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喜暖湿气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1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走势1.1全国播种面积及总产情况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除2003年略有降低外,  相似文献   

2.
阎淑琴 《玉米科学》2001,9(4):089-091
1 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1 1 玉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我国谷物生产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 ,总产和单产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 196 5~ 1995年 ,30年间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提高了 2 35 %、187%、4 4 0 %。1997年玉米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均达到2 1 1%。同期黑龙江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也分别提高了 147%、36 2 %、5 33%。近年我省玉米年播种面积在 2 4 0万hm2 左右 ,占粮豆总产量的4 5 %左右。我省粮食总产量的几次突破 ,玉米都建立了功勋。可以说没有玉米生产的大…  相似文献   

3.
据全国粮食产销订货会统计,1992年我国国内市场大豆缺口约25亿斤。今后由于人们改善生活食用大豆数量的增加和畜牧业发展作为饲料的需要,以及继续出口创汇等,我国大豆将持续呈供不应求趋势。特别是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卖出难的情况下,大豆生产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机遇。下面就如何抓住机遇,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大豆生产发展问题谈几点意见。一、研究发展规划和订购政策,引导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大豆产量一是扩大播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水平。从大豆本身特点看,大豆单产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缓解我国近期大豆供需矛盾应立足于扩大播种面积。国家一直在积极宣传恢复大豆生产,然而扩种大  相似文献   

4.
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是东欧两个玉米生产大国 ,预计 2 0 0 0 /0 1年度 ,罗马尼亚玉米产量将达到 4 0 0万t,比上年度减少 6 2 %。罗马尼亚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至 2 7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 30万hm2 ,罗马尼亚前 5年玉米平均产量为 10 10万t,播种面积平均为 310万hm2 ,而2 0 0 0 /0 1年度播种季节 ,罗马尼亚遭遇 50年来最严重旱灾 ,罗马尼亚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使单产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预计 2 0 0 0 /0 1年度南斯拉夫玉米产量将达到 550万t,比上年度减产 4 2 % ,南斯拉夫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 18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1…  相似文献   

5.
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带状复合种植和清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差异,2015年和2016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清种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种玉米相比,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带状复合种植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2015年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略小于清种玉米,但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大于清种玉米,有利于玉米籽粒内含物质的积累,而2016年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大于清种玉米;(2)对于高秆品种(垦丰41),除叶绿素含量略小外,清种大豆的各光合生理指标均大于带状复合种植;对于矮秆品种(垦丰40),带状复合种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均大于清种大豆,且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穗粒数、穗重、籽粒重,虽产量较清种略有降低,但总经济效益高于清种;(4)带状复合种植大豆较清种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有所降低,且产量明显下降,但总体经济效益高于清种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了玉米光合生理特性,且对于增加玉米和大豆总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花生学报》2004,33(1):12-12
有关调查表明 ,近年山东广大农户自觉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结构的意识明显增强 ,农产品粮食作物呈现减少态势 ,但下降速度明显变慢 ,而花生增加种植面积的趋势明显。受 2 0 0 3年下半年市场粮油价格上涨以及国家新出台粮食补贴政策等的影响 ,山东户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降幅趋小。 1 0 0 0多个调查户户均播种粮食作物 6.53亩 ,同比减少 0 .2 4亩。受农户增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挤占 ,原本就是零星种植的其他作物等将有所减少。花生作为山东主要油料作物 ,受市场旺销 ,花生油价格坚挺及生产比较效益的影响 ,预计户均播种面积 0 .74亩 ,同比增加 0 .…  相似文献   

