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为四部分:一、病虫害暴发频次的历史回顾;二、五至十年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计;三、病虫消长影响因素分析;四、预测预报对策刍议。建国三十八年,安徽省粮、棉、油作病虫害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六十年代中期之前,生产水平低下,病虫严重危害种类较少。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末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耕作改制,品种更换,滥用农药等,导致病虫猖獗种类更替和增多,暴发频次密集.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主要病虫种类危害程度趋于稳定,白背飞虱、二化螟、纹枯病,棉叶螨,蛴螬等危害加重,小麦吸浆虫再次猖獗真,褐稻虱、三化螟、白叶枯病、粘虫等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2.
我省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种植作物种类多,适宜多种病虫发生。统计发生面积的病虫有80多种,总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年发生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病虫有32种,作为预测预报对象的有27种,主要发生在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五种作物上。年发生面积约2.5亿亩,占总发生面积的80%左右。这些病虫害防治的好坏,对保护农作物丰产丰收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这些病虫发生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也有明显的变化。现将其演变过程和原因及今后发生趋势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5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与防治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呈现出多种病害加重发生,主要害虫持续为害的新特点.结合近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历史情况,分析了2015年小麦病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控制这些病虫害的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9年3月13日-15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区域测报站和相关专家对2019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两夏”作物方面: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相似文献   

5.
3月10~11日,省植保总站在襄阳市召开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省各市、州及病虫区域测报站的60多名专家和测报技术人员参加会议,根据各地调查的病虫基数,结合重大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了2011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其中水稻主产区二化螟、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将大发生;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赤霉病偏重至以上程度发生;小麦条锈病在鄂北、鄂西呈中等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6.
张书敏 《植物保护》1989,15(1):13-15
当前我省麦田病虫系统发生了重大演替,不仅种类增多,麦蚜、白粉病也上升为主要害虫,小麦锈病类、丛矮病降为次要地位。发生演替的主要原因是麦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品种抗性和人为干预。综合治理小麦病虫的对策是:以改善农田生态为先导,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合理实施化学防治,辅之以农业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水稻、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一些土多田少的山、丘区,历来是粮食生产的主体,随着畜牧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极大地推动着各项栽培技术的革新和病虫防治水平的提高。但是,玉米病虫的发生比较严重,新的病虫害问题仍不断出现。本文主要根据四川近年来玉米重要病虫害的发展变化情况,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粗浅分析,以利防治。  相似文献   

8.
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冲  姜玉英  李春广 《植物保护》2020,46(6):186-193
本文总结分析了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危害及其演变情况?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和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是当前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虫害?2011年-2018年这8种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为4 416.45万~6 051.42万hm2, 占小麦全部病虫发生面积的74.89%~86.07%?通过防治, 每年挽回小麦产量损失307万~2 136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60%~18.44%, 平均年挽回损失1 134.94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0.56%, 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经防治后平均挽回损失分别为598.13万?1 056.42万?1 272.8万和1 612.35万t; 防治后每年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220万~640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97%~6.52%; 平均年实际损失346.95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23%, 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分别实际损失378.11万?337.31万?355.50万和316.90万t?2000年以来, 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迁和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 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呈现小麦赤霉病重发频率提高?发生区域呈北抬西扩趋势, 蚜虫上升为黄淮海麦区最重要的害虫,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小麦常发性病虫害发生相对平稳, 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趋降, 新发病虫害在局部麦区扩散危害等特点, 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小麦病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小麦病虫害长期灾变规律?集成和完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2012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预测预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娟 《植物保护》2013,39(6):78-85
2012年我国小麦病虫害重发种类多、涉及区域广、危害程度重。本文全面总结了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蜘蛛、吸浆虫等小麦7大病虫的发生面积、范围、分布区域、发展动态、危害程度等发生特点。分析近年来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重发威胁长期存在、暴发规律更难掌握,小环境特异化导致分布差异大和人为防治因素显著影响发生程度等方面。提出应加深认识、提高警惕、加强监测,综合考虑小环境特异化因素和人为防治因素,以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指导性、精确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省棉花发展经历了稳定(1949—1970),徘徊(1971—1978),大发展(1979—1984)三个阶段。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和棉田耕作制度的改革,棉由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了棉田病虫的演变消长。纵观我省三十七年来病虫发生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常发性病虫危害持续严重。(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三)、曾一度严重危害,下降后又上升的害虫。(四)、新病虫普遍扩大蔓延。(五)、主要害虫下降为次要害虫的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棉区的粮食作物改二年三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病虫越冬(发生)基数、作物布局、气象和水文条件分析,预计200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小麦条锈病、水稻螟虫、蝗虫、草地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将严重或偏重发生.全年主要病虫发生面积近3.3亿hm2次,需要防治面积4亿hm2次左右.  相似文献   

