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在2个环境条件下220个普×爆BC2S1家系4个籽粒营养品质性状及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粗蛋白含量的环境间差异不显著外,各性状家系间和环境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是由主效基因存在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粗淀粉含量和赖氨酸含量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籽粒营养品质性状与膨化倍数的关系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正> 在育种中所涉及的性状大多是数量性状,每个数量性状都将取决于各自的多基因系统,并且受到自身发育与所处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仅仅研究成对性状或单一性状不能从本质上去弄清所决定的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多元遗传分析是研究多基因系统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在估测杂种优势、亲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当亲本间的数量性状的差异仅为1对基因时,该数量性状位点(QTL)与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位点连锁值测定的2个无偏估计量及其抽样方差,以及当亲本间数量性状为多基因差异时,分别地数量性状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加性显性混合效应与标记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检验的3个统计量。最后对上述2个估计量和3个统计量的意义、应用范围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禽种业》2006,2(11):11-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在动物遗传育种界兴起了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结合的热潮,吴仲贤教授率先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与相应的密码子关系.开创了“分子数量遗传学”的新研究领域。此后大批学者在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QTL(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DNA基因诊断、DNA指纹用于估测群间遗传差异和群体纯度等多方面进入了深入研究。这些技术必将根本改变动物育种的传统支柱路线。从而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唐亮  徐正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33-1635
通过对由杂交稻0201衍生的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苗期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的调查,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2个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共同控制,且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控制干物重性状2对独立的主基因间表现为隐性上位,控制叶绿素含量性状的2对连锁主基因间是显性上位性作用,重组率为0.488 4.  相似文献   

6.
王竹林  刘曙东  奚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858-10860,10863
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基础的作物数量性状基因(QTL)的研究成为目前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QTL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分析标记基因型和数量性状值之间的连锁关系。进行QTL定位通常需要适当的分离群体,群体的表型数据,群体的基于分子标记的基因型数据,然后统计分析所有的标记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从而在全基因组上确定所有可能的数量性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效应。QTL分析软件winQTLCart2.0使用程序包括:数据准备、软件运行、基因(QTL)定位和分析、制图。QTL定位分析的新方法关联分析利用不同基因座等位变异(基因)间的连锁不平衡关系,进行标记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以达到鉴定特定目标性状基因(或染色体区段)的目的,关联分析大大提高了目标性状基因或者相关QTL的挖掘和定位。  相似文献   

7.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数量性状的单性状选择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别估计分离世代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中的多基因效应方差和环境方差,为育种工作者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单性状选择方法。【方法】利用正态分布的极限误差,将混合正态分布数据划分到多个单一正态分布对应的区间,每一区间代表一种主基因型,采用有重复观测数据的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分别估计各主基因型间的主基因效应协方差阵、多基因效应协方差阵和环境协方差阵,然后结合混合正态分布中各成分分布的比例,计算该数量性状的表型方差、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和遗传力等遗传参数,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在相同选择强度下,遗传效率为110.3760%,较作为单一正态分布的普通数量性状选择效率提高了10.3760%。当选择强度i=0.5时,遗传增益GS=28.41。【结论】应用建立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数量性状单性状选择模型计算,遗传效率有很大提高,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数量性状基因数目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生物的性状按其性质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大类。遗传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质量性状还是数量性状,均受基因支配。不同性状受支配的基因数不同;并且基因数目的多少,决定着该性状的遗传规律。限于目前的水平,不管是影响质量性状的主基因还是影响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人们都不能直接观察,只能根据一些特定的试验,采取一定的统计学方法,间接地获得有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DH群体几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构建了甘蓝型油菜(保604×Topas)F#-1代的DH群体,利用该群体估测了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角果密度、果长和千粒重8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基因数目及基因间的互作方式。