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闫敏 《古今农业》2008,(4):99-104
明清时期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建国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七个方面:烟草是否我国本土原产作物、烟草的传入时间、烟草的最早传入地、烟草的传入途径、烟草在全国的传布状况、烟草在我国迅速传播的原因、烟草的传入对我国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虽然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的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仍然需要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汪银生  张翔 《农业考古》2006,(1):179-182
现有的资料表明,烟草和吸烟行为起源于中南美洲。烟草何时何地最早传入中国,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烟草史研究的深入,与烟草相关的文物相继出土,人们对烟草的传入有了新的认识。目前,烟草传入我国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条路线。一是由菲律宾首先传入台湾、福建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烟草作为一种域外作物引种至中国,但烟草的种植和推广面临着风土不适、技术缺失、文化冲突等障碍,随着“有风土而不唯风土”理论的梳理、种植加工技术的改造与创新、文化的包容与接纳,烟草经历了一个逐渐引入、消化和吸收的本土化过程,最终适应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迅速成为明清时期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烟草传入我国的时期和路径,并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诠释了明清时期烟草广泛种植的原因。最后,整理、总结了明清时期的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是于明中后期(正德嘉靖年间)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的一种,它一经进人我国境内,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了明末清初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试着从这几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论析。一。经济因素(一)时代经济背景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明末清初国内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为它的传播引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背景。“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分工,才使得农业、手工业和工业的关系由商…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烟草品种和打顶时期对烟草赤星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烟草品种和不同打顶时期与烟草赤星病发病程度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以‘云烟87’、‘K326’、‘云烟97’等3个品种主处理,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打顶3种不同的打顶方式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和不同打顶时期对烟草赤星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云烟97’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最强,其次是‘K326’,抗性最弱的是‘云烟87’;‘云烟87’和‘K326’打顶时期以盛花期打顶对控制烟草赤星病的发病程度效果最好,‘云烟97’最适宜的打顶时期是初花期,现蕾期打顶效果最差。根据祁东烟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生产实际中最适宜推广的方式是‘云烟97’、‘云烟87’和‘K326’在初花打顶。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及其加工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花果果实软甜可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钙,铁,钾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维生素C的含量为2毫克/100克;其蛋白南的含量较高为苹果的6倍;果实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果胶,无花果具有很好的加工性状,可以制成无花果干,果酱,果冻,罐头,果汁,调味品等,还可从中提取无花果蛋白酶和果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陶卫宁 《农业考古》2006,238(1):172-175
烟草于明清时期经由不同路线从海外传入我国。其路线大致有四条:东南线、南线、西北线和东北线。其中东南线和南线要远比东线和西北线尤其是西北线早,大约在明中后期。就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烟草尚未传入时,国内则已经开始了由最早传入烟草的闽广沿海一带向内地迅速传播和扩散,波及面相当广。几乎到达了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0.
明清两代的烟草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的稻米、大豆、棉花、蚕桑、木材、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棉纺织、蚕丝、丝织、榨油、榨糖、造纸、制茶、编织、晒烟等农产品加工经济的生产,都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农业结构、产业结构都得到了调整,终于导致了商品生产的地位超过了自结性生产,手工业生产地位超过了农业生产地位。以烟草为例,嘉庆江西《新城县志》记载:“种烟重其值,于是雇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田”。乾隆间、江西瑞金县“通邑之田,既去其半不树谷,而聚千百锉烟之人。”广东地区也是“唯知贪财重利,将地土多种龙眼,甘蔗、烟草、青靛之属,以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农书。本文的目的是简要分析到底这一时期出现了多少农书,以及这些农书对当时的中国农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的通俗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时政评述。这些评述,以明朝灭亡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明末主要是对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与评述;清初则主要表现为对明末政治制度的批评和对明亡的反思。小说中时政评述是作者参政议政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通俗文学对社会舆论和读者阅读兴趣的一种商业认同。它是当时社会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张秋镇虽然繁荣,但是作为一个中转贸易城镇,它的商业发展受到自身手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运河的兴废是影响张秋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土地市场化趋势的加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钢 《古今农业》2005,1(2):88-96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增强。促进了土地市场的发育:地权转移的高频率与零细化,使得土地买卖愈加频繁。因此。土地市场的发育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地权市场范围继续扩大;二是地权与资本的相互转化;三是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结果是土地市场化趋势得以加快。  相似文献   

15.
邵侃  卜风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7002-7003,7014
新引进的物种凭借其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生态平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的不利影响。以甘薯为例,从探究甘薯的来源及传入途径、性状和功用等入手,分析明清时期粮食作物引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金鱼是由中国人最早培育成功的观赏用鱼。金鱼谱录是专门记录金鱼品种和饲养技术的专书,出现在明、清两代。这类书籍均由长期喂养金鱼的文人雅士或爱好者写出,是潜心养金鱼的人十几甚至几十年养鱼经验的结晶,极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书中所记的珍贵品种和饲养技术,对现在的金鱼选育、喂养和玩赏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姚健  樊志民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48-252
明清两朝陕西茶大致经历从汉中茶、泾阳茶到紫阳茶的阶段,每一阶段茶对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制茶技艺各有特点.明清时期陕西茶品牌嬗变是由茶马贸易制度的演变、人口迁徙融合、内在文化濡化等因素造成的,陕西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有利于促使制茶技艺简化,有利于陕西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8,(7):231-232,236
主要研究了明清时期农田施肥的技术与理论,重点分析了"大地之力常新"的农田施肥理论以及"亲田法"、基肥和追肥的技术手段,研究认为这些珍贵的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与经验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明清时期江南书坊与医学传播关系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此类研究的意义,并以江南地区坊刻出版的医籍文献为基础,着重从出版、传播的视角探讨了书坊与中医古籍、医学传播与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明时期出使北京的朝鲜人来说,山海关是他们从“小中华”进入“大中华”的大门。即使到了明后期,行使途中遭遇到的胡虏骚乱也没有能够动摇他们对于山海关的敬意和信心。可是到了清时期,在朝鲜使者眼里,山海关不再是捍卫华夏的永恒堤防。清朝中后期,朝鲜使者笔下的山海关意象因为它的日渐繁荣而再度变化,其中北学派主张接受并学习满清这个新帝国,而更多的人受华夷思想的影响,依然想恢复山海关作为“华夷大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