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个两系杂交早稻和2个常规早稻在乐清市的种植试验表明,两系杂交早稻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起发早,分蘖能力强,株叶形态比较理想,后期落色好,适合当地早稻人工移栽、机插、抛秧和直播等生产方式。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813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属圆粒加工型可做储备用粮。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双季稻金优273-丰源优299(迟熟早稻-迟熟晚稻)、陆两优996-Y两优1号(迟熟早稻-中稻品种作晚稻)、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中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和金优207-丰源优299(晚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4种品种搭配模式的早、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金优273-丰源优299搭配模式相比,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模式产量最高,其中晚稻贡献大于早稻;其次是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与前者相反,早稻的贡献大于晚稻.可见,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即早稻选生育期适中的超高产迟熟品种,晚稻选生育期较长的超高产中稻品种搭配的栽培模式具有"双超"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新宁县栽培的高效多抗优良早稻品种,2020年在新宁县开展了早稻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陵两优942、陵两优674、陵两优268、天优103、金优433等5个早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适宜在新宁县稻瘟病轻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两优42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业》2012,(2):5
株两优10水稻(湘审稻2011003)是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近年早稻生产的现状,指出优质早稻产业化是我国早稻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两优287、鄂早18为代表的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抗性较好的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为优质早稻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宏观政策的强势拉动和优质稻产业化的实施为优质早稻产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早稻因其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深受双季稻种植区农民喜爱.早稻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20日左右,这时气温较低,若遇上倒春寒,容易出现烂种现象.而两系杂交早稻种子一般颖壳较薄,闭合不严,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发芽率;在制种过程中母本对赤霉素敏感,易引起穗萌现象.一般来说,两系杂交早稻种子发芽势比三系杂交早稻种子稍差,浸种催芽技术性较强,操作不慎易出现"现糖"滑壳、烧芽、烂种现象.现将两系杂交早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晒种:浸种前应将种子翻晒4~6小时,提高种子发芽势.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适应早稻机插的品种,提高早稻机插产量。以杂交稻株两优189、两优早17、株两优4024和常规稻中早39、湘早籼32号、湘早籼4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早稻品种采用机插方式栽培,对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品种机插在成秧率、分蘖率、抗逆性和产量方面明显强于常规稻品种,特别是株两优4024综合性能好,其次是中早39,可作早稻机插品种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早稻翻秋是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筛选黄陂区适宜翻秋的早稻品种,探索早稻品种翻秋播种期的下限,为今后指导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以10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早稻品种翻秋筛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表明,其表现上尚佳的品种有"鄂早18"和"两优287",可作早稻翻秋及抗灾补救品种用,其它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陵两优674水稻(湘审稻2011005)是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株两优729水稻(湘审稻2011002)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和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2012,(2):6
陵两优674水稻(湘审稻2011005)是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超级早稻新品种两优6号、两优287与常规稻品种的对比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超级早稻品种的生育期基本相同,植株生长健壮,上部3片功能叶面积较大,穗大粒多,稻谷产量高,单产达540 kg/亩,比常规稻鄂早18增产13%以上,适合在早稻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2012,(2):5
株两优729水稻(湘审稻2011002)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和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再生萌芽期耐热性好、再生能力强、产量高、适合于右江河谷“早稻+再生稻+秋种番茄”生产模式的再生稻品种,以满足当地农民的种植需求.[方法]以6个再生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田间筛选试验,比较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除信丰优008和Y两优1号“早稻+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Ⅱ优63(CK),其他4个品种“早稻+再生稻”产量均高于Ⅱ优63,其中中浙优1号、准两优1141和Y两优5867三个品种“早稻+再生稻”产量分别为138896、13836.7和13382.1 kg/ha,分别比Ⅱ优63增产9.60% 、9.19% 、5.60%;深两优5814“早稻+再生稻”产量为12849.6 kg/ha,比Ⅱ优63增产1.40%; Y两优1号和信丰优008“早稻+再生稻”产量分别为11474.2和9979.2 kg/ha,分别比Ⅱ优63减产9.46%和21.25%.[结论]中浙优1号和准两优1141两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早稻+再生稻+秋种番茄”生产模式下早播再生稻田主选品种;Y两优5867和深两优5814两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早稻+再生稻+秋种番茄”生产模式下中、迟播再生稻田主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早稻翻秋是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筛选江汉平原适宜翻秋的早稻品种,探索品种翻秋播种期的下限,为今后指导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以嘉育948、中嘉早17、两优9168、两优287、金优402、株两优819等6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早稻品种翻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汉平原进行早稻翻秋种植,宜选用生育期短的嘉育948,在生产上更安全,且最迟播期应定在7月28日以前。  相似文献   

17.
对10个早稻品种(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合益阳种植的早稻品种(组合)有4个,分别为中嘉早17、株两优早22、陵两优211、株两优819。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早稻两优287和常规早稻鄂早18为材料。研究了直播早稻基本苗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基本苗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两优287产量明显高于鄂早18,主要是两优287穗粒数较多,其直播适宜基本苗为120万~150万,公顷,鄂早18直播适宜基本苗为150万~1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杂交早稻两优287和常规早稻鄂早18为材料,研究了直播早稻基本苗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基本苗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两优287产量明显高于鄂早18,主要是两优287穗粒数较多,其直播适宜基本苗为120万~150万·hm-2,鄂早18直播适宜基本苗为150万~180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