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和造纸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放线菌,对其在以羧甲基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上进行产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较合适的温度是28℃,培养基起始pH值是7.0,接种培养24 h的种子液产酶量较高,以2%的接种量接种酶活较高,其在优化条件下的酶活可达到44.76 U/mL。  相似文献   

2.
王双  夏天  潘杨楠  许洁  相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09-112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滤纸崩解法、酶活测定法筛选能降解秸秆纤维素的真菌,并在秸秆产酶培养基上对不同秸秆长度、培养时间、氮源、氮源投加量和pH对产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两株菌株LK8和LK10降解能力较强,经鉴定LK8属于曲霉菌属(Aspergillus cf.flavipes ATUS),LK10属于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LH33);菌株LK8和LK10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6.0,4 cm秸秆段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氮源投加量分别为LK8:1%,LK10:小麦0.5%、水稻1%;在1周之内酶活性变化较小,LK8和LK10的酶活性分别可达到26.19 U/mL和22.32 U/mL。  相似文献   

3.
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月霞  陈凯  李海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1-3631,3644
从长期富含枯枝落叶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降解细菌B3,经测定,该菌产纤维素酶最适宜的pH值是8,温度是37 ℃;玉米秸秆、牛肉膏可明显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筛选出高效降解厌氧消化残余物的纤维素降解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方法]本研究使用纤维素-刚果红透明圈法和酶活测定法从沼渣堆肥中分离出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并通过16S rRNA测序,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然后对该菌株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和接种量等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此基础上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酶(FPase)活性为优化目标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分离出的一株纤维素降解菌F3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 strain),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和接种量分别取35℃、7.0、3 d和2%时,CMCase和FPase活性达到最高,分别为2.63 U/mL和2.23 U/mL,比未经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9.56%和32.74%.[结论]该菌株在常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具有开发成沼渣高效好氧堆肥菌剂的潜质,为沼渣的高值化生物转化提供了优质菌种资源,为沼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株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温稻草堆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CN9,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Streptomycessp.,进一步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CMCase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大豆粉,最佳金属离子为Ca2+,最适培养条件为45℃、250 r.min-1、培养5 d。以麸皮、大豆粉、Ca2+及摇床温度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麸皮10 g.L-1、大豆粉4 g.L-1、Ca2+0.4 g.L-1及摇床温度45℃为产CMCase最佳条件,此条件下CMCase活力为11.52 U.g-1。  相似文献   

6.
从高温稻草堆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CN9,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Streptomycessp.,进一步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CMCase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大豆粉,最佳金属离子为Ca2+,最适培养条件为45℃、250 r.min-1、培养5 d。以麸皮、大豆粉、Ca2+及摇床温度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麸皮10 g.L-1、大豆粉4 g.L-1、Ca2+0.4 g.L-1及摇床温度45℃为产CMCase最佳条件,此条件下CMCase活力为11.52 U.g-1。  相似文献   

7.
从高温稻草堆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放线菌CN9,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Streptomyces sp.,进一步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CMCase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大豆粉,最佳金属离子为Ca2+,最适培养条件为45℃、250 r·min-1、培养5 d.以麸皮、大豆粉、Ca2+及摇床温度4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麸皮10 g·L-1、大豆粉4 g·L-1、Ca2+0.4 g·L-1及摇床温度45℃为产CMCase最佳条件,此条件下CMCase活力为11.52 U·g-1.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新的高产纤维素酶真菌,从长期堆放生物质废弃物土壤中分离到1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经形态特征观察、ITS分析,初步鉴定为曲霉属,暂定名为Aspergillus cel403。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浓度和培养基初始p H值对该菌在液体发酵中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分析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Aspergillus cel403产纤维素酶最佳条件:培养基组分为CMC-Na 15.60 g、KH2PO41.00 g、Mg SO4·7H2O 0.50g、Na Cl 0.10 g、Na NO32.50 g、Fe Cl31 mg、Ca Cl20.10 g、酵母膏1.09 g,H2O 1 000 ml,p H7.1;30℃、140 r/min摇床培养6 d。该条件下发酵产纤维素酶活性为89.66 U/ml,比未经优化发酵条件对照提高了15.02%。可见,Aspergillus cel403在纤维素降解利用方面具备进一步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从菜地土壤中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4种菜地土壤中共分离获得16株纤维素降解菌,其中生菜地土壤中获得的菌株最多,白菜地土壤中获得的菌株最少;在16个菌株中,从油菜地中分离纯化的1个菌株具有最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发现,以麸皮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96 h时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从富含腐烂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纤维素较为有效的细菌,鉴定其类别,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滤纸崩解法、酶活测定法筛选菌株,并对秸秆液体产酶培养基中不同秸秆长度、培养时间、氮源、氮源投加量和培养基初始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秸秆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两株菌株XY2和XY6.经鉴定XY2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mimosarum),XY6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XY2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为6.0,碳源为4 cm长度的水稻秸秆或小麦秸秆,氮源为0.5%硫酸铵;菌株XY6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4 cm长度秸秆段为碳源,而在以水稻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硫酸铵、培养基初始pH为6.0,以小麦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硝酸钠、培养基初始pH为8.0,氮源为5‰硝酸钠或硫酸铵,且在一周之内酶活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1.
降解纤维素嗜热真菌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获得有强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嗜热真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温泉中初筛获得23株透明水解圈较大的降解纤维素的嗜热真菌.经过液体发酵复筛得到12株降解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对之中的7株嗜热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7株嗜热真菌分别属于曲霉属、枝孢霉属和毛孢酵母属.  相似文献   