7.
苏俊  曹靖生 《玉米科学》2003,(Z2):26-28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省粮豆作物第2位,仅次于大豆;总产量约占全省粮豆总产量的40%,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玉米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省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玉米市场的走向也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将面对国内外玉米市场的竞争,探讨入世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面临的挑战研究相应的对策,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玉米生产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轮作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旨在探讨常用和潜在的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抑制作用.为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轮作体系改进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选择5种轮作植物(大麦、红三叶草、万寿菊、亚麻、玉米)与感病品种一起种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圃;2007年种植玉米、小麦和感病大豆.检测两年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卵和二龄幼虫数量;2008年所有小区种植感病大豆,测定大豆产量.结果表明:连续种植大豆的处理卵数量增加了13%,而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和大麦茬后复种红三叶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卵的数量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80%、58%和68%,其他轮作处理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且,轮作区大豆产量也有提高.结果显示:合理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以及大麦后复种红三叶草可以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密度,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好于常规轮作作物玉米.而综合考虑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在黑龙江省的播种面积,则可以确定能够使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减少,同时义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的合理的轮作方式为万寿菊一玉米一大豆.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与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遥 《大豆科学》2018,(1):126-13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种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产业逐渐萎缩的困境。大豆产业安全与否,事关中国农业物种、农业耕地及国民食品三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扩大水稻、大豆种植,减少玉米种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这是贯彻中央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版。搞好黑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非转基因大豆民族产业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安全。自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缩减玉米种植,扩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为312.5万hm~2,比2015年增加72.4万hm~2,增长30.2%,但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为此,建议应采取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我省大豆产量、质量和种植面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豆农种豆积极性;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我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调整贸易政策,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此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安全、振兴。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北方主要经济作物 ,也是黑龙江省优势作物 ,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在 1 2亿亩左右 ,黑龙江省年播种面积在 3 0 0 0~ 40 0 0万亩左右 ,约占全国的 1/3~ 1/4。 80年代后期以来 ,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1993年大豆播种面积创历史最高记录 ,达到近 5 0 0 0万亩 ,占粮豆薯面积的 40 % ,大豆重茬和迎茬占 43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 ,重茬和迎茬现象在黑龙江省越来越普遍 ,一般重茬和迎茬大豆减产幅度在 5 %~ 3 5 %之间 ,但这种现象又无法克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豆价格不断上涨。此外 ,在黑龙江省北部…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具有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种薯和商品薯基地之一。2004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约34.0万hm^2,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4.0%,仅次于大豆、玉米和水稻,马铃薯产业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桂才 《中国稻米》2002,8(5):30-32
一、2002年水稻播种面积略减 ,预计总产量将增加 ,优质稻种植面积增加去冬今春我国大米市场价格走势较好 ,导致年初水稻种植意向调查面积增加。据国家统计局3月份发布的农户种植意向调查结果 ,2002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将增长0.1% ,其中粳稻增长1.2%。但在水稻播种期间 ,大米价格有所回落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水稻实际播种面积可能会比意向调查数据略减一些 ,即今年播种面积呈稳中略减趋势。其中 ,由于水稻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2002年全国早稻种植面积将继续减少 ,但调减幅度会相对较小 ,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与2000…  相似文献   

13.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内容之一。自2016年以来,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2年大幅增加,2017年大豆总产量达到1 420万吨,较2015年增加了241万吨。然而,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并未减少大豆进口,反而降低了国产大豆的收购价格。2017年新豆上市初期价格低于2016年同期且跌速较快,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食用大豆2018年2月底的收购价格较2017年9月初的价格下降了11.7%和11.3%,形成了"量增价跌"或"豆丰价贱"的局面。究其原因,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已具有鲜明的品质和用途差异,形成了食用大豆市场和油用大豆市场2个相对独立的大豆市场。因此,当国产大豆明显增产时,不会减少油用大豆进口,反而因国产食用大豆供给增加降低了国产食用大豆的价格。应当对国产大豆的相关看法和政策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科学》2002,10(Z1)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 ,2 0 0 5~ 2 0 10年我国玉米供求预测如下 :1 2 0 0 5年之前 ,我国玉米仍会保持适度出口 ;在 2 0 0 5年之后 ,我国将由玉米出口国转为进口国。在 2 0 0 5年和 2 0 10年 ,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分别为 2 934万t和 2 30 1万t。美国农业部饲料谷物协会预计 ,到 2 0 0 5 /2 0 0 6年度时 ,中国玉米产需缺口分别为 80 0万t和 182万t。2 受 2 0 0 0 / 2 0 0 1年度玉米大幅度减产和价格上涨的影响 ,预计 2 0 0 1/ 2 0 0 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将得到恢复性的增长。播种面积将达到 2 5 0 0万hm2 ,如无大的自然灾害 ,总产…  相似文献   

