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渔船避碰信号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船避碰信号,一直是航海者关注的问题。由于渔船显示的信号问题而导致的海上事故屡有发生。本文针对渔船显示的避碰信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2008,35(3)
自古渔船出海是靠天吃饭,如今国家出资为渔船安装上了最先进的,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开发的“自动避碰系统(AIS)”使渔船出海有了“天眼”护航。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渔船的各类通导设备日益增多,导致设备功能重叠、集成度差等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一种面向中小型船舶,尤其是渔船的低成本通导设备集成系统尤为重要。介绍了渔船通导设备的现状,结合船舶综合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目前中小型渔船现有通导设备各功能模块为基础,通过信息融合技术、软件界面集成等为核心的通导设备集成解决方案。根据该方案,采用YimaEnc电子海图和MFC编程技术,创建通导设备集成系统显示界面,实现导航信息显示、电子海图设置、航线编辑、避碰计算等功能,从而初步实现中小型渔船通导设备集成系统。通过集成系统的研究,致力于减少驾驶台设备、降低操作难度,辅助船员完成驾驶决策,提高渔船生产驾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7月12日,浙江省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项目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浙江省海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是基于自动识别避碰、卫星定位监控以及通信等技术的渔船救助信息系统,由3级共30个监控中心平台、20座自动识别避碰系统AIS基站、AIS船载终端设备、卫星监控和通信船载终端设备等构成,  相似文献   

5.
《渔业现代化》2010,(2):75-75
福建省计划斥资4千多万,为全省近1万艘60马力以上在册渔业船舶配备AIS设备,以提高渔业船舶防碰撞能力。该项目最快年底前能够安装完成。渔业AIS系统俗称“渔船避碰系统”。该系统具有海上定位监控、渔船避碰、航行警告等功能。渔船装上该系统后,在海上航行生产过程中便能及时辨别、避让附近船舶的位置、船名、速度、方向等重要信息,如果船舶相互之间距离太近,避碰系统便会自动报警,提醒渔船采取措施避开对方。  相似文献   

6.
渔船碰撞事故责任分析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玉清  姚杰 《水产科学》2003,22(5):44-46
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渔船数量不断增多,船舶间碰撞事故的发生也就难以避免了。渔港监督部门作为主管机关在受理碰撞事故后,必然要进行责任分析,明确双方当事船舶的责任分摊。本文依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提出了渔船碰撞事故责任分析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以便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设备 除了发送或接收所需要的电信号外,还会 有其它的“骚动”信号。这些外来的妨碍设 备正常工作的骚动信号称为干扰。干扰不 仅会使信号失真、造成差错、降低工作质 量,严重时还会使设备无法工作。由于渔船 的电气、通讯、导航设备种类多,安装集中, 设备、电缆、馈线交汇在一起,而且工作于 大功率的高频脉冲波,这就形成了互相干 扰的严重问题。因此如何消除电器设备的 干扰及其抑制方法,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 题。 一、渔船电气设备的干扰源及其现象 1.渔船电气设备引起的干扰,通常有 发电…  相似文献   

8.
长岛县砣矶公社船厂认真执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尽量避免渔船在进出港及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发生碰撞事故,研制成功TD-0.5H船用小型号笛。  相似文献   

9.
舟山地区水产干校于1982年8月举办大型机帆船船老大培训班。吸收年青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机帆船老大或副老大参加学习。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了航海基础知识,渔船各种定位方法,定应仪的原理、使用和维护保养,渔船驾驶,船舶避碰等课程。  相似文献   

10.
潘立敏 《水产科学》1993,12(12):13-15
据1991年辽宁省渔船海损事故统计,碰撞事故占海损事故总次数的52%,而在这些事故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雾中。因此,船舶在雾中的安全航行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根据雾的形成和规律,以及在运用避碰规则中的一些问题,阐述个人的见解和说明雾中航行如何运用避碰规则条款,以避免和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引起渔船碰撞的原因很多,除极少数是不可抗力的,大多数还是由于驾驶人员麻痹大意造成的。本文主要分析渔船与货轮之间的碰撞。一、货轮与渔船导航仪器,航法及车速变化的区别1.导航仪器。货轮导航仪器比较先进和全面,有卫导定位仪,避碰雷达等仪器。航行时,两三部雷达轮换开机,保持雷达常开。而渔船上的导航仪器185HP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 渔船进出港口发生碰撞,是目前渔船海损事故较多的一类,约占总事故的5%之多,严重影响海洋渔业的安全生产。造成渔船之间碰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航行中速度过快。因此,为了防止船舶的碰撞《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明确规定了“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应按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采取适当有效的避碰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为此。每一个航海驾驶人员,都应了解和掌握自己操纵船只的航速。航速是在静止水面上航行的速度,船在  相似文献   

