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5—2015年耕地的动态变化,运用熵权法对安徽省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在对评价结果展开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方略。结果表明,安徽省2005—2015年耕地资源安全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2015年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总体得分较高,表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通过对资源安全评价的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6个地市分成3类。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值有所提高,但耕地质量问题较为突出,需逐步建立起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耕地地力评价是摸清我国耕地资源状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运用GIS技术,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村级行政图进行叠加来确定评价单元,选择气候、剖面性状、耕地理化性状、耕层养分状况、土壤管理5个方面的11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其权重,对甘州区耕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甘州区耕地中2级和3级耕地占耕地面积的绝大部分,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3.
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的研究,确定该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安全指数,结合Delphi法和模糊关系方程求解进行分析,并用熵值法确定参数指标权重。最后对照表格数据对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的研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的影响因素,确定该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安全指数,结合Delphi法和模糊关系方程求解进行分析,并用熵值法确定参数指标权重。最后计算出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综合安全值,对照表格数据对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沙湾县为例,研究新疆县级耕地生产潜力及耕地土壤障碍因素,为分区改良利用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在GIS支持下,充分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沙湾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4 00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3个方面12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沙湾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全县的78 060 hm2耕地中,一至五等地分别占耕地的10.55;、37.80;、37.57;、9.10;和1.93;.耕地土壤障碍因素有:(1)土壤部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处于不同程度缺乏状况;(2)土壤结构存在不同的土壤障碍层次;(3)部分土壤存在盐渍化障碍.[结论]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将沙湾县分为三个改良利用片并提出改良利用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的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对象属性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1997~2005年间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5年,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处于稍不安全等级区间,其值呈明显增长趋势,重庆市耕地安全程度降低;从时间尺度上看,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态势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997~2001年间的波动变化阶段和2002~2005年间的持续恶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需求-功能-维度的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耕地系统内部的要素-过程-功能分析,建立“需求-功能-维度”的耕地健康评价理论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1+X”累加模型、最小因子法测算耕地健康状况,并以大兴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明晰了耕地健康的内涵并从生产能力、耕地弹性、生产环境和产品品质4个维度构建了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大兴区耕地图斑的生产能力、耕地弹性和生产环境指数分别为1 135.81~2 807.23、63.95~94.67、0.40~1.00,产品品质指数为100;3)区域内耕地健康等级包括健康、亚健康和病态3种,无不健康耕地,各级别耕地面积分别为4 726.51、19 333.12、16 754.94hm2,耕地健康评价结果地域分异明显。本研究建立的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应区域实际情况,可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新疆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库车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成果,利用新疆库车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7 352个,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3个方面12个影响因子,[结果]全县 73 553.52 hm~2耕地可分为6级,其中一级地7 713.07 hm~2、二级地20 526.13 hm~2、三级地14 621.53hm~2、四级地11 987.8 hm~2、五级地11 302.33 hm~2、六级地7 402.53 hm~2,分别占库车县耕地总面积的10.49;、27.91;、19.88;、16.3;、15.37;和10.06;.[结论]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德惠市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确定了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耕地地力的评价,最后利用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等级指数确定耕地的级别为6个等级,并根据分级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为德惠市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耕地质量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当前耕地质量评价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的内涵,利用文献综述法和总结归纳法,从时间角度,梳理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的发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从单一的适宜性评价阶段发展到生产力、生态、健康等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阶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目前,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耕地健康以及景观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当前耕地质量内涵必须从耕地生产特性、生态特性、健康特性和景观特性等角度定义。研究认为,未来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需综合考虑耕地的生产、生态、健康及景观等方面,在耕地质量评价单元、评价尺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开展了耕地地力评价,摸清了土壤肥力现状;根据特裴尔法确定了如皋市耕地地力评价因子、评价体系与方法,全市耕地地力共分为5个等级;摸清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了如皋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应用于如皋人口长寿现象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稻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邓立  廖平  魏晋  吴明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68-16870,16932
构建了反映市域研究范围内耕地不安全状况的警情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1999~2010年成都市耕地资源系统的不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警情评价。通过警情分析得出结论:耕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有效灌溉面积、中低产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是短期内缓解警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物理性状、化学性状3个方面12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结合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结果表明:山东省沂源县现有耕地共划分为6个等级,一~六级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4.72% 、15.52%、18.31% 、24.25%、10.72% 、16.48%.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耕地进行描述性分析,提出耕地地力提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耕地资源安全居于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地位。从耕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探讨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提出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状态评价奠定技术基础,并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从耕地保护角度出发,通过对耕地综合质量的评价来划定耕地空间红线。针对耕地红线划定要求,从耕地土壤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区位条件和空间形态4个方面选取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别评价了耕地质量各准则层,并利用指数法计算了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相似原理将常州市新北区现有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通过分析各类耕地的综合质量特征,确定将一、二和三等耕地划入到耕地红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从耕地保护角度出发,通过对耕地综合质量的评价来划定耕地空间红线。针对耕地红线划定要求,从耕地土壤质量、基础设施条件、区位条件和空间形态4个方面选取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别评价了耕地质量各准则层,并利用指数法计算了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相似原理将常州市新北区现有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通过分析各类耕地的综合质量特征,确定将一、二和三等耕地划入到耕地红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基于CLRMIS的大洼县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CLRM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1∶1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选取成土母质、有机质、灌溉保证率等12个评价因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对大洼县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将大洼县耕地划分成五个等级。经实地调查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从复合生态系统与旅游观光农业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湖北省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构建了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湖北省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已具有较好的自然基础,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对此提出了发展罗田县旅游观光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拜泉县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在对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评述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现有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黑龙江省拜泉县的现状,在GIS的支持下,利用3S技术与传统耕地地力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土壤图、行政区划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选取了9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模型拟合隶属函数,应用累加法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确定耕地地力等级。  相似文献   

20.
太阳岛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利用综合指数法初步构建的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对遥感影像及其他带有空间属性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根据太阳岛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将太阳岛湿地生态安全状况划分为3个层次:生态安全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为水域、天然草地、部分林地等自然景观;生态安全程度中等区域,主要为部分草地、片林和风景旅游区等半自然景观;生态安全程度相对较低区域,主要为部分未利用地、城镇居民点和耕地等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根据评价结果,对太阳岛相应区域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