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唐山市丰润区高丽铺村王某养猪场饲养母猪25头,自繁自养仔猪268头。其中有一窝仔猪突然发病,综合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窝仔猪23头,35日龄开始发病。20日龄注射猪瘟弱毒苗,30日龄断奶,最初有2头仔猪食欲减退,体温上升到39.5℃以上,精神略沉郁,其中1头仔猪眼睑水肿,于是按仔猪水肿病注射治疗,无效死亡1头,后其余仔猪陆续发病。带2头病猪和1头死猪来丰润县畜牧局化验室检验。二、临床症状2头病猪均精神沉郁,1头猪体温39.8℃,1头40.5℃,2头猪耳朵、背部、腹部皮肤发红,畜主诉其余仔猪体温均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有的腹泻,有的眼圈发青,还有3头仔猪有咳嗽气喘症  相似文献   

2.
1流行情况2006年7~9月宣威市虹桥街道一养殖小区猪发病死亡,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该猪场有经产母猪143头,仔猪300头,4~5月龄育肥猪80余头,自2006年7月26日开始有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至9月10日大小猪均发病,死亡高峰时每天死亡10头左右,至9月15日全场共发病378头,死亡300余头,死亡率达40%以上。2临床症状主要为仔猪消瘦,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或不食,怕冷,打堆,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大部分表现严重贫血。4~5月龄育肥猪的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周边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隆起的病灶。病灶通常在后躯、…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10日,某户2头冀白杂交母猪分别产仔猪9头和11头,所产仔猪生长发育正常。到仔猪21日龄注射猪瘟活疫苗。畜主自己购买的“猪瘟活疫苗”为40头份/支,用40mL生理盐水稀释,每头猪肌肉注射1mL,注射后畜主离去。约半小时后,畜主发现9头一窝的仔猪出现异常。笔者大约在注疫苗后1小时到达现场,发现9头仔猪呼吸喘促,个别猪全身震颤,有的仔猪呈犬卧姿势,有的仔猪呆立无神,多数仔猪皮色稍红。抽查2头仔猪,体温分别是40.5℃和40.8℃,诊断为疫苗反应。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2013年3月初滦南县于家岭村一养殖户带病猪及病死猪前来就诊,据养殖户介绍自繁自养15头26日龄仔猪,5天前发现一头仔猪有精神不振、转圈、呕吐症状,随后又发现有类似症状病猪2头,直至当日死亡1头,发病仔猪及母猪未曾免疫过伪狂犬,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2临床症状测量发病猪体温达到41.5℃、精神不振、发抖、有的侧卧作划水运动、呕吐。3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18日,我乡沟脑村一猪场饲养172头猪,其中母猪29头,育肥猪54头,仔猪89头.全场所有猪均出现水样腹泻,粪便黄绿色,有的呈灰褐色,异臭.部分仔猪呕吐,8天左右腹泻停止.该场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仔猪先后死亡23头. 1 临床症状 患病猪严重腹泻,粪便腥臭,有的猪呕吐,迅速脱水,呈渐进性消瘦,弓腰、寒颤、喜扎堆,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6.
仔猪白痢是发生于出生一月龄或吮乳期间的仔猪,以急性消化功能紊乱、泄泻为特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在临床上极为多见,尤以10-20日龄仔猪为甚。常因治疗不当或延误病情死亡,有的呈侏儒猪。笔者近年来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该户存栏经产母猪5头,50~80日龄仔猪52头,2006年8月3日上午本市某养殖户有一栏仔猪出现呈浆糊状腹泻,到下午个别猪出现水样腹泻;8月4日上午该批猪出现群体水样腹泻,并有1头死亡,畜主曾用恩诺沙星拌饲料,严重猪给注射止泻药,均未见效;到8月10日来本市门诊就诊时已死亡8头,死亡率15.4%.  相似文献   

