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报》2003,(1):36-37
  相似文献   

2.
茶马古道--中国茶文化旅游的黄金走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马古道——我国历史上从茶产地到主要消费区域,连接滇、川、藏的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大通道,也是古代自给自足封建经济长河中商品经济的先驱之路。自从1990年,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木霁弘等学者,沿着滇藏、川藏公路徒步探险,实地考察100多天后,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将这条连接滇、藏、川,从前马帮踏出的穿梭于横断山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无论是产业元素应用,还是具体的产业开发理念,都需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系统化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茶叶产业开发氛围。以茶马古道为基础元素,进行体系化开发,其基础在于丰富完善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而其核心在于全面、系统化的开发理念。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具体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马古道的具体内涵及资源开发背景,通过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和特征,从而探究基于茶文化的茶马古道旅游项目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拉萨品甜茶     
拉萨,雪域之都,日光之城,圣洁,古朴,厚重。 初到拉萨,漫步街头,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而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馆,更是拉萨的一道人文景观。在拉萨或者说西藏的许多地方,喝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班可以不上,生意可以不做,而太阳不可不晒,茶不可不喝。每个茶馆差不多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老茶客,酥油茶、甜茶、清茶各有各的所爱,但价廉味美的甜茶,似乎更受偏爱。  相似文献   

5.
高远 《福建茶叶》2016,(3):175-176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纵贯滇、藏、川等地区的主要商贸通道。其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还是在文化景观形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将针对云南茶马古道遗产的构建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就其与茶文化旅游的合作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云南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的构建,推动该地区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与合作,从而将我国茶马古道遗产文化和茶文化推向世界,促进两种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收藏文化丰富多彩,内容五花八门,其中邮、币、卡的收藏位于十大收藏品之首。邮票的收藏自发行邮票开始,就引起收藏家的密切注意与兴趣,收藏邮票的队伍日益扩大。原来收藏活动仅是饱学之士和殷实之家的专利,可现在却普及至平民百姓,尤其是集邮,中小学生的比例颇高。  相似文献   

7.
《茶馆》这部作品是老舍重要的一部文学著作,作为出生于北京的作家,老舍注重在《茶馆》这部作品里以茶文化的兴衰,叙述北京各类文化的兴衰与变化。因此,从《茶馆》中的茶馆文化、茶客文化等特色茶文化出发,能够更好理解老舍对于茶的理解,以及茶对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方包茶原产于四川灌县,是西路边茶的一个主要花色品种,因将原料茶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过去西路边茶都用马驮运,每匹马驮两包,故又名马茶。方包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为粗老,是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直接晒干制成。方包茶的毛茶预处理分切铡、筛分、配料、蒸茶、渥堆等过程,然后筑制。方包茶的筑制分称茶、炒制、筑包三道工序。然后进行烧包和晾包而制成。方包茶的规格是蔑包方正,四角稍紧。每包重35公斤,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饮茶历史已有四千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沉淀、历史的演变,诞生了以茶为主的茶文化,在被赋予丰富内涵的同时也为中国留下了不朽财富,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也伴随着茶文化传遍全球。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茶馆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同样拥有了很长的历史,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在此聚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茶馆独特的风情与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茶馆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丰富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喝茶聊天的场所,茶馆的创新设计也在不断的更替,在如今现代化生活中茶馆设计更要在进行科学设计的前提下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下面就来谈谈茶文化与茶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馆是茶文化的环境载体,与茶密不可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不管是茶馆的功能,还是设计风格都应依循展现茶文化的内蕴,运用大量茶文化元素提升茶馆的艺术品位,都是现代茶馆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对中国茶馆文化、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馆环境设计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云南茶文化考察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丹英 《茶叶》2009,35(4):250-253
云南是我国茶树的故乡,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更加深了对云南茶文化底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姚令华 《福建茶叶》2016,(10):97-98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最终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茶文化。而茶馆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其设计风格与茶文化的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茶馆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以及茶馆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深入解读茶文化在茶馆风格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茶馆作为茶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在茶文化的传播历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市民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聚集地,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深刻的影响。在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都有了新的变化,做好现代茶馆的环境设计,不但可以满足现代人的追求,同时还可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茶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承载了丰厚的中华文化。茶,是中国茶馆艺术的载体,是中国茶馆文化中的主角。茶和中国茶馆两者是无法分离的。在当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在审美、饮食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如何将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与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并在茶馆中体现出来,是现代的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市场调查,整合总结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审美特征,结合中国茶的特点,在茶馆设计时,融入现代元素,才能实现创新设计茶馆,发扬中国茶文化以及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15.
薛红娜 《福建茶叶》2016,(12):78-79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馆则是一种年代久远的产物,是体现茶文化的最佳载体。一直以来,在现代茶馆空间设计中,如何营造最佳的视觉效果,使茶馆的设计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将茶文化融入至现代茶馆空间设计之中,是一种必要的设计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了茶文化和现代茶馆空间设计的要点,并进一步说明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碰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之美,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也体现在物质层面上,这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而作为茶文化物质层面重要内容的茶馆,以视觉语言的形式体现着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现代茶馆在设计当中,就应当充分从茶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灵感,做到既要在功能上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又要呈现出我国茶文化的精神之美。本文从茶文化的内涵、现代茶馆设计偏差以及茶文化在茶馆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等方面入手,对现代茶馆设计中的茶文化应用研究试论一二。  相似文献   

17.
张少华 《福建茶叶》2016,(11):91-92
我国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茶文化,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也逐渐地融入了人们的休闲生活当中。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现代茶馆的环境设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即从对茶文化符号的分析入手,深度探析茶文化影响下现代茶馆的设计风格以及茶馆环境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更好地将茶文化符号应用到茶馆环境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8.
贺贤春 《福建茶叶》2016,(6):233-234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一种积极的理论文化,对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为例,对茶文化的思想道德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论述了茶文化对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应用中将面临的问题,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丁虹 《福建茶叶》2016,(7):94-95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也有着古老的底蕴,与其他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古老与博大精深之处,其中的精神韵味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紧密相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茶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茶文化也被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增加了文化内涵,与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茶馆在现代都市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古场所,其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茶馆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都市人的生活压力,使人的情绪得到释放,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茶文化的视觉元素在茶馆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为现代茶馆的设计提供借鉴,促进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茶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传统的古典文化,一种高贵的气质。中国的茶馆数量居世界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的茶馆并不是简单的只是经营茶水,而是成为人们休闲或是谈论业务的多功能去处。因此越来越多的茶文化元素被应用在茶馆的平面设计中,使顾客身心都能收到茶文化的熏陶。本文描述了茶文化的起源以及茶文化元素在茶馆中的应用等,以吸引更多的设计师运用更多的中国文化底蕴元素在茶楼设计中,从而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