通过估算各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系数分析影响各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表明,影响株高的多基因间无互作,控制千粒重的多基因间亦无互作,而分别控制分枝高度、全株角果数和角果密度各性状的多基因存在互补作用,分别影响主花序长度、每角粒数和角果长度的多基因存在重叠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早熟性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和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方法,将控制棉花早熟性状的基因定位到相应的遗传连锁图谱或染色体上,为目前及今后短季棉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综述了近年来棉花早熟性QTLs定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豌豆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2个豌豆组合的P1,P2,F1,F2,B1,B2和F3七个世代群体的资料用加性-显性模型和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估算了12个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加性效应是所研究性状的一个重要遗传分量,对不同分析模型表现稳定。显性效应对性状遗传的控制组合间变化较大,对不同分析模型较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经典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 ,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育种值即微效基因的累加效应值。这个理论在过去近百年内 ,对家畜数量性状的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无法区分每个基因的影响 ,因而就无法确定单个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更无法对基因本身进行识别、分离和克隆。近 2 0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统计学的发展 ,人们发现家畜的某些数量性状既受微效多基因的控制 ,又受一个或少数几个主基因的影响 ,对于这些性状若依据生产性能记录估计育种值继而进行选择 ,其遗传进展缓慢。若对相关的主基因进行鉴别和利用 ,就能加快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麦淀粉主要特性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规律及小麦淀粉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以普通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在后代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同时对RIL群体后代家系的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膨胀势及RVA参数等1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籽粒淀粉品质特性在后代群体中表现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6.43%~46.03%,变异大;淀粉主要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背景清楚,准确反映了小麦主要淀粉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对所研究的淀粉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定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现的4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各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洞 A、阆 A、81A 是3个新不育系,建议将其基因符号分别定名为 ms_(14)、ms_(15)和 ms_(16)。81A 的芽黄性状与其不育性一样,也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且两者之间不是紧密连锁就是完全连锁。在数量性状方面,F_1的产量性状多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纤维品质性状则多以显性效应为主;F_1代性状间的相关,除农分和籽棉产量外,其它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均不显著;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间多为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高粱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Ⅱ.节间长度的基因效应分析高士杰,李伟(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公主岭136100)在第Ⅰ报中报道了秆高等性状的各类基因效应分析结果,并认为秆高的遗传控制中显性效应是重要的。茎秆高度取决于节数和节间长度。本文对秆高进一步分解,研究各...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100多年来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发展。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长期落后于质量性状的研究,主要是对其遗传基础缺乏必要的了解。20世纪80年代开始,DNA分子标记的大量开发,提供了遍布于基因组的位置参照点,促进了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迄今至少已对68个生物种的很多数量性状(包括动、植物的重要经济性状和人类疾病)作过全基因组的数量性状座位(QTL)扫描,建立了QTL图谱。但是一般地说,QTL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DNA片断,往往含有多个基因。遗传基础的进一步研究应当从QTL到数量性状基因(QTG),再从QTG到相应于等位基因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TN),逐步深入下去。这是后基因组时代数量遗传领域的主要挑战。基因组上数以万计的DNA序列变异(例如SNP)以及模式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已为这种准确的遗传剖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周泽晓 《农技服务》2012,29(5):627-628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座位。家畜繁殖性状属低遗传力数量性状,通过对家畜繁殖性状主效基因或其候选基因的定位、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繁殖性状遗传机理,加快对繁殖性状的改良速度。目前,对影响猪繁殖率的FSHβ基因、ESR基因和影响羊繁殖率的GDF9基因、BMP15基因的研究较多。对影响猪和羊繁殖率的FSHβ、ESR、GDF9、BMP15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水稻许多重要的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QTL定位方法的日趋完善,为水稻数量性状基因(QTL)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定位群体和常用方法及分子标记在水稻产量性状基因定位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水稻产量性状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豆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针对大豆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和重要病害的抗性等,综述了近年来大豆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uantitativetraitlocus,QTL)定位研究的进展,并讨论了目前大豆QTL定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分子生物技术的兴起和统计方法的发展为数量性状位点 (QTL)基因的鉴定提供了可能。为推动数量性状位点基因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叙述了用于数量性状位点基因的鉴定与 Q× E分析。列出了Q× E分析的几种数学模型 ,举例介绍了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