12.
从宁波洋沙山海域采集样品,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共筛选到23株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根据复筛结果,选择其中一株高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海洋细菌MB117进行深入研究。经16S rDNA鉴定,MB117为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细菌。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MB117菌株培养的最适pH为7.0,1%接种量和10%装液量最利于产酶,低温有助于菌体生长和产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pH 7.0~10.0范围内酶活力均可保持在85%以上;MB117菌株CMCase不耐高温,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 ℃。  相似文献   

13.
白蚁肠道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蚁肠道中筛选出1株强降解纤维素的菌,经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其隶属于放线菌类链霉菌属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试验显示其最佳的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CMC 5 g、(NH_4)_2SO_4 6 g、牛肉膏6 g、KH_2PO_40.50 g、MgSO_4·7H_2O 0.50 g、CaCl_2 0.10 g、FeSO_4 0.10 g、水1 000 mL;产酶最佳条件:发酵时间约120 h、起始pH为5.0、装料量为60~80 mL.此时分解菌所产酶酶活最高,其CMC酶活、滤纸酶活、脱脂棉酶活分别达到583、1 654和28单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筛选分离得到的敌草隆降解菌株SL-6生物学分类地位,并优化其降解条件,为降解敌草隆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棉田中分离敌草隆降解菌SL-6,并通过16S rDNA及nrd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对其进行鉴定;运用HPLC法检测SL-6菌株对敌草隆的降解效果,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敌草隆初始质量浓度、接菌量、蔗糖含量、pH及温度条件下的降解能力并优化降解条件。【结果】从棉田土壤中分离得到7株菌株,其中,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菌株SL-6、SL-7和SL-9对敌草隆的降解效果好且消解动态符合消解动力学方程;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 Xylosoxidans SL-6降解效果最佳,第15天的降解率为94.6%。在敌草隆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接菌量为15%(φ)、不外加碳源、pH为8.0以及温度为30℃时,处理5 d后降解率达93.1%。【结论】SL-6菌株能够高效降解敌草隆,可作为新的菌株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降解敌草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滨海盐碱地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经过进一步的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1株菌株,经初步鉴定为青霉Penicillium sp.B01.在对其发酵条件优化后,确立了Penicillium sp.B01最适宜的产酶条件为(g·L-1):菊芋提取液(EJA)120、酵母膏(YE)25、NH4H2PO4 2.5、NaCl 5.0、FeSO4·7H2O 0.1、ZnSO4·7H2O 0.1,初始pH 7,接种2.5×106 mL-1的孢子悬浮液3.75%, 250 mL的三角瓶中装40 mL的发酵培养基,在30 ℃、170 r·min-1下发酵3 d后菊粉酶活性最高可达25.78 U·mL-1.此酶主要为外切酶.  相似文献   

16.
具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海洋霉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采用双向培养法对渤海海水中分离到的127株霉菌进行抗菌活性初筛,获得了具有不同抗菌谱的菌株41株。采用滤纸片法对其发酵液进行复筛,发现67#菌株不但抗菌谱广,而且抗菌活性极其明显,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它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LK.ex Fries)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将一株近海温泉耐热菌ZH1的16S rDNA克隆至pUCm-T载体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NCB I上进行BLAST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将该菌株归属为Geobacillus sp.ZH1.在65℃条件下的产酶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脂肪酶、木聚糖酶和碱性磷酸酶.以菌株ZH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羧酸酯酶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UCm-T载体后进行测序,得到了741 bp的DNA片段.BLAST分析显示,目的基因预测编码羧酸酯酶,包含246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对生姜青枯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鉴定并优化拮抗菌株的发酵条件,为拮抗菌株的田间应用和活性产物开发提供必要的前期基础.[方法]从生姜青枯病发病较重的田块采集17份健康生姜根际根围土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和室内活性测定,筛选对生姜青枯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对拮抗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改变碳源、氮源、发酵温度、初始pH和发酵时间的长短等外界条件对拮抗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筛选出1株对生姜青枯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YA-1.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鉴定,确定YA-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合发酵条件的改变和室内活性测定,确定YA-1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初始pH 7.5、发酵时间48h,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aC1 1.0%、CaCO3 0.2%、酵母粉0.5%、NH4H2PO4 0.05%、(NH4)2HPO40.05%和蛋白胨1.0%.发酵条件优化后,处理48 h,抑菌圈平均直径由优化前的23.0 mm提高到29.0 mm.[结论]YA-1菌株对生姜青枯病菌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和鉴定稻田中具有降NH3作用的土著菌株并评估其降NH3效果,探讨其在水稻追施尿素中减少氮肥损失的潜力,本研究首先通过降NH3菌株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富集,然后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其进行分离,进而根据细菌的降NH3效果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高效降NH3菌株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菌属,并对目标菌株的氮利用能力、产脲酶性能和溶血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培养基从稻田土-水界面样品中筛选出3株具有降NH3效果的菌株,分别命名为菌Ⅰ、菌Ⅱ、菌Ⅲ。利用NH3降低率实验进行复筛,其中菌Ⅱ的NH3降低率最高,达到88.60%,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Ⅱ为污水溶杆菌(Lysobacter defluvii)。将菌Ⅱ接种到富氨和富硝的培养基后,培养基铵态氮浓度从25.00 mg·L-1降到9.85 mg·L-1,硝态氮浓度从34.00 mg·L-1...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新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湿润木屑中分离和筛选获得1株高产纤维素酶目的菌株LYW-1。对该菌保守序列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后,提交NCBI并与相近物种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系统发育树。将ITS rDNA保守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栓菌属(Trametes)。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底物,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pH、温度及培养基中同碳源、氮源对该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W-1在pH 7.0、37℃、淀粉为碳源和乙酸铵为氮源时为最适培养条件,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