8.
试验目的是确定在仔猪日粮中添加螺旋霉素的效果,并与链霉素、青霉素和土霉素相比较.在每年肥育10万8千头猪的养猪场中,用25~28日龄断奶的大白种仔猪进行了试验.用相同的配合饲料饲喂各组猪,按试验方案添加抗生素(见表1).仔猪从断奶至42日龄喂配合饲料CK-3,43~60日龄喂CK-4,61~105日龄喂CK-5.每一圈内饲养25~30头猪.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副溶血杆菌病,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一种以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害仔猪和5月龄以前的育肥猪。我市某猪场,全场瘦肉型猪存栏1581头,其中种公猪9头、母猪270头、仔猪315头、育肥猪987头。于2004年4月15~22日,该猪场仔猪及育肥猪发病105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仔猪免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3种疫苗的最佳首免日龄,课题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米东区一养猪场刚刚生产的30头仔猪开展了3种猪病母源抗体持续期测定,结果表明:母猪的抗体水平和仔猪是否吃到初乳决定着仔猪的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间;在1~7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7日龄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并与日龄呈负相关;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O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持续期分别为28~32 d、30~35 d和29~34 d,根据这3种猪病的母源抗体持续期,确定了这3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11.
本县罕井镇南山村三组某猪场2003年8月下旬饲养的约克夏繁殖母猪10头(其中孕猪4头),杜洛克种公猪1头,20~30日龄仔猪53头。8月18日即距临产15~20d的2头母猪出现慢食发烧,第2天其余大猪相继出现同一症状,且逐日加重。仔猪当时均正常。待大猪病愈后,8月31日21头40日龄左右的仔猪骤然出现与大猪类似病状。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猪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主要是发生在10至30日龄的仔猪,是一种接触性渗出性坏死性表皮炎,整窝仔猪都发病,其特征是伴有皮脂溢出的明显红斑,有的表皮覆盖一层黄褐色油腻的渗出物及油脂样的痂皮,被毛潮湿呈束状烟灰色,白皮猪橙黄色。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生产实践证明,现时的猪场中,因猪瘟防疫失败造成的损失仍较为严重。1发病情况2008年7月,本市某猪场,共养生猪450头,其中繁殖母猪50头,40日龄的仔猪260头,60~150日龄育肥猪140头。仔猪与育肥猪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疫苗一次,该猪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烈性传染病。通常无季节和日龄限制,各种日龄的猪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体温高、精神沉郁,皮肤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等。对农村散养户由于免疫方法错误造成仔猪发生猪瘟病情况介绍如下。1猪场情况1.1发病情况李某猪场其存栏1358头,其中母猪存栏94只,其中育肥猪445头,保育猪502头,哺乳仔猪304头,还有种公猪13头。于2018年10月5日初生后3d、5d两窝仔猪开始发病,5-7d后仔猪出现死亡情况。开始表现哺乳停止,t=41.5℃,排便干燥,粪上有粘液,眼结膜炎。有的仔猪腹泻呈灰黑色,腹下、嘴、鼻耳、臀部等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应用抗生素和中药抗病毒药治疗么有效果。到10月20日发病数28头,死亡12只,其余还在发病中,并且每天都有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每年冬未春初,许多地区都大面积的发生和流行。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架子猪、育肥猪和种公、母猪很少死亡,而10日龄内的患病新生仔猪,死亡率极高。根据我们1989年对贺县沙田镇的68个农户10日龄以内新生仔猪发病调查结果:1988年12月~~1989年1月新生仔猪1086头,发生传染性胃肠炎的948头,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6.
猪水肿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由于吸收肠道内溶血性大肠杆菌内毒素,通过肝脏进入体循环,形成毒血症。我区新华养殖场,30—60日龄断奶仔猪,在猪瘟、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免疫后,继发水肿病。病程为10天,共死亡126头。其临床特点是病程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突然发病后,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频死期四肢呈划水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 1991年10月18日,对30日龄76头,60日龄98头猪进行猪瘟、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免疫后7小时发生猪水肿病,出现食欲废  相似文献   

17.
这里介绍的生产指标,可供农户规模养猪制定生产计划时参考:母猪群正常分娩的百分率为90%,每头母猪年产2窝,窝产活仔猪10—12头,窝断奶仔猪头数8.5—10.5头,仔猪45日龄断奶体重8—10kg,断奶猪80日龄体重20kg,肥育猪210日龄体重90公斤,出栏猪(90—100kg)耗配合料250kg/头、耗青饲料500kg/头,母猪年耗精料300~400kg/头、耗青饲料2000—3000kg/头,每千克增重耗料3.5—4kg,商品猪头均利润35—50元.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某养猪场饲养的335头20~35日龄仔猪,干2007年11月2日上午注射了在个体兽药经销户购买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第二天突然发现有26头23日龄仔猪发生呕吐,紧接着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粪便呈淡黄色,很快波及绝大部分注射了该疫苗的仔猪,发病后立即用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口服、注射治疗,但不见病情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某养猪场,饲养生猪176头。2007年7月29日有7头50日龄仔猪突然发病,畜主用抗生素和退热药物治疗,不见获得好的效果。到8月2日发病猪波及同猪舍的2头怀孕母猪,26头仔猪及9头育肥猪,主要表现为患猪体温上升到41℃左右,精神差,减食或不食,粪干硬呈算珠状,表面附有白色粘膜。经询问畜主,该猪场已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的疫苗注射,自发病起,该猪场已相继死亡3头仔猪、1头育肥猪,还有1头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于是畜主前来求助笔者前往诊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本市盐东镇某养殖户因免疫失败,引起猪场暴发猪瘟。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射阳县盐东镇某养猪大户,共养生猪320头,其中繁殖母猪22头,42日龄的仔猪128头,68日龄育肥猪80头,150日龄以上猪90头(除母猪外均为自繁自养)。仔猪与育肥猪曾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该猪场在笔者临诊前10d猪只开始发病,当时发病猪122头,发病率38.13%,已死亡80头(多为20~30kg重的仔猪),病死率39.6%。曾用过青、链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治疗,至笔者诊断时病情仍未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