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茶文化与陆羽《茶经》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朱乃良唐代中期,饮茶习俗蔚然成风,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书于唐建中元年(780)的陆羽《茶经》,是盛唐茶文化的结晶,又推动了茶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就唐中期茶事活动的概貌、《茶经》...  相似文献   

2.
茶沫与唐代茶文化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郑立盛茶沫,古代称沫饽,近代叫汤花,都是指由茶汤产生的泡沫。在唐代,茶沫已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对于造茶、品饮、茶具、诗歌、茶艺等都占有重要位置,增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时饮用的茶有四类:粗...  相似文献   

3.
冯文开 《农业考古》2004,(2):231-234
北宋时期茶文化相当繁荣,不仅士人茶文化和宫廷茶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市民茶文化也逐渐兴起。他们对茶的使用价值以及审美意识的差异,形成了五彩绚丽的茶文化,而其中文人阶层的茶诗和饮茶最能体现宋代的茶文化精神。他们以茶入诗打破了唐代诗人以自然意象为题材的圈囿,在此基础上咏茶诗大量  相似文献   

4.
唐中期,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载体,陆羽所著的《茶经》标志着唐代茶文化日趋成熟。唐代能够形成茶文化的主要原因有四个:其一,唐代寺院僧侣的推动;其二,文人儒士的推崇与宣扬;其三,种茶业的发展;其四,茶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诗与《茶经》湖北襄阳师专附中郭孔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出现了新的高潮。而唐代有关的茶事的诗歌,则是唐代茶文化高潮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激起唐代诗人们赞美茶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陆羽《茶经》的流传。唐代前期写茶事的诗是较少的,以咏茶为主题的诗则更少...  相似文献   

6.
唐代茶诗选析(之七)──饮茶修身育德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开始和文化界、宗教界结缘,由药理功能、生理功能升华为精神功能,形成茶文化雏型。入唐,茶事继往开来,繁荣昌盛,发展成为一个里程碑。儒释道三教经过长期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到了唐代...  相似文献   

7.
唐代茶诗五百余首,数量虽然远不如宋朝,但是在诗人数量和茶著方面已经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茶与诗人,诗人与茶,相互影响并形成了唐代瑰丽的茶文化内蕴。茶诗作为茶文化的载体,既传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又融合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既扩大了诗人的题材,又丰富了唐诗的艺术特色。饮茶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媒介,诗人酬唱更是诞生茶诗的主要途径。茶文化在文学上的萌蘖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经过历史的演进,至唐代内蕴底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茶文化的内在追求就是审美 ,而且是一种独具中国民族特性的审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就是中国文人从唐代以来不断审美的过程。因此 ,中国茶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文人审美的过程 ,这种审美以空灵的田园山水或超然物外的环境状态为取向。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以陆羽的《茶经》的写成并流传于世为标志。陆羽的《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中国品茶经验的总结和中国茶艺进行规范的专著。也许《茶经》中还看不出多少陆羽的审美取向 ,他在《茶经》…  相似文献   

9.
唐代贡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代贡茶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广智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其西南丘陵山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业发源地,而且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贡茶产制历史悠久。但贡茶制的形成却始于唐代。这些对推动茶事活动,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和促进茶业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茶事传播与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10.
陆羽的《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产生,有它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今天,我们来简析它们的形成过程,对指导现在以及今后的中国茶文化活动是有好处的。陆羽《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形成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现在,我姑且分两个方面加以叙说。一、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陆羽的一生经历,促成他写出了卓越的《茶经》。1.坎坷一生,钻研茶学,积累了丰富的茶学知识。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市)。唐代的竟陵是一个河渠纵横、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开元、天宝,号称唐代盛世,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1.
禅茶,即"僧人在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1]所包含的内容,并结合茶文化要素,以"寺"为环境、"僧"为主体。茶与禅在六朝时期结盟,并在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下共同发展,至唐代形成了融合茶与佛教二种文化的"禅茶文化"。江苏早在六朝时期即是著名茶区,入唐以后发展成为我国茶文化中心之一。佛教自汉代  相似文献   

12.
丁文新著《大唐茶文化》即将出版(本刊讯)陕西知名作家丁文先生,继《中国茶道》之后,又一有关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作《大唐茶文化》即将出版。该书以唐代大文化为背景,详论大唐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大唐茶文化的历史基础及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茶事;茶艺;茶神及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发端之所,中国的饮茶习惯由来已久,最远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时期的饮茶生活、饮茶之风均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唐代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茶文化史上的关键时期,在唐代,以药用功能进入人们视野的茶上升至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14.
勉卫忠 《农业考古》2005,(4):201-20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回族的先民一进入中国,就接触到茶这种独特的饮料,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吸收自身的风俗文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茶文化,是祖国茶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茶与回族社会所凝结成的历史,叹赞岁月悠悠,回回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其茶文化相伴的过程。不仅形成了一系列本民族的茶文化,而且对回族的社会生活、文化、经济,乃至于民间文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门寺唐代茶文化的理论思考中国农科院农业遗产研究室朱自振杭州宝成寺文管所陆钧杭州虎跑龙泉管理处张子华杭州市广告装潢研究所徐征野法门寺博物馆办公室梁子一、茶事溯源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采集、农牧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茶之食用性和药用性。春秋...  相似文献   

16.
明清中国皇室的饮茶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5):54-61,65
中国宫廷文化在唐代即已达到很高水平,陕西西安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即是最好的说明;此外还有史料和诗歌记载有关唐代宫廷茶宴、皇帝的赐茶、皇妃们的饮茶等。宋代宫廷茶文化的水平则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为最好代表。元代皇室传承了从宋代形成的饮茶嗜好。明清时期,饮茶  相似文献   

17.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也是海峡两岸和对外传统文化交流的内容。 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雅饮品。苏东坡曾赞美:“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句。中国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总之,人们生活中都离不开茶。 在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饮用量远远高于咖啡和可可,而居于首位。而我国正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三皇…  相似文献   

19.
唐代茶文化钩沉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卢建国茶叶、咖啡、可可是当代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其中茶叶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具有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因此,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各民族人们的喜爱。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饮茶风习历代兴盛,经久不衰。唐代是我...  相似文献   

20.
论《茶经》的诞生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茶经》的诞生基础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寇丹中国唐代中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科学著作,并成为国际性的茶文化学术研究理论基础的(茶经)。1200多年以后的今天,这部经典之作的影响还在延伸和发展之中。尤其是现代科学手段的运用检测,《茶经》不仅没有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