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毛竹林施肥和除草松土二种抚育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调查了新竹胸径、新竹密度、冬笋产量及春笋产量等因子,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了二种抚育方式的产量及收益.结果表明:施肥与除草松土均能提高竹林产量,但以施肥效果最为显著;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毛竹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的林分,其冬笋产量、春笋产量、新竹产量、收益分别比对... 相似文献
2.
于2019年6月、7月、8月、9月和2020年1月、2月、3月,对福建省漳平市芦芝镇园潭村毛竹林分别采用6种施肥方式(撒播施肥、环状施肥、竹兜施肥、浅垦施肥、带状施肥、深翻施肥),连续施肥3 a,每年调查毛竹林出材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间的毛竹林出材量差异显著,以2019年6月、7月施肥出材量大,2020年1月施肥出材量最小,最大比最小出材量增加42%~50%,说明6月、7月竹林鞭笋生长旺季,施肥及时补给养分,增效明显;不同施肥方式的毛竹林出材量差异均显著,以浅垦施肥和竹兜施肥出材量最大,深翻施肥和撒播施肥出材量最小,最大比最小出材量增加53%~72%,说明浅垦施肥或竹兜施肥,水土流失少,不伤害竹鞭竹根,肥料损失少,施肥见效快,增效明显。综合结果表明,毛竹林施肥宜在6月、7月,采用浅垦施肥或竹兜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对毛竹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毛竹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施追肥,施用羊粪肥的黄花倒水莲整株产量最高;施用稻草肥的黄花倒水莲根部重量最高。有无施肥、施不同肥种对黄花倒水莲成活率和保存率影响较小,对黄花倒水莲病虫害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时间深翻(5月份、7月份和11月份)对次年毛竹林春笋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7月份进行竹林深翻能够促进次年竹林发笋,而11月份深翻则不利于次年的发笋;深翻竹林的发笋直径均显著大于未深翻竹林,以7月份深翻竹林的发笋直径为最大;深翻竹林的退笋直径均小于未深翻竹林,但竹林深翻措施对退笋的大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开展3种经营措施(浅锄+穴施复合肥、浅锄、不抚育管理)对毛竹春笋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经营措施对毛竹林的出笋期、春笋产量和成竹数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平均退笋高度影响不显著。采用劈草、浅锄、施肥和喷灌等经营措施的毛竹林出笋最早、结束出笋最迟、出笋周期最长、出笋量也最多,同时成竹数和成竹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6.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冬笋产量,有效降低春笋的退笋率,提高其新竹生长量,有利于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灌水+施肥、灌水、施肥处理的冬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2%、3.9%、6.2%;退笋率分别为27.2%、24.8%、23.1%,均低于对照毛竹林的34.3%;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到830、700、720个·hm-2,分别比对照高84.4%、55.6%、60.0%。此外,不同伐桩处理的春笋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和平均成竹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伐桩处理的新竹生长量大小为灌水+施肥>施肥>灌水>对照。表明本研究中,对毛竹纯林采伐桩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对毛竹林进行10 cm、20 cm两种深度及不垦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春笋数量方面,垦复的毛竹林小于没有垦复的毛竹林,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垦复深度10 cm、20 cm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退笋率方面,没有垦复的毛竹林大于垦复的毛竹林,并存在极显著差异;垦复对春笋直径、退笋直径的影响与未垦复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福建省常见的7种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黄壤、紫色土、红土、黄泥土、水稻土)对毛竹林出笋数、新竹成竹率和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林出笋数及新竹胸径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成竹率在不同土壤类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在毛竹造林时应优先选择退耕的农地,即耕作土壤黄泥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10.
对10年生处于竞争阶段的杉木壳菜果混交林进行不同留养模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留养株数的留养比例合理的情况下,保留混交状态,可以同时促进杉木和壳菜果的生长。在营造杉木壳菜果混交林时,应该根据不同生长发育期及时调整林分结构,控制合理密度,以利于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林地生产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不同垦复时间和深度在毛竹林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毛竹分布中心区北缘——大别山区,进行4年试验结果表明,垦复深度效果以20cm为好,25cm次之,10cm较差;垦复时间以7月最佳,8月次之,9月较差。 相似文献
12.
