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小麦赤霉病的有效用药适期,进行了适期用药试验,结果表明,预防赤霉病的用药关键期是小麦扬花期,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小麦扬花期间的温、湿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小麦赤霉病的有效用药适期。笔者进行了适期用药试验,结果发现预防赤霉病的关键期是小麦扬花期,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小麦扬花期间的温、湿度。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以40%多·酮·福美双于小麦齐穗期和扬花期各用药1次、80%多菌灵于小麦齐穗期和扬花期各用药1次效果最好,40%多·酮·福美双于小麦扬花期用药1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南汇新城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2015年应用新型病菌孢子捕捉仪,通过掌握小麦扬花期赤霉病病菌孢子消长情况,同时结合天气预报,指导了适期防治,此外,还监测了小麦生长后期其它病害的病原,并进行了适当兼治,最终取得了增产、节本、减少农药残留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除选用抗耐病品种外,主要还是依靠小麦扬花期的化学防治。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体药剂仍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随着近年来赤霉病的流行和用药次数的增多,赤霉病抗性菌株逐年推高。因此,寻求新的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的天气关系密切。分析2014年洪泽县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气温及湿度综合效应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初步明确了高湿低温和雨后降湿快不利于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秧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在水稻秧田区重发的原因为水稻秧田期正处于小麦抽穗扬花至成熟期,秧田长期保持有水状态,增大了毗邻区小麦田间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为小麦赤霉病的侵染为害提供了有利的湿度条件,这是水稻秧田区小麦赤霉病重于其他区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小麦不同生长期喷施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于2021年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栗川镇范寺村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喷雾,田间防效分别为93.23%、84.39%、36.51%,折合产量分别为9 168.0、8 949.0、8 376.0 kg/hm2,较喷清水分别增产10.76%、8.12%、1.19%。说明小麦抽穗期到扬花期是甘肃陇南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进行杀菌剂喷雾防治,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9.
济源市2012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也是小麦生产中威胁较大的真菌病害之一,2012年在济源市重发生。2012年5月22-28日,济源市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田赤霉病发生危害情况开展了1次全面普查,并对该病流行原因进行了认真剖析,对今后做好小麦赤霉病预报和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大面积流行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一、流行发生特点(一)田间见病迟济源市常年小麦抽穗扬花期为4月18-25日,小麦赤霉病病穗始见期在4月24日前后。2012年,由于受播期晚、前期气温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小麦抽穗扬花期集中在4月24日-5月2日,  相似文献   

10.
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验证丙硫菌唑新上市产品的防效和稳定性,进行了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和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扬花期2次用药以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750 mL/hm~2处理病指防效最高,达88.26%,氟唑菌酰羟胺次之;氟唑菌酰羟胺扬花期1次用药病穗率和病指防效低于2次用药,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用药防效无明显差异,对赤霉病菌及其他次要病害的保护时间较长,可作为赤霉病防治替代或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即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和感病期及其吻合程度,小麦抽穗扬花期高温、多雨、高湿是造成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方法,以供农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用药时间和防治次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适期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次数越多,并不等于性价比越高。  相似文献   

13.
据4月1日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组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专家会商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穗期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其中沿淮及淮南大部大流行风险高。各地要全力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否,关键看扬花期与高温高湿阴雨天气重叠的机率,因此准确把握小麦生育进程及关键时期的天气情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多年小麦田间病虫消长动态监测表明,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是多种小麦病虫害交织发生危害快速增长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从不同时期实施"一喷三防"增产效果来看,抽穗期至扬花期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它时期。综合分析认为,实施"一喷三防"的最佳适期为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在生产上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可起到防病虫、防早衰、增粒重、保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气候性疾病,是由多种镰孢属真菌引起的,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能发生,一般在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总结了该病发生流行特点,分析了近年重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赤霉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南农业》2013,(10):2
4月24日,省农业厅下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小麦赤霉病防治科技行动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当前,我省小麦生长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小麦赤霉病菌侵入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唯一有效时期。为切实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b颜色空间下的小麦赤霉病图像分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智能识别小麦赤霉病方法中分割患病麦穗图像效果不佳的问题,运用中值滤波方法对患赤霉病麦穗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采用基于阈值的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基于聚类的k-means算法在RGB、HSV和Lab颜色空间中对小麦扬花期到黄熟期感染赤霉病的麦穗图像进行分割,提取出麦穗的病害部分。采用试验田环境下扬花期到黄熟期200张患赤霉病的麦穗图像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化为Lab颜色空间并对a分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进行分割的效果最佳,误分率仅有1.11%。  相似文献   

18.
4月份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多种病虫(主要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红蜘蛛、吸浆虫、蚜虫等)盛发。本月下旬是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将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合喷施,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有利时期,防治重点是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和吸浆虫。  相似文献   

19.
谢飞舟 《农友》2001,(4):18-18
4月份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多种病虫(主要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红蜘蛛、吸浆虫、蚜虫等)盛发。本月下旬是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将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合喷施,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有利时期,防治重点是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和吸浆虫。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济宁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我们于2012-2014年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小麦扬花期前后天气情况的调查、统计,并进行了小麦赤霉病与天气相关情况的分析,探讨济宁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