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了福建省申报的福建乌龙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就福建乌龙茶受保护的35个县(市、区)及福建乌龙茶的质量特色进行了公告。  相似文献   

2.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08,30(1):19-20
福建是一个多茶类生产省份。在每个茶类中有不少茶品为该茶类的不可多得的历史珍品和名优茶。自2002年以来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名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工作,如今永春佛手名茶也进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中,这一类产品在对外贸易方面有着单箱出口的产品经济优势,对提高乌龙茶的国际贸易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公告,批准"马图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梅州市继"西岩乌龙茶"后的又一茶叶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马图绿茶产地范围为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现辖行政区域。马图绿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丰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  相似文献   

4.
台式乌龙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乌龙茶创始于福建。产区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相应称之为福建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和广东乌龙茶,它们具有各自的品质风格。乌龙茶制造技术有效地利用和控制酶促氧化作用,其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有利于乌龙茶特殊香味的形成,依照产区条件、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乌龙茶大体可分四种类型。闽北乌龙茶,以武夷水仙为代表,包括广东的凤凰水仙。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包括广东潮汕一带的乌龙茶。台湾包种茶,条型的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半球型以冻顶茶为代表。台湾红马龙,以香按乌龙(又称白毫乌龙)为代…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不同茶季生产52个乌龙茶茶样,对其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溪黄旦品种产清香型乌龙茶的年均茶黄素含量较高,本山品种产浓香型乌龙茶年均茶黄素含量较高;武夷山肉桂品种产乌龙茶茶黄素年均含量较高于其他品种。季节间,安溪生产的清香型乌龙茶茶黄素含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夏季、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较春季存在显著差异;安溪地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茶黄素含量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显著;武夷山产区和台湾南投产区乌龙茶茶黄素含量:秋季春季,季节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焙火工艺能一定程度提高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及其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乌龙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品类丰富,产值大,具有丰富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储备资源。本文概述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介绍了已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茶类,对其实施标准、保护地域、适制品种和加工工艺等特色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茶叶类地理标志保护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促进福建乌龙茶产业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闽南茶史     
正闽南泛指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及莆田南部区域,闽南茶区是我国重要的乌龙茶产区。茶文化源远流长,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在中华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闽南悠久的茶叶出口历史和斗茶习俗,是八闽茶产业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从明代开始,泉州府所产乌龙茶就成为贡茶。进入清代,闽南茶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名扬海外,畅销大江南北甚至日本、东南亚市场。  相似文献   

8.
何融 《福建茶叶》1997,(2):42-44
泉州市是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永春两县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茶叶基地县,所产“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和“闽南水仙”已成为全国乌龙茶的两大品系,闻名遐迩,安溪县则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我市所产乌龙茶是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本文就我市茶业所面临的产销形势,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泉州市茶业产销现状分析自1985年开始,泉州市茶业获得较大速度的发展。据统计,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总产量1.5万吨,…  相似文献   

9.
安溪茶园土壤镁含量和施肥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洵 《福建茶叶》1998,(2):23-26
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主要产区,产量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0%,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一向有“乌龙茶之乡”的美称。为了进一步提高安溪乌龙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们在安溪茶叶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对安溪乌龙茶区菜园土壤有效镁含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就镁肥对当地茶园增产提质效果进行试验,现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和试验的有关资料作一介绍,并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对安溪茶园施肥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一、安溪乌龙茶区茶园土壤有效镁含三为了解安溪乌龙茶区茶园土壤有效镁(指IM01中性CH厂00NH4提取的镜,下同…  相似文献   

10.
一、安溪乌龙茶出口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各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系根据特定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背景而定。安溪乌龙茶出口,具体地说,其依据有:1.资源状况资源一般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方面。资源构成的差异,影响静态比较优势产业。比较优势产业,具备实现比较效益。安溪所以演变为今日著名的乌龙茶产区,农业部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殊荣,并非偶然。系在长期的商品交换、市场竞争过程,选择了适合乌龙茶栽制的优越自然资源、品种资源,以及技术、劳动力优势等形成的。据此,安溪有实现乌龙茶出口…  相似文献   