15.
未来我国玉米供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 ,2 0 0 5~ 2 0 10年我国玉米供求预测如下 :1 2 0 0 5年之前 ,我国玉米仍会保持适度出口 ;在 2 0 0 5年之后 ,我国将由玉米出口国转为进口国。在 2 0 0 5年和 2 0 10年 ,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分别为 2 934万t和 2 30 1万t。美国农业部饲料谷物协会预计 ,到 2 0 0 5 /2 0 0 6年度时 ,中国玉米产需缺口分别为 80 0万t和 182万t。2 受 2 0 0 0 / 2 0 0 1年度玉米大幅度减产和价格上涨的影响 ,预计 2 0 0 1/ 2 0 0 2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将得到恢复性的增长。播种面积将达到 2 5 0 0万hm2 ,如无大的自然灾害 ,总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豆、花生、甘薯等矮秆粮经作物,在不影响播种面积的前提下,应用时空技术间作玉米,使间作的复合群体产量与产值比单作增加15%以上的最佳种植方式是:大豆、花生、甘薯等主作物保持单作种植形式与密度,隔沟沟内间作2行玉米,并通过人工调控技术,使主副作物共生期能协调生长,群体结构与光能效应优于单作。大面积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南疆玉米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是新疆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历年播种面积 4 0万h 左右 ,占粮食播种面积的 2 0 %~ 30 % ,仅次于小麦 ,居第二位 ,而南疆玉米播种面积又占全疆的 76 %左右。要发展新疆玉米生产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 ,必须重视新品种的选育与更新。新疆自 80年代初期 ,种植从南斯拉夫引进单交种SC70 4 ,获得大面积的增产。但该品种由于使用过久 ,已表现出品种混杂 ,后期早衰、生育期缩短 ,不抗玉米螟等缺点。国内玉米单交种一般 5~ 7年更换一次 ,而SC70 4从引进到推广种植已近 2 0年。为此 ,我们从区内外新引进 10个玉米品种 ,与SC70 4对…  相似文献   

18.
曾经一度被冷落的“低产作物”大豆,现在逐渐热了起来,几乎成了我国农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抢手货,虽然大豆价格不断上扬,还是供不应求。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也成了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的一个新问题。过去,为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许多地方都采取了减大豆,增加高产作物的作法,因此,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90年比1989年减少711.9万亩,1991年又比1990年减少764.6万亩,大豆总播种面积只有1.05亿亩,比历史上种植最多的1931年的2.29亿亩,减少1.2亿亩,已经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可是,从1992年开始,出现了转机,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大豆种植面积都有增加,单产提高,总产上升。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科学》2001,9(Z1)
作为玉米第三大省──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忽冷忽热。去冬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升,农民热购玉米种子,多年的卖粮难变为收粮难。而1999年玉米价格下降,农民纷纷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因此,有人认为玉米生产“走出低谷”,专家却颇感忧虑。 专家分析,玉米价格去冬以来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玉米播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近几年玉米市场不景气,积压严重,农民手里的玉米卖不出,亩效益较低,导致全国性的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另外,1999年严重早霜及玉米越区种植,玉米质量极差,价格又较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由于玉米面积的大…  相似文献   

20.
<正>黄淮地区是典型的一年两熟产区,冬季基本是小麦,夏季为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过去由于单产水平较低,加上进口大豆冲击,大豆种植的比较效益低,明显不如玉米、花生等,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07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为黄淮大豆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一支由大豆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加工、农经等不同专业领域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区域专家组组建起来。有了稳定的经费支持和明确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