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分3个对照组(24h光照组、12h光照组、0h光照组):24h光照组用黑色塑料薄膜遮光,内置15W白炽灯24h光照;12h光照组采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0h组采用黑色塑料薄膜将太阳光全遮住。研究3种不同光照环境对同一品种紫花苜蓿的产量、株高、重量以及其营养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的紫花苜蓿比较适合12h的光照,温室内24h和0h的光照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都有负面影响,以上3种光照条件下的紫花苜蓿都没有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紫花苜蓿好;温室内12h光照条件下的紫花苜蓿的半纤维素、粗蛋白含量高于温室内2h和0h光照条件下的紫花苜蓿,但没有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紫花苜蓿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了光照对白三叶新品系和红三叶花朵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对植物花色有明显影响。遮光后花朵颜色消失,但恢复光照后花色又变回原来的颜色;白三叶新品系在遮光处理后3d花色开始变化,红三叶在4d后花色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50~80 kg的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选择结构相同、猪只大小相近的3栋育肥舍,作为3个处理组,每栋猪舍选择4栏育肥猪(每组栏位对应相同),每栏猪一个重复,共计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对照组采用自然光照(光照时间约12 h),试验1组采用自然照+6 h白炽灯光照(光照时间约18 h),试验2组采用自然光照+12 h白炽灯光照(光照时间约24 h)。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在末重方面,12 h、18 h光照组显著高于24 h光照组(P<0.05);在日增重方面,12 h光照组极显著高于24 h光照组(P<0.01),18 h光照组显著高于24 h光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12 h光照组显著低于24 h光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发病率方面,12 h、18 h光照组显著低于24 h光照组(P<0.05)。2)经济效益:在增重耗料、用电总成本方面,18 h、24 h光照组较12 h光照组分别增加0.1546元、0.54元。结论:为了提高50~80 kg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及降低增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议该场在50~80 kg生长育肥猪阶段采用12 h的自然光照。  相似文献   

4.
猪特别喜欢在黑暗中睡觉,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排便。目前尚不清楚喜欢在明亮的地方排便是否与喜欢在黑暗的地方睡觉有关联性。应给育肥猪采用较高的光照强度,提供超过法定最小8 h光照+16 h黑暗的光照周期(14 h或16 h光照+10 h或8 h黑暗),母猪分娩时采用16 h光照+8h黑暗的光照周期,哺乳期最后一周下降至8h光照+16h黑暗;断奶至配种和干奶期采用8 h光照+16 h黑暗的光照周期,在妊娠最后几周将光照周期提高至16 h光照+8 h黑暗。按这些指南执行的任何人都将完全由自己承担风险,并且几乎没有证据支持可以进行真正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根据商品肉鸡肉小鸡的营养需要,用米糠粕作为载体,配制5%预混合饲料,满足肉鸡需要的钙、磷、氯化胆碱和氨基酸(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如下处理:处理1,添加复合维生素(不包衣);处理2,添加复合维生素(包衣);处理3,在处理1(不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处理4,在处理2(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试验结果表明:①30 d时,包衣维生素组的VD含量显著高于不包衣组(P0.05),VB_1的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可提高2.7%;而VA、VE、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复合微量元素组的VD和VB_1含量显著低于不添加组(P0.05),而VA、VE、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0 d时,与不包衣维生素相比,包衣维生素组的VA和VE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VD、VB_1、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②相对值比较分析表明,包衣维生素组的VA、VD、VE、VB_1和VB_2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添加微量元素后,VA、VD、VE、VB_1和VB_2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③随着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VA、VD、VE、VB_1、VB_2和VB_6的存留率均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包衣维生素30 d和60 d时VA、VD、VE、VB_1、VB_2和VB_6等的存留率均高于不包衣组;添加复合微量元素后,预混料30 d和60 d的VA、VD、VE、VB_1、VB_2和VB_6等的存留率有所降低。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呈降低趋势,而维生素包衣后,其含量和存留率提高,稳定性更好;添加微量元素后,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均呈降低趋势,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复合化学处理对玉米秸干物质和纤维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将尿素和氢氧化钙均按玉米秸风干质量的2%、3%和4%分别添加,对玉米秸进行复合化学处理,9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为原玉米秸,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测定不同处理玉米秸干物质和纤维瘤胃72 h降解率。结果表明:干物质瘤胃72 h降解率,9组(4%尿素+4%氢氧化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1.4%;中性洗涤纤维瘤胃72 h降解率,9组除与4组(3%尿素+2%氢氧化钙)无显著差异外,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余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6.36%;酸性洗涤纤维瘤胃72 h降解率,9组高于7组(4%尿素+2%氢氧化钙),差异显著,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余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0.6%。结果说明:在试验设计条件下,以9组,即用占秸秆风干质量4%的尿素+4%的氢氧化钙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玉米秸复合化学处理法。  相似文献   

7.