毛竹实生苗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5~2000年对毛竹实生苗进行了从苗期到幼林的生长对比试验,通过对毛竹实生苗逐年的苗高、地径、发笋数三项指标的试验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个体之间的生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映出毛竹种子的遗传品质存在着差异,且遗传品质较差的苗木从苗期到幼林的生长表现都比较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把好实生苗的选择关,是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成材率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出笋与幼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以江苏宜兴林场、江西宜丰花桥林场以及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习林场等试验地内毛竹林出笋与幼竹生长资料和从江苏宜兴气象站抄录整理而成的1976~1986年中每年的11个气象资料为原始材料,定量地对毛竹林出笋及幼竹的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翌年竹林出笋及幼竹生长发育的6个主导气象因子是7、8、9三个月的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温暖指数、日均温≥10℃积温和7、8、9三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借助于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竹林整个出笋期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出笋初期、出笋盛期和出笋末期。最佳拟合求算表明,毛竹幼竹高生长用单分子生长式来拟合精度较高。通过对正态累积函数和概率单位之间关系的研究可知,毛竹高生长在竹笋出土后21天左右进入速生期,竹笋出土后30天左右达高生长高峰期,竹笋出土后38天左右达高生长速生末期。本文还就如何根据幼竹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相应的营林措施来培育速生丰产林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毛竹气候生态定位站及竹林小气候和生理指标的观测和气候分析,综合研究光、热、水、气对毛竹物候期、出笋量、成竹率,笋高生长等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毛竹气候生态指标及安徽毛竹气候资源分布。并通过统计分析,拟合出笋量、退笋率的预测方程,为安徽毛竹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着重研究毛竹天然混交林优化丰产结构模式混交林地的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分类经营,竹材分段加工,综合利用的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交伐区调查设计或有关采伐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这是有关森林采伐法规的规定。但是目前在毛竹林采伐中尚未执行这一规定。针对这一状况,以安吉县为例分析了由此直接产生的诸如限额分配不合理、被采伐的林分与采伐证不能对应检查等问题。要使毛竹林采伐合法化、科学化、必须在核发采伐证前搞好采伐调查设计。根据有关法规要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初步拟出了毛竹采伐设计表。 相似文献
17.
毛竹笋用林合理竹龄结构及其笋期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毛竹林分观测分析,提出2度竹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笋用林的产量。分析丽水市郊山地笋用林盛期出现的时间及其发生规律,认为笋用林笋期生长规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丽水市郊的山地笋用林通常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出笋盛期。对刚露箨叶至出土后10天的笋个体分析表明,对单支笋重的影响长度比笋径大,留笋时间的长短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但从营养成分、加工适性等方面考虑,以笋刚出土时挖掘为最适时期,此时,笋长与笋径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定合理的挖笋量是毛竹林丰产经营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建瓯设立50块毛竹林标准地,分别建立了毛竹林笋产量预测模型与林分平均胸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阈值的手段对毛竹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建立了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模型的应用给予了说明。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经济阈值的研究内容与应用范畴,而且也为毛竹林的优化经营和丰产培育提供新的依据与技术。 相似文献
19.
毛竹春笋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毛竹春笋在1℃左右的恒温冷库下,采用5种方法进行贮藏保鲜,结果表明:带壳鲜笋采用抽气速冻冷藏方法的效果最为理想,可贮藏3个月以上;其次是带壳鲜笋抽气冷藏;而一般冷藏和剥壳后进行贮藏,其保鲜期都很短。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量贮藏毛竹春笋可采用抽气速冻冷藏方法进行保鲜。 相似文献
20.
1987~1990年,对3515hm2残次毛竹林试验区进行4年2度的砍杂、全垦、全垦结合施肥3种不同的作业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均比试验前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其平均立竹量由1716支/hm2增加到3075支/hm2,平均胸径由6.67cm增加到8.91cm,平均度产新竹由3780kg/hm2增加到15090kg/hm2,平均度产竹笋由570kg/hm2增加到2430kg/km2,度产值由795元/hm2增加到3235.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7.08。3种作业方式的比较,以全垦结合施肥为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