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承压含水层单井抽水引起的含水层变形问题,以单元体变形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含水层中颗粒运动的承压含水层单井抽水数学模型;提出了颗粒运动函数的概念,对特定的定解条件给出了解析解;推求出单井抽水含水层颗粒位移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井壁颗粒逸出易导致井周含水层颗粒的较大位移;当抽水井井壁无颗粒逸出时,颗粒位移量的最大值并不在井壁处,而且,随着抽水时间的延续,其最大值也逐渐增大,其位置也向远离井周的方向推移。该模型可用于对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系统的预测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2.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螺旋输送装置工作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组合螺旋输送装置应用于小型收获机的可行性和研究籽粒在其中的流动规律,本文以散体力学为基础,依据离散单元法(DEM)分析螺旋输送器的输送机理。通过建立输送器三维模型,以豌豆为例分析其在螺旋内的运动,应用可视化离散元模拟软件EDEM分析等螺距、变螺距输送过程中豌豆颗粒接触数目、豌豆速度、豌豆受力及输送能耗等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了颗粒破碎原因,并对输送速度及破碎率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等螺距输送,变螺距输送在提高输送速度的同时降低了能耗,且籽粒受力、接触数目较大处主要集中在输送初期,变螺距输送不仅可以通过提高豌豆颗粒输送速度提高输送效率,而且能降低颗粒间及颗粒与叶片间挤压与摩擦,进而改善输送过程中颗粒破碎现象;颗粒受力最大处主要集中在螺旋叶片外径和箱体内壁之间及两输送器的结合处。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21-25日宁夏发生了连日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综合多种探测资料,对其进行监测预警技术和可预报性分析,初步提炼出冰雹、短时强降水分级监测预警指标。强对流天气发生在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背景下,属于典型的高层干冷、中低层暖湿的前倾槽配置;0 ℃层高度平稳,-20 ℃层高度的显著降低与冰雹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0 ℃层与-20 ℃层高度差减小至1 500 m以下时,降雹概率较大;进行回波强度比较时必须选取与雷达站距离相当的点,回波强度相同时,持续时间越长,降水量越大;回波强度与持续时间一定时,垂直液态水含量越大,可降水率越大,降水越强;对冰雹尺寸反映较敏感的是垂直液态水含量。中气旋可作为冰雹形成的一个监测指标。阵风锋雷达回波是产生雷雨大风天气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针对沙棘冻浆果清选加工中存在清洁率低,筛网易堵塞的问题,采用离散元EDEM软件对振动清选装置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以速冻沙棘枝条果机械脱果后的冻浆果、枝条和果梗等颗粒为试验物料,测定物料的尺寸特征,进行振动清选装置动力学分析和筛上颗粒受力分析。分析筛网不同形状以及尺寸的筛孔组合对振动清选装置清洁率和透筛概率的影响,确定筛网设计参数为第一层筛网为圆孔、孔径为11 mm,第二层筛网为圆孔、孔径为9 mm,第三层筛网为长孔、孔径为5 mm×25 mm。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振幅的改变未显著影响洁净率和透筛率,在保证高清洁率时选取筛体振幅为6 mm。选取振动频率,振动方向角,筛面倾角为试验因素,清洁率和透筛概率为试验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各因素与指标间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最优组合为:振动频率为17.52 Hz、振动方向角为44.7°、筛面倾角为1.56°时,振动清选装置清洁率为99.62%、透筛概率为33.42%。通过台架试验和仿真试验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台架试验和仿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清洁率的相对误差为1.13%,颗粒透筛数量的相对误差为1.68%。该研究可为沙棘冻浆果振动清选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超微结构水平上重点讨论黄地老虎[Scotia segetum(Schiffermiiller)]幼虫感染颗粒体病毒后细胞器的病理变化与病理学意义。通过对内质网多变化过程和大量多层环膜的观察分析而就病毒粒子囊膜的获得方式提出新的推测和解释;探讨了溶酶体在GV侵染中的变化和作用;此外,还报导了核糖体、线粒体、环孔板和微管状结构等细胞器的病变现象。  相似文献   

6.
风沙流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扼要回顾了风沙流的研究历史;简明评述了颗粒运动特征、风沙流结构、输沙率模型、起沙风模型、表面气流变化、风沙两相流等研究现状内容;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趋势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北京平原土壤机械组成和抗风蚀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遇风起沙是风沙活动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它的基本点有二:一是具有足以使砂粒产生运动的一定强度的起沙风;二是土壤颗粒小、质地干燥疏松,具有遇风起沙产生运动的属性。本文分析了北京土壤的机械组成特征和结构性能等。叙述了在永定河边部一些地块的野外风沙观测和沙风洞试验,证实土壤结构性、干松程度、植被覆盖状况是决定土壤抗风蚀性能的三要素。最后,试用不易蚀因子含量评价北京平原土壤的抗风蚀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室内浑水一维垂直入渗试验,设置了4个土壤容重水平(1.30、1.35、1.40和1.45g/cm3),观测不同土壤容重影响下浑水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致密层土壤颗粒组成及落淤层厚度等的变化特性.结果 表明:浑水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小,而落淤层厚度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增大;落...  相似文献   

