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彤彤 《山东农业》2003,(12):119-119
随着WTO的加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食用以果品、蔬菜为主的绿色、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人们往往对市面上的农产品如何生产、如何识别和选购才符合上述条件尚不清楚。明确生产标准和生产条件势在必行。所谓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或加工,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经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的农产品。据有关专家介绍,生产这种农产品主要生产技术措施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的选址要尽量远离闹市区…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必须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是在具备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上.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所要求的各个技术环节组装配套成的技术体系。其核心为生产环境要求和农药化肥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用1.8%阿维菌素乳油375 g/hm~2、20%呋虫胺可溶粉剂(护瑞)600 g/hm~2、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照药剂),5~8 d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5%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 d呋虫胺与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 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 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 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常规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筛选出对白背飞虱具有高效药剂,本试验于2021年开展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0%噻嗪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这5种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 20%氟啶虫酰胺、25%噻虫嗪、30%毒死蜱处理1天的防效分别为达67.95%、73.11%、72.31%,与另外两个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0%氟啶虫酰胺和25%噻虫嗪处理3天防效分别达86.04%和84.91%,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20%氟啶虫酰胺处理后的7天防效达90.01%,10天防效达94.97%,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显示出较好的持效性。生产上可将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作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的主要轮换药剂,限制噻嗪酮,对吡蚜酮做好抗性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1.8%阿维菌素EC 375 g/hm2、20%呋虫胺SP(护瑞)600 g、5%啶虫脒WP 600 g、25%吡蚜酮WP 600 g(对照药剂),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4%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d呋虫胺与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呋虫胺与啶虫脒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吡蚜酮和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 g、20%呋虫胺可溶粉剂(护瑞)40 g、5%啶虫脒WP 40 g、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0 g(对照药剂),5~8 d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 d、14 d、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4%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 d呋虫胺、阿维菌素、吡蚜酮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 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吡蚜酮,呋虫胺与啶虫脒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 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 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 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1.8%阿维菌素EC 375 g/hm~2、20%呋虫胺SP(护瑞)600 g、5%啶虫脒WP 600 g、25%吡蚜酮WP 600 g(对照药剂),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4%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 d呋虫胺与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 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呋虫胺与啶虫脒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 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石榴生产中常用的6种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开展其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本文采用浸叶法48 h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20%啶虫脒对棉蚜毒力最大,25%吡蚜酮毒力最低,48 h LC50分别为36.6578 mg/L和352.2443 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使用安全无药害,对棉蚜均有一定的防效,70%吡虫啉速效性最好,第1d防效为87.48%,与其他药剂有显著性差异;25%吡蚜酮速效性较差,第1 d防效仅为32.98%;22%氟啶虫胺腈持效性最好,第14 d防效为98.73%,与其他药剂有极显著性差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持效性较差,第14 d仅为42.22%。因此,生产中选用防治棉蚜药剂应兼具持效性和速效性,可选择啶虫脒或氟啶虫胺腈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吡蚜酮不建议作为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隐蔽用药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应用"树干缠绕布带法",测定25%噻虫嗪SC、50%吡蚜酮WP、40%呋虫胺SP、24%氟啶虫胺腈SC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结果]25%噻虫嗪SC 100~200倍稀释液、50%吡蚜酮WP 50~100倍稀释液、40%呋虫胺SP 50~100倍稀释液、24%氟啶虫胺腈SC 50~100倍稀释液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为84.94%~89.28%。[结论]25%噻虫嗪SC、50%吡蚜酮WP、40%呋虫胺SP、24%氟啶虫胺腈SC采用"树干缠绕布带法"施药对苹果绵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将有利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产品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及产业升级,促进农产品生产向商品化、多样化和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根据我国农产品产业现状,当前首要的是构建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一、构建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标准制定(修订)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进程。但是,在使用标准时发现按原来无公害食品标准制定思路远满足不了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47-47
为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让开封市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开封市把搞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作为推行市场准入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及评价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决定其是否适宜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畜、禽、水产品的生产,并决定其产品质量是否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评价是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关键环节,需认真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几种单剂及复配剂防治七(4)代水稻褐飞虱,调查药后1、5、10、15 d防效。调查结果表明,药后1 d和5 d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防效优于其他药剂,都在70%以上;药后10 d和15 d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效都在80%以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效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植物保护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健全病虫害预警控制体系、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对生产者进行新型技术培训等工作,可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药的使用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农药的毒性特点及农药残留,了解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农药使用的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不是目的,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监督手段。农业标准化是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农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春季桃树蚜虫的防治适期及筛选出高效低毒药剂,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2 a调查春季桃树蚜虫的田间发生规律以及几种药剂在田间的防治效果。[结果]2014和2015年春季蚜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15日和5月10日,2015年蚜虫发生数量明显比2014年大。药后7 d,田间药效试验中各药剂的防治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50%氟啶虫胺腈、5%啶虫脒、25%吡蚜酮、40%毒死蜱、25%吡虫啉。[结论]春季桃树蚜虫的防治适期在5月10日之前,防治桃树蚜虫最适药剂为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50%氟啶虫胺腈及5%啶虫脒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处于沂蒙山区,全市耕地面积67万多公顷,生态环境优良,农业资源丰富。近几年,临沂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很快,已有蔬菜、果茶、粮油等56个产品分别被农业部、山东省认定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3.86万公顷,年产量60多万吨,这对于提高临沂市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无公害农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种植生产基地建设至关重要,这既是农产品达标生产的基础,又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状况。没有符合标准要求的无公害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农垦优势,推进农垦农业标准化生产,2003年11月17日至21日,农业部农垦局在广州举办了“农垦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训班”,对全国农垦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主管部门(处室)负责人、100个农垦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一、无公害农产品的界定 通过应用无公害技术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监测认定.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属于无公害农产品。它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完全不施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而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如生态食品、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等:限量、限时使用少量农药、化肥的无公害农产品。如A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其它无污染农产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