蔡军火  魏绪英  张露 《草业科学》2011,28(12):2092-2095
石蒜(Lycoris radiata)是重要的秋冬季观赏及药用植物,市场需求量大,但其人工培育技术却严重滞后。本研究分析了全光照和遮光 45%、75%、90%处理对石蒜叶片生长(叶数、叶长、叶宽)及开花特性(花期、花枝数、花序小花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程度越大,石蒜叶片越长、越宽;但叶片数越少,开花越晚(始花期、盛花期),且花期也相应缩短。在4种处理中,叶片数以全光照处理最多,叶长和叶宽均以遮光90%处理下最大;花枝数、单花期及开花整齐度均以遮光45%处理下最佳,其次为75%处理;而平均每序小花数则以遮光75%处理下最多,其次为45%。综合考虑,石蒜切花生产适宜的光环境为遮光45%。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产蛋后期"14 h+1 h"光照程序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将320只6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60~69周龄继续采用16 h光照程序;试验组60~61周龄采用16 h光照程序,62周龄采用"15 h+1 h"光照程序,63~69周龄采用"14 h+1 h"光照程序。结果显示:光照程序由16 h变为"14 h+1 h"后,蛋鸡体重显著下降(P0.05);日耗料、个蛋耗料和料蛋比在62~63周龄有显著提高(P0.05),其他试验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蛋重在64~69周龄显著降低(P0.05);产蛋率无显著变化(P0.05);蛋壳重量、蛋壳厚度和蛋壳蛋重比在65和67周龄末显著降低(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说明,产蛋后期蛋鸡光照程序由16 h调整为"14 h+1 h"后,蛋鸡的体重、蛋重、蛋壳厚度和蛋壳重降低;"14 h+1 h"光照程序不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对产蛋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蔡军火  魏绪英  张露 《草业科学》2013,30(9):1401-1406
以石蒜(Lycoris radiata)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法分析了全光照(遮光0%)、遮光45%、遮光75%、遮光90%处理下石蒜叶片干物质和鳞茎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比叶重、根系生长量、鳞茎产量(即鳞茎数)、鳞茎直径、切花产量(即花葶数)、花葶长、花径的变化。结果表明,遮光程度越大,石蒜干物量总量(含叶片、鳞茎)和比叶重越小,鳞茎品质越差(即平均直径越小),花葶颈粗、根系数量及平均根长、根粗也越小,而单叶面积却越大。在4种遮光处理中,鳞茎干质量和干物质总量均以全光照(遮光0%)处理最多;而叶片干质量、鳞茎数、花支数、花葶长度、每葶小花数、花径则均以遮光45%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也以遮光45%处理的最高。综合考虑,石蒜的切花生产适宜的光环境为遮光45%处理,而以鳞茎为收获对象的种球生产则宜采用全光照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维生素C对铜孵育的肉鸡原代肝细胞周期及细胞膜电位的影响,试验将全量换液24 h后的原代肝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和10μmol/L Cu2+(Ⅱ组)、30μmol/L Cu2+(Ⅲ组)、50μmol/L Cu2+(Ⅳ组)、50μmol/L维生素C+50μmol/L Cu2+(Ⅴ组)刺激组,于体外刺激后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的细胞周期及细胞膜电位。结果表明:30μmol/L和50μmol/L Cu2+能明显引起静止期肝细胞数增多,增殖期肝细胞数减少,细胞膜电位下降(P<0.05),10μmol/L Cu2+组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说明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50μmol/L Cu2+引起的变化,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酵母硒复合酶增强剂对小白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观察以酵母硒为基础的免疫增强剂对小白鼠的应用效果,将5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普通剂量酵母硒组、高剂量酵母硒组、普通剂量酵母硒+酵母细胞壁多糖组、普通剂量酵母硒+维生素E组和普通剂量酵母硒+维生素C组)。各处理组以灌胃的方法补给免疫增强剂,灌胃21d后测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和溶菌酶含量、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表明:在这次试验的剂量范围内,提高酵母硒的水平,并不能全面改善小白鼠的各项免疫及抗氧化指标。普通剂量酵母硒与其他免疫增强剂复合后,除了溶菌酶活力,其他试验指标均较同等剂量的酵母硒有一定改善,不仅如此,复合组的一些指标值可接近或超过高剂量酵母硒组。综合分析表明:酵母硒与酵母细胞壁多糖复合后,免疫及抗氧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单独或联合使用锌和维生素C对高温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择320只1d肉仔鸡,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锌含量为40mg/kg),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维生素C,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300mg/kg维生素C,试验共开展35d。在试验第21~35天对鸡只进行热应激诱导,即25℃12h,25~34℃3h,34℃6h,34~25℃3h。结果显示:处理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了肉鸡的采食量、体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比(P<0.05)。日粮同时添加锌和维生素C组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或锌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的肉鸡脾脏、胸腺和法氏囊重量显著提高(P<0.05)。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C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滴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200mg/kg维生素C组和60mg/kg锌组显著提高了血液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占比(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单独或联合添加锌和维生素C均可显著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19 536只同一批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16h传统光照程序,试验组采用“14+1 h”光照程序,分析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蛋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16h传统光照程序相比,“14+1 h”光照程序不会降低产蛋率,不会增加破蛋率,提高了鸡的采食量,对夏季保障采食量有利;不会降低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可显著提高蛋重和蛋壳重,对其余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同时,“14+1 h”的光照程序减少了1h光照,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爱拔益加(AA)肉鸡为对象,旨在研究不同光照节律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和福利的影响。选用48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网上平养。