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3月24日上午,2016安吉白茶博览会暨品牌营销网络峰会在安吉县大年初一风景小镇举行开幕式。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建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阮忠训、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安吉县领导沈铭权等嘉宾以及近千名安吉白茶经销商参加开幕式。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沈铭权在致辞中说:被习总书记誉为"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白茶产业,是安吉实  相似文献   

2.
《茶叶》2011,(2):135
安吉白茶产于"四净"之地的生态示范县——安吉,安吉白茶叶白脉绿,氨基酸含量高达6.25——10.6%,是普通绿茶的3—5倍,罕见的高氨低酚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品质基础。研究发现,安吉白茶对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血压、提高人体免疫力都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评价安吉白茶:"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体,是不可多的的茶中珍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凭借其优异的自然品质、母子品牌建设的推进安吉白茶知名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安吉白茶是安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安吉白茶规模茶园面积17万余亩,年产量1800余吨,产值超2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占农民年均收入的25%。上世纪80年代安吉白茶为全手工制作,到90年代中期逐步改进为单机作业加工。近年来,随着名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示范项目的实施,安吉白茶加工也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根据安吉白茶加工工艺流程,组建机械设备,优化技术参数,提高安吉白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水平,推进安吉白茶产业"机械换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安吉白茶的栽培种植历史、栽培技术措施、生化品质和返白机理四个方面对安吉白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安吉白茶的发展现状和思路,为发展和引种安吉白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8月20日上午,浙江安吉县白茶发展有限公司"安吉白茶"正式登陆华东林交所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成为浙江首个在华东林交所上市的绿茶品牌。此次挂牌上市的安吉白茶有"峰禾园"、"龙王山"、"千道湾"、"宋茗"四个交收品牌。在华东林交所上市后,安吉白茶可借助这一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互联网+茶企+金融"的新模式,实现白茶产品的线上交易,安吉的白茶企业可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在线融资,社会资本则可进行  相似文献   

6.
安吉白茶品质的气候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安吉白茶的品种特性、品质特性,安吉白茶原产地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安吉白茶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气温、光照、降水等气象因子与安吉白茶的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密切相关,安吉白茶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气候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12,(7):38-38
本刊讯6月15~16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济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茶仙卢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源举行。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发来贺信。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梁朝清,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原副主任亢崇仁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河南大学、中国茶叶博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农业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最近在宁波揭晓。参加此次绿茶评比的有浙江、福建、贵州、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安徽、云南、陕西、江西、山东、江苏等全国15个省选送的茶样382个,其中有效茶样376个,刷新历届记录,比2005年首届"中绿杯"评比茶样100余个多了2倍以上。其中外省样茶260个、省内样茶122个、宁波本地样茶75个。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都匀毛尖、信阳毛尖等知名绿茶品牌参与角逐。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2,(4):27
正3月27日晚,第五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暨松阳恢复县制30周年庆祝大会在松阳县开幕。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发来贺信。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辉宣布开幕。中共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焦光华出席开幕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丽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建新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王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沈才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湖州市提出建设"中国·安吉白茶小镇",致力于发展安吉白茶产业与文化,将安吉白茶打造成中国知名品牌,冲出国界、走上国际。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合作经济组织在茶叶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入手,结合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影响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行为、出资行为和交易行为,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以期发展当地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安吉白茶小镇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赖建红 《中国茶叶》2007,29(1):30-31
一、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促进安吉茶产业的发展 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于2001年1月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获准注册,是全国茶叶类的第1只证明商标。安吉白茶产业快速发展,与证明商标的规范管理与使用不可分离,安吉白茶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科技工作者发现,经试验、示范推广,到1996年全县种植的安吉白茶面积只有1082亩。近十年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安吉白茶种植面积每年均以5000~6000亩飞速增长,到2006年冬全县拥有安吉白茶面积4.2万亩,产量由2002年的13.5吨增长到2006年的260吨,产值3.2亿元。  相似文献   

12.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及栽培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玉龙 《茶叶通讯》2007,34(3):26-27
1 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被誉为"茶叶一绝"的安吉白茶,历史悠久,品质超然,享誉海内外,是浙江省名茶之一.安吉白茶始于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1107~1110"大观"年间)中,有一节专记白茶日:"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  相似文献   

13.
江西宜春引种安吉白茶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宜春市袁州区引种安吉白茶为例,通过与原产地浙江省安吉县的气候条件对比分析,得出袁州区引种安吉白茶具有提早开采的优势,但也存在“倒春寒”、早春霜冻、高温干旱的不利方面;提出引种安吉白茶趋利避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吉白茶放异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赖建红 《茶叶》2005,31(1):11-11
“川原五百里,修竹半其间”,安吉白茶生长在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安吉县,全县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有寒潮,夏有伏早,地形起伏高差大,温光热水时空变化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安吉特定的自然条件,构成了有利于安吉白茶生长发育的优越环境,为安吉白茶独有品质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安吉白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安吉白茶”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义  游继芳 《茶叶》2013,39(2):75-78
本文通过对安吉白茶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安吉白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2,(5)
正2012年4月28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暨2012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在信阳市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茶文化节及茶博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商  相似文献   

17.
安吉白茶多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MTT法研究了安吉白茶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测定安吉白茶多糖对荷瘤小鼠抑瘤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吉白茶多糖体外能显著抑制S180细胞的生长,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体内试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安吉白茶多糖对小鼠S180实体瘤和H22腹水型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荷瘤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也有较强增高作用。体内免疫调节试验结果显示,安吉白茶多糖可使荷S180实体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8.
正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四川大竹县地处四川盆地边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日照适宜,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以微酸性黄壤土为主。与安吉白茶的发源地均处于北纬31度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时数都在1400小时以上,年日均气温在17℃左右,近十年冬季的绝对最低气温都在5℃以上,非常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安吉白茶(绿茶)的新品种——花香白茶的加工工艺机理,研究安吉白茶具有浓郁花香和醇厚茶味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安吉白茶(绿茶)的新产品——花香白茶的加工工艺及机理,并优化其工艺参数,使安吉白茶具有浓郁花香和醇厚茶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