9.
地表/冠层城市热岛(SUHI/CUHI)效应与大气/近地表城市污岛(AUPI/NSUPI)效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城市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利用地温、气温、气溶胶光学厚度、PM2.5数据,基于空间耦合性分析和归因量化估算方法,对2003—2020年西安市辐射效应下AUPI对SUHI、湍流混合下CUHI对NSUPI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冬季气溶胶辐射效应存在昼夜差异,冬季白天SUHI强度小于-0.2 K,气溶胶辐射冷却效应强导致城市地温低,城市比乡村冷;而夜晚SUHI强度大于2.2 K,气溶胶长波辐射效应增强,悬浮在城市空间的污染物颗粒成为城市的“保温层”;(2)春、夏季CUHI持续增强时,湍流混合作用加强导致近地表污染物颗粒扩散,城市PM2.5浓度与NSUPI强度均降低;秋、冬季由于大气逆温层的影响,阻碍了由CUHI效应驱动的空气上升湍流运动,在近地表区域PM2.5颗粒聚集、堆积,NSUPI随之增强。(3)归因分析雾霾对地表热岛的贡献值表明,夜晚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均与SUH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残余质量浓度法、ζ电位仪、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系统地研究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分散剂在氟铃脲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吸附状态、ζ电位、吸附作用力、吸附层厚度等性能。结果表明:NNO在氟铃脲表面的饱和吸附量、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和ζ电位均随NNO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增大, NNO分散剂在氟铃脲表面呈多点吸附,吸附了NNO的氟铃脲的IR谱具有明显的"红移"现象,说明氢键是分散剂NNO与氟铃脲表面结合的重要作用力, NNO在氟铃脲颗粒表面的吸附层厚度为5.97 nm, 分析认为,NNO在氟铃脲颗粒表面吸附后具有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双重作用,可以较好地维持氟铃脲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莫永 《湖北植保》2013,(6):11-14
阐述了“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的发展和保护情况,认为在产品质量、生产面积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等方面成效较大;也指出了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监管难度大等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做好“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产业的发展,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增强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塑造意识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中部“2·18”暴雪物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与高空实况观测资料,从高低空地面环流形势和部分物理量反映等方面对甘肃省中部2013年2月17—18日暴雪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发生在新疆北部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上有强盛西南暖湿气流配合的有利环流形势下,主要降雪区与500 h Pa辐合线相一致;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500 h Pa附近,700 h Pa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只是有益的补充;对流层中层500 h Pa有较深厚的上升运动,且上升运动极值出现和维持的时间与主要降雪时段一致;暴雪发生前在甘肃中部有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聚,而冷空气的突然加速南压触发了本次暴雪。  相似文献   

13.
冬季北京强降雪过程水汽在空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应用探空资料和常规气象数据,分析了2009年冬季北京连续发生的几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对各次降雪天气过程的水汽在空中的分布、近地面层平流输送、中高空平流输送及水汽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冬季较强降雪前的水汽在空中有两种表现:一是水汽在高空先达到饱和,二是近地面层的水汽先达到饱和。我们试称之为低源水汽和高源水汽。湿层的上下变化主要取决于垂直运动发生的高低,而垂直运动发生的高低由天气系统的位置决定。高层有水汽辐合时,水汽由上而下发展,当低层有水汽辐合时,水汽由上而下发展。水汽的变化反映出上升运动情况。两种水汽表现所对应的上升运动中心高度的位置有明显的差异,高源水汽上升速度中心位置较高,而低源水汽的上升速度中心高度位置较低。在这两种水汽输送过程中,上升运动的表现和水汽积累并不完全相同,但无论哪种输送,降雪时,湿层都表现为上下贯通,而且湿层基本上要接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呼和浩特盆地453个钻孔资料,借助新增钻探和物探工作,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查明了呼和浩特盆地淤泥质粘土层的分布范围、厚度、顶板埋深等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呼和浩特淤泥质粘土层反映的古地理沉积环境;粘土层信息指示的地质演化过程;粘土层在含水系统划分中的作用以及对越流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中更新世晚期处于较湿-干湿气候条件下湖相沉积环境;淤泥质粘土层信息可指示大黑河古河道的位置和当初流向;研究区含水系统划分为山前单层结构含水系统和平原区双层结构含水系统;淤泥质粘土层砂粘比较高,有助于相邻含水层之间产生越流。  相似文献   

