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非线性均值方程反映生猪产业链上游生猪价格、中游批发价格和下游零售价格间水平传导关系,并借助协整方程和中间商对来自外部冲击的响应分析了生猪产业链各主体的市场势力;建立零售价格波动函数和中间商价格波动函数,反映产业链上价格序列间的波动影响,并通过LSDV法估计了各主体所具有的市场势力对猪肉价格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冲击响应。同时,通过PVECM模型估计上游生猪价格、中游批发价格和下游零售价格偏离系统均衡价格的修正能力。结论表明,当猪肉价格偏离长期均衡后,猪肉产业链自身具有一定的价格修正机制,但产业链各环节修正力度并不均等;生猪产业链各主体的市场势力影响价格水平传导,并存在非对称的波动传导;相比而言,下游零售环节的市场势力更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价格调控、产业调控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快速增长,但受生猪繁育、猪肉供需、疫病频发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生猪生产一直呈现增长型波动状态,价格大起大落,严重地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总体上说,从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以后,生猪价格大致经历了5次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3.
<正>生猪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生猪及其产品的供需状况,是市场调控生猪生产的重要法则。但是,无序的市场变化直接导致生猪价格暴涨暴跌,进而影响生猪产业发展。同时,生猪价格波动还通过影响其他肉类消费品、食品及其相关产业链,成为推动物价水平变化的重要因子。国内外一些学者,从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原因、区间关系、风险因子、缓解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但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通俗地解读了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因素的复杂性。并指出供给方面因素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市场供求信息的滞后性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深层原因。另外,疫情、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为稳定生猪市场,帮助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生产,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笔者对青岛某市2019年1~10月的生猪屠宰出栏量和活猪、猪肉、鸡蛋价格波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然后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生猪屠宰出栏量对活猪、猪肉、鸡蛋价格的影响。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活猪和猪肉价格波动除受国家调控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生猪屠宰出栏量密切相关;作为猪肉重要替代品,鸡蛋价格的波动并非由活猪和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而是与其自身的供需及鸡蛋产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湖北畜牧兽医》2020,(3):46-46
2020年2月23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并公布《江苏省进一步促进恢复生猪生产政策举措》(简称"新九条"),这是继2019年10月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该省再次针对生猪生产出台的专项政策措施。2019年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和环境整治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生猪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导致生猪供应偏紧、猪肉价格波动较大,对居民日常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叶锋  马敬桂 《中国猪业》2018,13(9):21-24
运用2000—2015年我国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方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生猪规模化养殖会使生猪价格剧烈波动;从长期来看,生猪规模化养殖会使生猪价格趋于稳定。生猪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原因和长期的协整关系,生猪价格波动对生猪规模养殖具有负向冲击,生猪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有正向冲击。基于此,提出平抑生猪价格和规模化养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梁帆 《猪业科学》2020,37(11):120-124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生猪产业,尤其是生猪产业链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为研究非洲猪瘟背景下河北省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及传导机制,文章选取河北省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周度平均仔猪价格、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作为生猪产业链价格代表,通过构建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链内部价格传导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背景下河北省生猪产业链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其上下游价格传导受阻,而屠宰场和销售市场的垂直整合度增强;生猪产业链中存在一定的反向误差修正机制;生猪产业链上、中游对下游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并据此提出非洲猪瘟背景下河北省调控生猪产业链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猪价格超常波动对健康养殖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价格的超常波动使生猪养殖风险增大、收益不稳定,频繁的价格波动影响了养殖主体决策的理性,同时,养殖主体决策的非理性也会对生猪健康养殖推广造成明显的障碍。因此,只有确保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配套协同,构建生猪产业链内各主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关系,对养殖主体的心理预期进行调节,针对养殖主体的需求改变推广模式与方法,才能有效突破生猪价格波动对生猪健康养殖推广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颜美玲 《猪业科学》2021,38(10):66-70
