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栗香型优质绿茶自动化加工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单机作业及优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管理,设计并建立了一条全自动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栗香型优质绿茶的标准化、清洁化高效加工,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2.
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重金属铜和铅的变化、机油以及润滑油等方面的污染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机械设备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控制茶叶加工过程中污染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优质绿茶品质特征及适制品种演化分析,表明品种是决定优质绿茶香气和滋味等内质因子的基础。对适制优质绿茶品种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得出适制优质绿茶品种的共性,提出了优质绿茶选育品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绿茶加工过程中水分解吸与生化成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杀青过程的湿热作用下,酯溶性色素的变化最为明显,随着水分的解吸,β-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及叶黄素明显下降,脱镁叶绿素a、b、叶绿酸酯b、脱镁叶绿酸酯b相应增加;茶多酚在闷杀后增加,而后呈下降趋势;游离糖含量有所增加,但总糖变化不大;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所减少。在炒干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较杀青更为复杂,但含量变化不如杀青工序中激烈,并且表现为随茶叶水分解吸速率由恒率向降率的转变,色素、游离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总量也呈较大的起伏变化。这些变化对绿茶风味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的变化探讨提高绿茶香气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倪德江  胡建程 《茶叶》1996,22(1):33-34,36
本文就糖胺化合物变化与茶叶香气形成的关系作了探讨,并提出改善香气的措施。结果表明,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茶叶含水量21 ̄15%范围,即在炒三青后或Xun锅前期。烘二青和炒三青不同温度处理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高温能促进糖胺化合物形成。但在Xun锅过程高温则能促进糖胺化合物降解。  相似文献   

6.
名优绿茶加工过程中色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袁海波  李莉  张委 《茶叶》2003,29(1):25-27
本实验以一芽一叶的四川小叶种为原料,对现行的不同名优茶加工工艺的三个阶段中,温度对色泽的影响进行了检测,结合色泽变化的原理,阐明了色泽变化最有利的加工温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优质绿茶生产的理论与实践V优质绿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早春茶萌发增产春季名优绿茶,通过遮荫、喷灌等措施提高夏秋茶品质;合理采摘,采蓄结合培养树冠,加强培肥增强茶园抗寒、抗旱能力.提高全年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8.
9.
名优绿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茶产业复兴和名茶创制开发浪潮出现的新名词,含义非常明确,区别于炒青、珠茶等大宗绿茶产品,名优绿茶是采用高档原料加工出的优质绿茶,且具有个性化名称和品质特征,并在特定地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优绿茶产品,已经以占总产量38.98%的份额创造了总产值74.6%的效益。名优绿茶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名优绿茶是我国茶类的主体,为我国独有,主要供应内销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大批适合我国行业需求的茶叶加工机械,获得各类茶叶加工机械专利130多项,初步形成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系列化。此外,绿茶加工清洁化和连续化受到行业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加工技术体系和配套设备,开发出了炒青绿茶和黄山毛  相似文献   

10.
薄纱绿茶是海南白沙县新打造的品牌绿茶,具有“香高味浓”的品质特征。文章研究薄纱绿茶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全面解析海南薄纱绿茶的品质特点,并探究薄纱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薄纱绿茶呈现出醇厚甘爽、清香、带板栗香的品质特征,具有海南绿茶典型地域特色;挥发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4-萜品醇、芳樟醇、α-水芹烯、蒎烯、香叶醇等成分占比高,形成了其“清香、带板栗香”的品质特征。此外,除水浸出物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等茶叶品质成分在加工后均略有下降,以上成分经复杂的生化反应后,生成了与茶叶汤色、香气及滋味相关的丰富物质,形成了薄纱绿茶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不同做形设备的现状及改进,对茶叶做形理论进行了探讨,为新型做形设备的开发思路、设计方案和创新点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清香型绿茶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云 《茶叶》2010,36(2):102-104
为了有效利用夏秋季茶树鲜叶资源,进行了清香型绿茶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展清香型绿茶工艺生产,可以明显提高夏秋茶产量和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缓解采制用工紧缺矛盾,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储叶齐、碧香早和福鼎大白是湖南省茶园栽培的茶树主要品种,本文根据三个品种的特性,研究不同品种的名优绿茶加工丁艺。结果表明,这三个中小叶茶树良种以加丁成卷曲形茶总得分最高;通过对各工序的系统研究,制定了三个品种优质绿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鲜叶中含水率下降逐渐加快,干物质质量下降;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游离组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咖啡碱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不同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对于绿茶滋味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夏秋季节茶树中积累过多的酯型儿茶素会降低茶叶感官品质。前期发现的茶树单宁酶CsTA具有水解酯型儿茶素的功能,但其理化性质以及能否在绿茶饮料加工中发挥一定作用尚不清楚。在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对CsTA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单宁酶CsT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热稳定范围在60℃以下、最适反应pH为7.0,Mg2+对单宁酶CsTA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可使其完全失活,Mn2+、Zn2+、Al3+、Fe3+、Fe2+、Li+对单宁酶CsTA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CsTA在冷冻干燥后有很好的贮存稳定性。将茶树单宁酶CsTA应用于绿茶茶汤后发现,当茶树单宁酶CsTA添加量为11μg、料液比为1∶100、作用时间20 min、温度为35℃时对绿茶茶汤中酯型儿茶素的降解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今后利用CsTA在绿茶饮料生产中降低苦涩味,提升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料速度>物料含水量,获得低粗纤维含量的最佳挤压膨化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0%,喂料速度90r/min,螺杆转速90r/min,套筒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为15%,与膨化前原料相比,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  相似文献   

17.
摊放环境对名优绿茶鲜叶茶多酚及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芽或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设置连续(78%~61%)摊放水分处理和不同环境条件摊放试验处理,分别进行液氮固样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研究摊放过程和摊放环境对茶多酚和儿茶素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EGC、EGCG,EC及GCG等儿茶素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而C,ECG等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在摊放叶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的前提下,环境温度与湿度对摊放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低湿环境下(60%)的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下降趋势,高湿环境下(90%)的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上升趋势,而中湿(75%)对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的影响与环境温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炒青绿茶加工中香气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拥军  施兆鹏 《茶叶科学》2001,21(2):124-129
采用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制过程中炒青绿茶香气的变化规律。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 ,香气的组分逐渐增加 ,而其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杀青和干燥是绿茶香气形成的两个关键工序 ,杀青是绿茶香气的雏型阶段 ,而干燥是绿茶香气的成型阶段。炒青绿茶含量较高的香气组分有 :反_2_已烯_1_醇、 1_辛烯_3_醇、辛醇、已醇、庚醛、壬醛、顺_3_己烯丁酸酯、顺_3_己烯己酸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香叶醇、橙花叔醇、雪松醇、α_法尼烯、水杨酸甲酯、顺茉莉酮、 2 6_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苯酚、吲哚等  相似文献   

19.
茶作为一种嗜好性饮品,风味是其第一品质属性。茶滋味的呈现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汤中呈味组分的综合感知效应,一般描述为苦、涩、鲜、甜等感官体验。其中,苦味是最易被感知的味觉属性,也是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夏秋茶资源由于苦涩味较重,面临大量弃采的困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综述了苦味感知的生理基础以及苦味相关评价方法;以绿茶茶汤为主要载体,系统整合茶叶的苦味呈味组分,探讨其他滋味单体与苦味化合物间的互作效应,以及后处理介导对茶汤苦味的调控机制。以期丰富茶汤滋味化学理论基础,明晰茶叶苦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呈味机制以及滋味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为夏秋茶滋味品质调控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