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J亚群白血病为慢性传染病,病毒(ALV)为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病鸡临床表现以脚趾、翼部、胸部皮肤有米粒大至豆粒大血疱或在皮下形成血肿,血疱破溃则流血不止,胸骨呈软骨增生,如馒头状,凸出于表面为主要特征。这种疾病的传染方式分为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医源性传播(接种被白血病感染的疫苗),一般呈散发性,死亡率比较高,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山东某蛋种鸡场,饲养蛋种鸡5000余只,于开产前发病,死亡率约20%,送我化验室5只进行剖检,我们发现该鸡群流行一种以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病理学诊断为J亚群禽白血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AL)是由各种禽白血病亚群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主要是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目前主要将其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禽骨髓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成红细胞性白血病。其中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对禽类危害最大的疾病.相关文献报道亦最多。而骨髓细胞陛白血病(又称禽骨髓细胞瘤Myeloid Leucosis,M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vian Leucosis Virus-J subgroup,ALV-J)引起的禽多种肿瘤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诱导蛋鸡群多种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山东泰安某海兰褐商品蛋鸡场,开产后产蛋率只有60%~70%,31周龄时,死亡率突然增加,最高达20%.患病鸡经大体剖检、病理组织学、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送检鸡除了髓细胞瘤外,还存在明显的纤维肉瘤、组织肉瘤、腺癌和血管内皮瘤等肿瘤.纤维肉瘤单独存在,组织肉瘤、腺癌和血管内皮瘤分别和髓细胞瘤混合存在,本文详细描述了各肿瘤的组织学特点.ALV-J从肉种鸡传向商品蛋鸡后引起肿瘤谱扩展的原因和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试验对蛋鸡养殖密集地区发生的禽白血病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由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海兰褐品种的商品代蛋鸡,损失比较严重。采用ELISA方法对18个鸡场采集的665份血清、688份泄殖腔棉拭子及180枚种蛋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湖北省内蛋鸡养殖密集地区的蛋鸡尤其是商品代蛋鸡感染情况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6.
A、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肉用种鸡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PCR技术检测病原核酸,确诊肉用种鸡群发生了由ALV—A和ALV—J感染而导致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细胞瘤型白血病。在检测的6只病鸡中,6只病鸡均感染了ALV—J,2只病鸡感染了ALV-A.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地区2个规模化商品蛋鸡场疑似禽白血病病例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和ELISA检测,发现发病鸡群中血管瘤占50%,纤维肉瘤占37.5%,髓细胞瘤占12.59/5,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达25%和15%。血管瘤主要见于脚部和翅膀,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为海绵状血管瘤,纤维肉瘤主要见于肌肉组织内,对弥漫性肝、脾肿大的病例观察表明肿瘤组织为髓细胞瘤。证实该鸡群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并表现为以髓细胞瘤、血管瘤和纤维肉瘤为主的多种肿瘤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诊断海兰褐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某地区海兰褐蛋鸡发生肿瘤性传染病,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在肝、脾、肾、卵巢、输卵管、肺、骨髓、腺胃、肠道等可见胞浆内充满球形嗜酸性颗粒的骨髓瘤细胞,呈灶状或弥漫性的分布。该变化是禽骨髓细胞瘤病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具有证病意义。经用特异性抗J亚群白血病病毒囊膜蛋白gp85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在病料组织切片上检出病毒抗原,从而确诊为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本研究是尝试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来快速诊断该病。采用特异性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囊膜蛋白gp85单克隆对组织触片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原。在骨髓、食管、肌肉、输卵管、肾都出现了范围广而且很明亮的荧光;肝、肺、脾的荥光较为明亮;心脏的荧光较弱,但清晰可见。表明在病料组织中存在特异性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9.
引言 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是造成家禽自然感染的致瘤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两种逆转录病毒(Davne and Fadly,1997,Witter,1997)。除了引起肿瘤和其他生产性问题以外,ALV和REV还会对活毒疫苗产生潜在性污染。ALV对鸡的感染广泛且具有显著的经济重要性;由于ALV引起肿瘤和降低生产效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大约在数百万美元。另一方面,由于REV很少被检出(其实它广泛存在),至  相似文献   

10.
11.
12.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发蛋鸡多种肿瘤类型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引发商品蛋鸡发生多种肿瘤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观察。尸检10只病死鸡,其中髓细胞性白血病占8/10,表现肝脾明显肿大,被膜下可见弥散的灰白色结节,组织学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组织均见典型髓细胞样瘤细胞增生。其中5/10病例表现有其他类型肿瘤,包括血管瘤、纤维瘤、脂肪肉瘤。用ALV-J特异性引物H5/H7进行PCR确诊该鸡群感染了ALV-J。  相似文献   

13.
成子强 《中国家禽》2004,26(2):5-6,10
由于J亚群白血病具有病毒遗传不稳定性、可水平和垂直传播等特性,给诊断和预防工作带来了困难。对该病的研究尚需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而生产者则应做到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14.
J亚群白血病是最近从肉用型鸡分离到的一种新的白血病病毒,该亚群具有宿主范围广泛,感染率高,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给世界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就国内外对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病毒的来源和分子生物学,该病的发病情况,病理变化,诊断与检测及防制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ELISA法对上海地区4个蛋鸡场共72份血清进行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2个疑似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的商品代蛋鸡场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和15%,另2个无白血病临床症状蛋鸡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和8.3%.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已存在J亚群禽白血病.对发病鸡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为9.4 log2和10.65 log2,说明鸡群感染ALV-J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鉴定出来的新的ALV亚群,主要引起肉鸡的骨髓瘤白血病(myloid leucosis,ML)。2009年,J亚群禽白血病在我国呈高发态势。我国于1999年首先在肉用型鸡群分离鉴定出ALV-J的中国株,随后相关研究依次展开。论文就ALV-J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病毒变异、免疫抑制及与其他免疫抑制疾病共感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J亚群禽白血病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一个大型蛋用鸡场的不同种源商品代蛋鸡群的J亚群禽白血病毒(ALV-J)感染状态与鸡群总死淘率、肿瘤发生率、生产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ALV-J感染的父母代鸡场引进的商品代蛋鸡,从性成熟开始不仅整个鸡群的ALV-J抗体阳性率较高,而且总死淘率显著高于生产标准,主要是由肿瘤/血管瘤引起。这些鸡群的产蛋性能也显著低于生产标准。从2009年下半年起,选择无ALV-J感染的父母代种鸡场作为种源,引进19批约190万只雏鸡,分别在1~21周龄抽检血清ALV-J抗体,均为阴性,且不再有肿瘤/血管瘤发生。两年多来,这些无ALV-J感染蛋鸡群的总死淘率不仅比ALV-J感染鸡群降低8.34%,也显著低于生产手册的规定,产蛋率及产蛋高峰持续期均显著高于生产标准。临床和试验观测表明,种鸡感染ALV-J能显著影响商品代蛋鸡的生产性能,选择无ALV-J感染的种源是规模化养鸡场生物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禽白血病病毒亚群J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对疑似患有禽白血病的广西麻鸡进行病理剖检、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及对细胞培养上清进行p27抗原检测、细胞培养物进行PCR扩增,并对分离到病毒的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该病鸡同时分离到了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ZS14-A株、ZS14-J株。对ALV-A gp85、ALV-J gp85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ZS14-A与6株国内外A亚群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6.3%~87.8%,其中与国外株MAV-1同源性最高,为87.8%。ZS14-J与7株国内外J亚群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3.4%~96.1%,其中与J亚群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最高,为9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