13.
据最近渔船普查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机动渔船已达48万余艘,其中船龄20年以上老旧渔船占4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船龄老化,老旧渔船管理遗留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渔船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虽然有关老旧渔船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相继出台并不断趋于完善,《农业部关于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的通知》也将有关老旧渔船管理问题做到了制度明朗化,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寻,但围绕小型老旧渔船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与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付昌辉 《水产科学》2007,26(4):247-248
近年来,渔船的各类海损事故一直居高不下,其所遭受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远远高于陆地其他产业。尤其是小型渔船,吨位小、船龄老、船况差、抗风能力弱、通讯网络体系不完善,再加上船员技术低、应变能力差、安全意识淡薄、心理素质差,以及超航区冒险出海和未正确显示号灯号型,渔船的作业与航行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综观近几年海事案例,我国的海难事故中有90%以上是小型渔船发生的,如2002年全国渔船沉船536艘,死亡失踪616人,2003年全国渔船沉船2102艘,死亡失踪857人;2004年全国沉船事故927艘,死亡失踪和重伤渔民660人。渔船的海上安全问题长期困扰着海洋捕捞生产,据统计渔船在台风、大风浪、狭水道、能见度不良等情况下航行与作业时所发生事故居多。另外,近几年从内陆地区到渔船打工的渔业雇工大量出现,这些渔业雇工渔业知识匮乏,对安全操作规程一窍不通。加之许多船长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这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针对渔船事故频发的几种情况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渔船数量的增加,渔场上的船只密度相应提高,尤其在渔汛期间,成千艘各类渔船云集在一起作业,造成的船舶碰撞或渔具拖损事故逐渐增多,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产生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是:1. 现行的《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对各类渔船在生产作业时的避让责任和行动尚未作过具体的规定,国内也没有专为渔船制订有关的渔场作业避让条例.各类渔船在不同的作业过程中,如何避让?谁负让路责任?驾驶员是不  相似文献   

16.
本人从事渔监工作多年,除开展对渔民、渔船、渔港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之外,被聘请为本县渔业船舶驾驶技术专业培训班教员。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船舶避碰和船舶实用驾驶知识,其中助航标志应用是实用驾驶知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渔民文化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张建江 《海洋渔业》1986,8(4):184-184
<正> 碰撞,是目前渔船海损事故较多的一类,约占总事故的40%左右,严重影响着海洋渔业的安全生产。造成船舶之间碰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航速过快。因此,为了防止渔船碰撞,《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二章第一节第六条明确规定了“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应用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采取适当有效的避碰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为此,每一个航海驾驶人员,都应了解和掌握自己操纵船只的航速问题。航速是在静止水面上航行的速度,船在一小时内所航行的距离,以海里为单位表示时,称为节(Knot),即  相似文献   

18.
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南海三省(区)拥有渔船74175艘,2000年南海区渔船普查结果初步显示,“三证不齐”和“三无”渔船占其中的40%。由于渔船管理不善,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使南海区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船单产下降,渔获组成低龄化,个体小。而捕捞生产效益的下降,又促使渔民千方百计通过革新捕捞技术来提高捕捞能力,从而使得捕捞能力不断增长,更进一步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退。捕捞能力的不断增长与渔业资源的快速衰退的矛盾已十分尖锐,迫使我们在渔业管理上寻求新的管理制度,以缓解由于捕捞…  相似文献   

19.
日本船舶通信株式会社研制成功的一种渔船用新型卫星接收仪器,使用它可以明显改善渔船接收卫星信号的效果。 过去渔船使用此类仪器,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困难,需要安装特制的辅助设备,并要与磁罗经配合使用。这样就使设备体积庞大,安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船舶通信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渔船用新型卫星接收仪器,使用它可以明显改善渔船接收卫星信号的效果。 过去渔船使用此类仪器,由于接收卫星信号困难,需要安装特别的辅助设备,并要与磁罗经配合使用。这样就使设备体积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