15.
基于SPH方法的风沙流中沙粒速度分布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粒速度是沙粒传输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它可以反映风沙两相流运动中微观运动和宏观运动的信息。本文运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对风沙流动过程进行建模及数值计算,动态地显示跃移沙粒在整个风沙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得到单个沙粒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单个沙粒的运动物理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沙粒群体运动行为的动力学特性。SPH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计算区域分解成独立的粒子,这些携带着自身质量,具有自身密度等物理特性的计算粒子可以随着控制方程运动,这点与自然界中沙粒的离散特点非常相符。本文针对SPH方法自身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与风沙流特点相适应的改进和修正,使其在处理风沙流中两相物质的耦合时有它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颗粒起跳速度概率分布函数是泥沙输运和粉尘释放模型中的重要输入参数。然而,为了可靠描述这种分布函数,需要准确测量近地层风沙流内起跳颗粒的运动轨迹。本文使用高速摄影系统和颗粒轨迹检测算法相结合测量了风洞沙床面附近部分溅射颗粒、没有引起溅射的反弹颗粒以及引起1个溅射的反弹颗粒的轨迹,通过分析三种起跳模式对应的起跳速度概率分布构建稳态风沙流跃移颗粒起跳速度的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1)三种起跳模式的起跳角度和起跳速度均服从Lognormal概率分布。(2)所有起跳颗粒的起跳角度概率分布方程几乎不受起跳模式影响。(3)所有起跳颗粒的起跳速度概率分布方程主要受溅射颗粒数与反弹颗粒数比值的控制,预示着风沙流发育过程或湍流波动将会对起跳速度概率分布函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关于近床面风沙跃移过程的新认识,并对模拟风沙输运中的粒-床相互作用和地貌动力学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上风向的戈壁、灌木林地表层颗粒空间格局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该地区的风沙运动规律,对加强相关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的防沙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的吉兰泰盐湖为试验区,以试验区内戈壁、灌木林地表层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地表层不同土壤风蚀颗粒的百分含量,采用经典描述性统计及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抗风蚀能力颗粒百分含量的小尺度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个样地颗粒越小,空间分布的变异性越大,峰度越尖锐。2裸露戈壁样地内3种风蚀颗粒含量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线性模型,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分布形态为随机分布,空间相关性中等;灌丛林地内3种风蚀颗粒的分布特征比较复杂,0.42 mm颗粒的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大。3由于灌丛对样地内不同风蚀颗粒分布的影响,导致灌丛林地及其周边0.84 mm的不可蚀颗粒呈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间作模式下小麦联合收获机清选性能,研究旋风分离筒内流场和颗粒的运动状态,探索分离筒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运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耦合的方法分析了气流与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喂入速度、吸杂压强、筒体高度、下椎体角度为试验因素对清选过程进行了仿真正交试验,对最佳清选参数组合完成了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气流在分离筒内形成内、外旋涡,内漩涡的运动使短茎秆进入吸杂管道,籽粒在外旋涡的作用下滑落到集粮盘;仿真试验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喂入速度12 m·s-1吸杂压强-1 800 Pa、筒体高度350 mm、下椎体的角度65°,得到的清洁率和损失率分别为92.18%和1.99%,与田间试验的误差分别为2.947%和7.428%。  相似文献   

19.
包头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与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包头地区BT1-1孔沉积岩芯进行了系统的岩性、地层年龄和沉积相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钻孔剖面揭露了中更新世末期(130ka BP)以来的沉积地层,可划分为3个地层段:全新统(Qh):0-16.9m,为河流相沉积,底部年龄为11.9ka B.P.;上更新统(Qp3):16.9-84.2m,为一套河湖相交替沉积,底部年龄为118.5ka B.P.;中更新统顶部(Qp22未见底):84.2-101.1m,为湖相沉积,底部年龄为130.6ka B.P.。包头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湖泊环境-河湖交替环境-以河流环境为主的演化过程。128.2-126.4ka B.P.期间,由于气候寒冷干旱、湖盆萎缩而形成的盐湖沉积(芒硝层)是该区湖相沉积的一个标志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丙硫菌唑作为一种新颖的广谱杀菌剂备受关注,但由于其代谢产物对操作人员存在健康风险,导致其在中国的使用和登记受到限制。将丙硫菌唑制备为具有缓慢释放、可提高农药稳定性等特点的缓释制剂可有效改善其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本研究采用纳米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制备了丙硫菌唑缓释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分析(TGA)、荧光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手段对其结构与特性进行表征。采用透析袋法探讨了丙硫菌唑在释放介质中的释放行为;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载药颗粒对小麦赤霉病原菌的杀菌活性;通过激光共聚焦研究了荧光二氧化硅在小麦赤霉病菌菌丝体以及小麦中的传输情况。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载药纳米颗粒外观形貌较为规整,平均粒径为139 nm,其最大载药量可达27.14%;该纳米载药颗粒具有缓释性能,释放曲线符合Ritger-Peppas方程;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具有相同的毒力效果。此外,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该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在菌丝体以及小麦植株根部吸收和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