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芙蓉春     
芙蓉春是江苏芙蓉茶场创制的高档机制特种绿茶。该茶以条形茶的紧细和螺形茶的卷曲作为造型的基础,在加工上择取烘青与炒青工艺之长,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加工工艺和独树一帜的品质风格。芙蓉春茶1998年通过全国茶叶品质统检并获得合格证书,1999年获第3届“中茶杯”二等奖。芙蓉春的品质特征是:条形紧细微曲,翠润隐毫,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成品茶根据采制时期与品质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3个级别。其采制工艺技术如下: 1.鲜叶采摘与处理 芙蓉春原料为中小叶种良种茶,谷雨前后采摘,要求采一芽一叶初展至…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芙蓉茶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宜兴市南部著名的阳羡风景区腹地,境内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气候温湿、土壤肥沃、生态优越,是难得的宜茶之地。1951年初,宜南山区的千年古刹芙蓉寺所在地建立劳改农场,我国著名的茶叶专家张志澄先生应邀驻守芙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创立了拥有茶园2000余亩的省属国营茶场,成为引领江苏茶业发展的典范和全国闻名的产茶企业。在建场以来的相当一  相似文献   

3.
正明代周高起在《洞山齐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极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阳羡茶始于东汉,盛于唐朝,成熟于宋、明、清。早在三国孙吴时代,就名驰江南,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芙蓉贡茶"继承"阳羡贡茶"传统制作技艺,吸纳"洞庭碧螺春"采制技术精华,采用纯手工工艺制作,是江苏省芙蓉茶场创制的高端  相似文献   

4.
芙蓉红麻369试验示范简报林加水,黄建民(福建省龙海市经作站)我市在70年代初开始利用丘陵旱地发展红麻生产,80年代中发展了夏播留种,经常引进高产、优质、抗病的红麻新品种,提供留种生产种子供应北方,因此我站于1990-1993年承担了省农业厅经作处与...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宜兴县芙蓉茶场于解放初建立。现有茶园二千三百多亩,其中投产的二千二百多亩。一九七三年总产干茶7287.6担,比一九七二年增产8.8%,全场平均亩产干茶320斤。该场二大队七中队324.9亩茶园平均亩产480斤。  相似文献   

6.
通过1991—1992年栽培试验,明确了在闽南地区芙蓉红麻369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适宜收获期为9月下旬,栽培密度为亩定苗1.2万株左右,施肥管理于第一次间苗后(4叶龄)轻施提苗肥,重追肥分两次施,定苗后(9叶龄)较轻,旺长初期(16—17叶龄)较重,旺长盛期(50叶龄)补施壮尾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1-1992年栽培试验,明确了闽南地区芙蓉红麻369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适且收获期为9月下旬,栽培密度为亩定苗1.2万株左右,施肥管理于第一次间苗后轻施提苗肥,重追肥分两次施,定苗后(9叶龄)较轻,旺长初期(16-17叶龄)较重,旺长盛期(50叶龄)补施壮尾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植物种、属间杂交,有的杂种在 F_2群体表型上与染色体数目间有相关性的分离。木槿属种间杂种 F_2植株表型与染色体数目,是否也有相关未见报导。为探讨金钱吊芙蓉(Hibisius radiatus)×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杂种 F_2群体表型与染色体数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用红麻(2n=36=32 4SAT)与金钱吊芙蓉(2n=72=70 2SAT)种间远缘杂交,产生 F_1(2n=54=51 3SAT)的精卵结合杂种。稳定蓝花型株系的染色体2n=36=30 6SAT,具三对随体染色体,其中两对随体在 Giemsa 染液中呈深着色,与红麻的随体相同,来自红麻的基因,另一对随体较小,在 Giemsa 染液中呈浅着色,与金钱吊芙蓉随体相同,显然是红麻的一对染色体被金钱吊芙蓉的一对随体染色体所代换,获得了远缘杂种异代换系的新种质资源,同时获得杂种 F_(10)有特异性状或优良性状的株系240个,其中稳定系12个,共有5种表型,高产系3个。  相似文献   

10.
肖瑞芝  陈福寿 《中国麻作》1994,16(3):1-5,41
用“红麻722”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2n=72+2(SAT)进行种间要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  相似文献   

11.
用"红麻722"(Hibiscuscannabinus.L.)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L.)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36=30m+6m(SAT).具有6个随体染色体是区别双亲染色体核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间作对茶园生态及茶叶品质、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后,林茶复合栽培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运用。1953年张志澄在江苏芙蓉茶场建立了梨树和茶树间作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1959年,云南普文农场建立了橡胶和茶树间作的胶茶人工群落;上世纪70年代初,胶茶群落复合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海南岛、云南等地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3.
1964年江苏省分级红茶科学实验是在宜兴芙蓉茶场进行的。 江苏分级红茶,一般存在颗粒松抛,滋味淡薄,青味较重,汤色叶底较暗等缺点。实验工作结合生产要求,针对上述缺点,着重对初制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一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野生型金钱吊芙蓉为母本,栽培种红麻青皮三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交种子,从F_1起是自交产生各世代。 实验结果:金钱吊芙蓉2n=72,红麻2n=36,F_12n=54的占77.8%,少于2n=54的  相似文献   

15.
沈正熙  陈银泉 《中国麻作》1982,(2):20-22,38
我们为了鉴定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种的需要,于1980年开始进行的杂交组合(E组合、F组合、H组合)后代及亲本(红麻72—2、金钱吊芙蓉)进行根尖细胞压片观察的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茶叶科学》1966,3(1):46-48
分级红茶是一个新品种,过去我省是生产传统工夫红茶的,对分级红茶制造,缺乏实践经验。为了适应贸易的需要从1963年起,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各有关部门派员共同参与下,以宜兴芙蓉茶场为试点,组成了工作组,结合生产进行了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一、颗粒绿茶试制情况当前,国际上饮用袋泡茶日益发展,为适应国际袋泡茶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及增加国内茶叶市场的花色品种,我们进行了颗粒绿茶试制试销的研究工作。 1971年,在江苏芙蓉茶场的支持协助下,利用红碎茶的部分作业机,进行了试制工作,并由杭州茶厂精制整形及窨制成茉莉花茶后,往北京、天津、济南投入市场试销,受到消费者的好评。1972年,中国农科  相似文献   

18.
《茶叶》1986,(1)
调查组一行六人,受浙江省茶叶学会委托,于1985年8月20~26日,对宜兴芙蓉茶场、川埠无锡茶科所、阳羡茶场等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宜兴地区茶叶生产概况江苏省现有茶园22万亩,84年产干茶约  相似文献   

19.
墨菊     
名茶是色、香、味、形独特,并具有观赏与饮用双重价值的高雅饮料。1987年江西婺源县茶叶局创制成功的“婺源墨菊”,便是一只兼有双重价值的名茶新秀。该茶是用50支左右的茅叶组成一朵花朵,干看形如雏菊,色泽墨绿,冲泡在杯中,犹如展开的绿芙蓉,色、香、味、形俱佳,不但有饮用  相似文献   

20.
《茶叶科学》1966,3(2):36-39
一 去年十一月间,我们教研组组织几个人到浙江南湖林场、安徽宣郎广农场和江苏芙蓉茶场等单位调查茶叶生产情况。这三个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相近似,都处于长江下游茶区较北的丘陵地带。茶园的建立都开始于1953~1954年,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三个茶场共计发展茶园22847亩,正式投入采摘的共有7858亩,1965年干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