间药效考样和评估新农药药效的前提。茶尺蠖幼虫田间药效试验常用的方法有目测法和盆拍法。试验结果表明, 盆拍法由于人为因素较多,其结果与全群调查有明显的差异,不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目测法由于人为因素干预少,不受理论抽样数的限制,省时省力,早晨8:00以前用目测法与全群调查没有显著的差异,能较客观地反映田间幼虫的实际情况,是进行是药效考查和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较理想的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14.
茶尺蠖、茶小绿叶蝉为我省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以往常用扑虱灵、天王星、灭扫利、杀灭菊酯、氮氰菊酯等防治.随着我国临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茶叶进口国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纷纷采取绿色技术壁垒措施来限制进口,如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对进口中国茶叶实施更严格农残检测标准(标准值下降10~200倍),其中就包括上述5种茶园最常用农药,如杀灭菊酯原标准为10mg/kg,现标准降为0.1mg/kg;扑虱灵现标准为0.02mg/kg;天王星现标准为0.1mg/kg;为适应国际茶叶市场这一新变化,探讨功夫、毗虫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云南省河口县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在土中化蛹,其中8月下旬成虫最多。褐足角胸叶甲卵多为聚产,主要产于表土层和枯枝落叶下,每块有卵6~30粒,有的多达60多粒。卵约经过7.95天后开始孵化,最迟12.54天后孵化。  相似文献   

16.
用 35 %赛丹乳油与 40 %水胺硫磷乳油进行茶跗线螨的对比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赛丹明显优于水胺硫磷 ,它不仅对成螨、幼螨、螨卵杀伤力强 ,而且对天敌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苦参碱防治茶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0.3%苦参碱水剂(承德市三友植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1.2供试害虫:茶小绿叶蝉1.3试验方法:本试验设2个处理: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及清水对照(ck)。重复4次,随机排列。试验面积为1060.1m2,小区面积为132.5m2,每处理间设一间隔行;施药时将天然之保牌0.3%苦参碱水剂配成设定的浓度,用16型手动喷雾器将溶液均匀喷布在茶树叶背和叶面上;施药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施药前1d和施药后的1、3、7、9d分别调查各试验小区茶树芽下二叶百叶虫口密度;并进行鲜叶产量测定。2结果与分析2.1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2003年7…  相似文献   

19.
苦参素防治茶丽纹象甲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丽纹象甲为福建省茶树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有严重发生的趋势,过去采用菊酯类化学农药防治,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如果用药不当易使茶叶农残超标。为寻找一种无公害的防治方法,我们开展了苦参素防治茶丽纹象甲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枯萎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危害严重,为了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本试验选用四种药剂适乐时、广枯灵、菌克毒克、贝林,在黄瓜不同生长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适乐时与菌克毒克、贝林防治黄瓜幼苗枯萎病药效有显著差异;适乐时与菌克毒克、贝林开花期防治效果相比极显著,四种药剂中以适乐时效果最好;适乐时与广枯灵、菌克毒克、贝林的结果期防治效果达到极显著作用,但是从整体上分析,结果期采用灌根的方式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比较差,最高不到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