文章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设置为虚拟变量,利用VAR模型分析生猪价格的传导与影响因素,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生猪产业链和该政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如下:第一,政策的出台显著影响生猪价格的变动以及生猪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尤其是饲料供应环节;第二,脉冲响应函数图验证了政策的出台与生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显著关系;第三,方差分解显示替代品消费显著影响生猪价格的变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虚拟变量对生猪价格波动的贡献率位于第3,为1.38%,并且其解释力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对2002~2011年我国生猪分季生产价格进行分析,发现2006年之前,生猪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2006年后,生猪价格剧烈波动。2012年我国猪肉明显增产,生猪价格总体上表现为基本平稳,不同季度呈现小幅波动,但是全年很长时间价格低迷。通过分析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发现猪肉的供给可以部分解释生猪价格的波动;玉米价格影响生猪饲料成本,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影响;我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对生猪市场运行总体上影响比较小。预计未来短期内生猪需求与消费整体上可能会比较平稳;从长期看,生猪供给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猪养殖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猪养殖效益受养殖规模、相应产值和总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1997—2010年生猪养殖效益的影响因素,运用相关系数法检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户具有综合成本优势,散户主产品产值增长速度快于规模户,生猪和仔猪价格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并且生猪价格与投入要素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因此,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完善生猪品种结构、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是发展生猪生产、增加养殖收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生猪价格波动主因按照经济学理论,引起市场波动的原因有2个,一是外部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二是内部因素决定了经济系统对外部因素的反应,从而也会影响经济波动。对生猪而言,价格波动主要受市场供给量的影响,生猪供给量=生产量-死亡量,其中生产量主要受生产者的决策影响,死亡量是人为不可控制因素,也是生产者不可预期的外部因素,比如疫病因素等。因此,从这些因素分析,影响市场供给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别从供给和需求层面上阐述了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辽宁省14个市的定点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周爱国 《中国猪业》2014,9(9):38-39
自从生猪产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生猪与猪肉的价格总体呈正相关,在价格上涨阶段,价格上涨基本同步,上涨比例和幅度亦基本相当;但在价格下跌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猪肉价格下跌常常滞后于生猪价格,猪肉价格下跌的比例和幅度也明显低于生猪价格。这种情况使下跌周期延长,下跌幅度增大,影响生猪产业的市场调节,也不利于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生猪产业链需要建立价格平衡机制,消除生猪与猪肉价格传导不畅,平衡生猪产业不同环节的收益水平,改变生猪产业链上游环节利润较低、下游环节利润较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因素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因素复杂性的分析,认为市场供给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市场供求信息的滞后性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深层原因.另外疫情、通货膨胀等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1年9月—2011年8月生猪价格、加工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生猪价格的变化对加工价格影响比较显著且持久,生猪价格的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作用微小。②在短期内,加工价格的上涨使生猪价格降低,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较长的时间里,加工价格的上涨使生猪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冲击的影响为0。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对生猪价格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冲击对加工价格有微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海峰 《中国猪业》2019,14(8):30-33
我国生猪价格的大幅度、周期性波动给整个生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生猪市场风险对冲工具,生猪期货合约具有平抑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可以帮助生猪生产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掌握未来的生猪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进而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帮助猪肉加工企业减轻由于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本文从期货的概念和原理入手,兼顾企业经营模式分析,举例说明了生猪养殖企业和猪肉加工企业如何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来实现规避价格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各生猪主产区相继发生了非洲猪瘟,自2020年年初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从2019年的平均11元/kg涨到了2020年的平均47.75元/kg,直到2020年的10月份以后生猪价格才开始出现小幅回落,这是2006年以来生猪产业的第4轮“猪周期”影响。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第一大生猪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生猪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生猪的产业链是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展开的多个上游和下游产业,所以生猪价格波动会给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生猪产业的风险化解工具仅限于传统的以“保产量”为主的能繁母猪保险和行政调控托市收储政策,虽然对稳定生猪价格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仍不能达到充分管理生猪市场价格风险,稳定生猪产量的目的。通过借鉴美国生猪毛利润保险政策来开展我国生猪毛利润保险试点,完善生猪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规避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促进生猪产业链整合,进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