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实现了全面脱贫,中国进入了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国家进一步的战略任务。后脱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成为贫困治理中不容忽视、日渐紧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价值观落后等方面,而且存在代际传递的倾向,究其原因,既有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又有贫困户个体思想意识的作用,唯有通过统筹部署且针对性地提升贫困群体的奋发意识和致富能力,激发其主体作用,使农村摆脱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297-300
文化乃民生之魂,是人们应对生存困境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精准扶贫在文化民生发展中行稳致远,文化民生加快实现精准扶贫从外源到内生,从物质到文化的根本转变。文化民生为观察贫困现象提供精准辨识力,为解释贫困症状提供系统分析力,为铲除贫困根源提供内生解决力。文化民生发展重在唤起乡村文化自觉、厚植乡村文化根基、促进乡村文化转型、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之源,乡村文化振兴是提升村民精神生活质量、改善乡风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乡村凝聚力、提振乡村综合实力的强大动力。高职教育是服务乡村社会最直接的高等教育,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中,高职教育应积极进行内涵建设,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应面向乡村文化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应协助乡村进行产业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经济支撑;应参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经历了农村经济衰退与乡村贫困。为了振兴农村,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韩国政府于20世纪中后期开展了"新村运动",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建立了发达的农业发展体系,成功地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使农业发展步入了现代化的道路,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韩国当年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心理贫困3个维度分析了韩国乡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归纳出韩国乡村反贫困的经验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农民组织建设、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得出一些启示,这无疑对推动中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地域类型划分及减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2年最新确定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名单中涉及西南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267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西南地区贫困县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揭示西南地区贫困乡村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高程、坡度、人均GDP、少数民族占比、距省府距离等因素的分级和聚类分析,划分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地域类型,针对各类贫困乡村的关键致贫因子,提出减贫脱贫措施。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贫困乡村的分异表现为:地势较低,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区,贫困的发生率及贫困乡村的密度相对较低;而地势较高、坡度变化较大的地区,贫困县的分布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比重较高、距省府较远的区域,贫困的发生率及贫困乡村分布越广泛;2)通过综合聚类分析,西南地区贫困乡村共划分成九类;3)针对九类贫困乡村的关键致贫因子提出相应减贫对策:深化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并延长产业链;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共进与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缩短贫困乡村与经济中心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改善其通达状况。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治贫"必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建设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有力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繁荣稳定的有效举措;是提高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素质和反贫困意识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陕西省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具有的多维性、精神贫困、老龄化加速等特点出发,围绕陕西省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未来扶贫愿景与建议,以乡村振兴和开发式扶贫为着力点,探究如何构建符合省情且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红色基因是革命老区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其作为精神引领,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对于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旬阳县红军镇要实现革命老区新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发挥红色基因的助推作用。构建举办红色宣讲活动,用红色革命故事传播新思想;开展文艺创作和送戏下乡,培育文化扶贫内生动力;开设特色镇本课程,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维建设体系,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副总理汪洋5月19日在湖北恩施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时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基层农民在不断摸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道路,以地域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养生文化、餐饮文化等为特色的民俗旅游村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今,伴随着国民休闲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体验型、度假型和休闲型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始主导乡村旅游市场的格局,吸引游客由  相似文献   

10.
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源头和不竭动力,要想提高乡村文化自信,一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从而增强村民思想道德觉悟;二是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三是要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普及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消除文盲。只有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刘媛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51-252+256
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精神之源,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涉农高职院校要平衡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涉农高职院校要面向农村,培养文化人才,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涉农高职院校要创新所属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以发挥高职院校文化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邯郸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短板和瓶颈是东部县域乡村经济。贫困乡村美丽蝶变首要的是村民美丽蝶变,蝶变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各界有效助力,更需要特色经济与文化资源开发的长效支撑。贫困乡村美丽蝶变过程中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推动和引领。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振兴既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和路径。为突破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培育文化自信,要强引领,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重建设,打造乡村文化阵地;育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蔡毅 《新农村》2024,(1):52-53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之源。竹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有悠久的竹文化历史,社区学院要从社区教育着手,帮助打造竹文化品牌、整合竹文化资源、宣传竹文化精神、开发竹文化人才等,赋能乡村振兴,融合创新,使竹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5.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扶贫工作中潜匿和顽固因素是当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深度贫困问题的消除需要更为精准与创新型动力的推进,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下以体育学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体育扶贫的视域探究新时代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剖析贫困代际传递产生的结构、文化和混合机制,进而发掘贫困代际传递在主体禀赋、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三维隐性困境。研究表明,应从贫困主体出发,“志、智、体”三扶并重;从意识形态角度,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坚守文化自信;从经济基础方面,振兴乡村体育产业,增收拓岗。通过体育本身具备的特殊性和不可代替性拓新扶贫路径,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文化、生态、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当前贫困偏远乡镇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有助于甘肃贫困偏远乡镇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离不开孝文化建设。孝文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孝文化的起源看,经济是主要的因素。从当前我国农村孝文化现状看,通过调查可知,农村子女对老人尽孝的程度,总体与经济水平成正相关。为什么落后贫困的家庭孝文化会流于形式或衰落,其实本质也是一种符合理性精神的经济均衡。建设孝文化需要大力振兴经济。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助推陕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陕南是革命老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更有以陕南苏区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加快推进陕南革命老区新发展,通过红色为基,传承弘扬陕南苏区精神;绿色为源,全力发展陕南绿色经济;特色为优,着力彰显陕南内生优势,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农村发展包括乡村社区发展和农户发展两个方面 ,二者不能偏废。以岷江上游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黑水为例 ,探讨乡村社区贫困成因及扶贫模式。社区贫困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传统习俗与贫困文化结合、道路交通贫乏、森林资源利用政策以及落后守旧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段。乡村社区扶贫不同于区域扶贫 ,应以新村建设和易地迁建为主 ,辅以劳务输出、旅游开发和教育扶持。  相似文献   

20.
教育扶贫是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对人力资本理论、能力贫困理论和贫困文化理论等教育扶贫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教育扶贫的内涵进行阐释,有助于在政策实践中依靠教育扶贫来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