12.
12001年病虫发生概况2001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是发生严重的年份。流行性和暴发性病虫发生范围广、强度大。其中,小麦条锈病在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湖北等地严重流行;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均高于上年;稻螟虫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大部地区继续暴发为害,部分稻区三化螟突发严重;玉米螟等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生仍很严重;土蝗、玉米叶螨、麦叶蜂等次要病虫在北方大部地区为害上升,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经济作物病虫为害种类增多,斑潜蝇、烟粉虱、病毒病、疫病等多种病虫为害加重。22002年病虫发生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冬前主…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省荆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小麦、油菜等春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交流了各地病虫发生和防控物资准备情况,明确了夏粮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任务,动员部署了春季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受暖冬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近200万hm2,条  相似文献   

14.
灵宝市常年种植小麦 3 .1 3万hm2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 52 .8%,其独特的“七山二塬一分川”的地理特征 ,使小麦病虫区域间差异明显。从 1 997年开始 ,笔者对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提出了各生态类型区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到 1 999年已累计示范应用 4 .1万hm2 次 ,挽回小麦损失 1 0 4 5.9万kg。1 小麦生态区域划分及各区病虫害发生特点根据对不同海拔高度小麦病虫系统调查和阶段普查的结果 ,参照灵宝市种植业区划的标准 ,将灵宝市小麦病虫的发生情况分为 3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 ,即河川灌区 (海拔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7年3月6~7日全省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上各地提供的病虫基数,结合全年气候趋势和我省重大病虫年度间消长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品种布局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总趋势为:迁飞性害虫、气候性病害、粮食作物常发病虫害呈中等偏重至大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陕西省主要病虫、天敌种类、农业结构调整、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改革,结合建国36年主要病虫发生特点(病虫发生具有一定周期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发生与外省有关、综合防治开展是一些病虫减轻的重要原因、经济作物病虫有上升的趋势)和长期天气趋势展望综合分析,预计:小麦吸浆虫:宝鸡市、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地区等中度偏重发生,灌溉条件较好的高产田严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关中灌区渭河沿岸下湿地、二华夹槽、汉中盆地、安康月河川道高产田中度发生,若5月上中旬遇连阴雨将偏重流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9年11月28~30日在厦门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结果,结合今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冬前基数及2010年气候长期趋势,预计2010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将出现病虫并重的局面,其中鄂西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主产区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将大发生;小麦条锈病在鄂北、鄂西呈偏重流行态势;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在江汉平原、鄂东等地仍存在偏重流行的可能;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花盲蝽象、棉花烟粉虱中等偏重发生;此外,小麦全蚀病、水稻褐条矮缩病、水稻基腐病、水稻旱育秧根蚜等非常发性病虫害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害有加重趋势.主要预测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主要防治对象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小麦吸浆虫 ;其次是种传或土传的小麦病害 ,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纹枯病等 ;第三 ,是小麦苗期的蚜虫、红蜘蛛、锈病与白粉病等。抓好秋播期的防治 ,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地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 ,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药剂防治措施。1 地下害虫和吸浆虫1.1 土壤处理 对 3种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 ,要采取土壤处理法防治。为减少土壤污染和…  相似文献   

19.
麦田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技术应用郑君民薛兆启(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南石乡农技站277020)小麦生育期长,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危害,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措施,实施规范化防治技术,是控制小麦病虫害发生为害的有效途径。我站于1995~1996年组织实施了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20.
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红蜘蛛等是我省小麦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做好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概述了几种主要病虫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