4个处理组从第二周分别采用4种光照节律,即连续光照(23L∶1D)、模拟自然光照(16L∶8D)、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16L+2L∶6D)和变程光照(光照时间随日龄先减少后增加)。光照强度为5lx。结果显示,4组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光照在各阶段料重比高于其他三组(1~3周:P=0.01,4~6周:P=0.0004)。连续光照在4~6周和1~6周龄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其他三组(P=0.01,P=0.004)。变程光照和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的胸肌重和胸肌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P=0.0001)。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最低(P=0.03,P=0.0001)。四种光照节律在屠体重、屠宰率和全净膛重、全净膛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光照组步态评分值≤1的个体比例最小,腿部健康最差。这些结果说明,在AA肉鸡生产中可以考虑采用模拟自然+夜间补光2h光照代替连续光照,以提高胴体质量和动物福利,同时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光照时长及昼夜饮食节律对大鼠糖脂代谢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0 h/d光照组、10 h/d黑暗组、14 h/d光照组、14 h/d黑暗组,分别给予不同光照时长及进食时间处理,每日记录饲料摄入量,于第10天采集空腹血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糖(GLU)、皮质醇(COR)、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利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血清中褪黑素(MT)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与10h/d黑暗组比较,10h/d光照组大鼠GLU、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显著降低(P <0.01)。与10 h/d黑暗组比较,14 h/d黑暗组大鼠COR水平显著上升(P <0.01),MT水平显著降低(P <0.01)。结论:光照时间延长或光照进食可扰乱大鼠的昼夜节律,引起大鼠摄食量及体重增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加,促使机体出现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两种光照制度对AA父母代肉用种鸡强制换羽后产蛋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在5栋(H1、H2、H7、H8和H9栋)鸡舍饲养的63周龄AA父母代肉用种鸡为试验动物,以H1、H2、H7栋鸡舍为试验A组,采用全遮光处理(双层遮光透气网,光照强度为4 lx);以H8、H9栋鸡舍为试验B组,采用半遮光处理(单层遮光透气网,光照强度为9 lx)。检测换羽前后的高峰产蛋率。结果表明:强制换羽期间采用全遮光处理(4 lx)对AA父母代肉用种鸡强制换羽后的产蛋率的恢复有更显著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鸡笼养系列复合添加剂的研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王生雨,吕振亚,郎丰功,孙希民,王建田,东野传献,代龙春,刘瑞亭结合种鸡笼养特点,对维生素、微量元素、药品等主要20余种物品设计三个阶段的配方。经饲养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研制出了肉种鸡笼养系列复...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旨在研究聚乙二醇(PEG)与维生素E联用对沂蒙黑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共分为6组,将基础稀释液以1:1的比例缓慢加入精液中,然后按照1:4的比例分别添加100 mg/L维生素E溶液(E100组)、300 mg/L维生素E溶液(E 300组)、100 mL/L PEG+100 mg/L维生素E溶液(P+E 100组)、100 mL/L PEG+300 mg/L维生素E溶液(P+E 300组)、100 mL/L PEG溶液(PEG组)和无处理冷冻保存液(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E组和PEG+维生素E组精液解冻后其精子活力、顶体完整性、精子的抗氧化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等指标均提高(P<0.05),PEG组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相同条件下,添加较高浓度的维生素E对精液冷冻保存质量的提升效果优于低浓度维生素E添加组(P<0.05);与单独添加维生素E相比,联合添加PEG与维生素E通过提高精子活力、质膜完整性、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膜电位等指标进一步改善了冷冻精液解冻后的质量(P<0.05)。由此可见,联合添加PEG与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沂蒙黑猪精液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江西丘陵"林-茶"复合间作茶园夏季高温时75%、55%、30%和0遮光率(对照)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内含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遮光率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阴处理,茶园夏秋季光照强度、空气温度明显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明显提高。与对照茶园相比,遮光处理鲜叶叶绿素含量随遮光率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遮光处理鲜叶水浸出物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不遮光处理,增幅分别为1.80%~4.10%、0.29%~0.53%,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0遮光处理茶园,降幅分别为2.68%~6.11%、0.36%~1.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光照时间和波长为影响因子,采用3×3试验设计,将450只产蛋期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50只(40只母,10只公)。以自然光、蓝光和红光三种波长的光进行光照处理,光照时间为12 h、14 h和16 h。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产蛋量、蛋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清比、蛋黄比、蛋壳比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红光12 h处理组平均产蛋数和平均合格种蛋数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籽鹅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红光16 h处理组(P0.05);在蛋形指数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显著高于蓝光14 h光照处理(P0.05);在蛋黄颜色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比自然光16 h光照处理组颜色深(P0.05);在哈氏单位上,自然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高于红光和蓝光12 h处理组(P0.05);在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蓝光14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受精率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