11.
台湾乌龙茶是由乌龙茶发祥地——武夷山传入,其制法是以武夷岩茶制法为蓝本;后由安溪引进铁观音,并聘请安溪茶师传授制茶技术,又与安溪乌龙茶制法密切相关。因此,台湾乌龙茶与福建乌龙茶只是大同小异:制造程序基本相同,准备工序名称,具体操作方法,掌握程度、加工粗细等有所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是我国重点产茶区,也是茶叶生产的最适宜区。全省宜茶山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种优良,种类繁多,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茶叶作为福建省的传统主导产业,涉茶人口约40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8%。福建也是著名的特种茶产区,在全国茶产业占居重要地位,产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除绿茶外,均是福建首创,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福州茉莉花茶等名茶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福建安溪是乌龙茶的著名产区,以出产“铁观音”闻名国内外。为了总结安溪茶农采制乌龙茶的独特技术经验,我所于1961年春、夏茶(四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期间组织了调查组深入安溪茶区各主产社队(晃阳、太平、南田、珊屏等)调查访问。并驻点西坪公社松岩大队半岭村初制所,进行了以铁观音、奇兰、梅占、乌龙四个茶树品种为主的原料采摘和初制过程的综合性观察记录,并结合进行各过程的含水率和细胞破碎率以及鲜叶、摇青叶、毛茶的主要内含物的初步测定工作,特写成本报告供作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种质资源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银染法AFLP分子标记技术用5对引物组合对来自福建武夷山市、安溪县、台湾省和广东潮安县45份乌龙茶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对引物扩增出20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92.03%;最大遗传距离为0.481,最小遗传距离为0.124,种质资源间遗传多样性估值较高,达0.311。按照地理分布分组分析表明,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以武夷山最高,其次为安溪乌龙茶种质资源,以台湾的乌龙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小;种群间遗传相似性,以武夷山与安溪种群间最高,达0.9505,以台湾和潮安县类型间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系数为0.77。构建的种间和种群间进化树表明,可将45份乌龙茶品种划分为二大类型,福建类型和广东潮安类型。结合种群间相似系数,提出乌龙茶种质资源与其加工工艺的演化路径是一致的,也是由武夷山向安溪再向台湾传播。  相似文献   

15.
福建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建于五十年代,是外经贸部直属专营福建乌龙茶加工贸易企业.1960年公司开创"海堤"牌福建乌龙茶系列产品商标,从此走上品牌发展道路.经过四十多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以"海堤"牌乌龙茶系列产品为标志的福建乌龙茶畅销东南亚,饮誉日本国,遍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再现历史性辉煌.  相似文献   

16.
《福建茶叶》2006,(1):F0004-F0004
福建历来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名茶产区.是久负盛名的“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等系列乌龙茶,也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以及享誉海内外的“白毫银针”系列白荼和“福州菜莉花茶”的发祥地和唯一产区。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茶叶》2006,(2):F0002-F0002
福建历来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名茶产区,是久负盛名的“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等系列乌龙茶,也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以及享誉海内外的“白毫银针”系列白茶和“福州茉莉花茶”的发祥地和唯一产区。  相似文献   

18.
福建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外经贸部批准的专营福建乌龙茶加工贸易的公司。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以当年厦门人民移山填海建设厦门海堤的精神,成功地创立了“海堤牌”乌龙茶系列产品,使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也使福建乌龙茶的对外贸易重视历史性的辉煌,国内贸易再创历史新纪录。五十年代,福建乌龙茶面临的是历史造成的衰败和萧条,初期出口量不足四百吨。六十年代,福建乌龙茶呈现出生机。我司着力开发小包装产品,并开始创立专用商标“海堤牌”。于是,以“海堤牌”为标志的福建乌龙茶小包装产品不断问世,并形成系列…  相似文献   

19.
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品的日益热销,福建乌龙茶的加工技术和产品种类更是快速发展和多样化.本文以闽南产区的乌龙茶为对象,对闽南乌龙茶主要加工工序(萎凋、做青、造型、干燥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品质控制方面的研究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了其优化参数、探索机理、现代技术运用和新工序研发等4大特点,以期为闽南乌龙茶工艺品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建议今后应关注按品种特性对现有工艺品质理论和成果进行整合、加强新工艺品质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及包种茶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采制方法和品质特点则与福建和广东的乌龙茶略有异同。从鲜叶原料看,台湾乌龙比较细嫩带有毫芽,而福建、广东则要求采成熟的嫩梢,即新梢形成驻芽时(俗称开面)采摘。从制造过程发酵程度看,台湾乌龙茶发酵最足,汤色偏红。其次是福建闽北的乌龙茶如武夷水仙及广东的水仙。再次是福建安溪的乌龙茶如安溪铁观音。而包种发酵程度最轻。茶汤汤色也依次逐渐由红而转为杏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