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奈曼旗在开展林业“三定”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各项林业政策法令,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起到促进和保证林业生产稳步发展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全旗林业生产呈现出蓬  相似文献   

2.
通过宣传、推动、试点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3种方法,指出了实行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林权管理体系,使造林管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宿城林业和谐快速发展,提出了宿城林业生态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区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出现了承包造林、护林、育苗等多种经营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涌现出一大批林业专业户、重点户,对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个别地区不按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或中途毀约,损害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甚至影响了农牧民群众造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近来,许多农牧民群众来信来访,询问有关不履行承包合同该怎么办,现就个人的看法作一解答。关于承包经营权,民法通则第八十条第  相似文献   

4.
《林业工作参考》2007,(2):10-15
为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用林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云南实际,特作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林业工作研究》2007,(3):39-47
为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用林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云南实际,特作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靖安县林业"三防"体系的建设及其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三防"协会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效,即:变隔山观火为全力扑火,变被动造林为主动造林,变消极管山为积极护林,变向上要资金为协会自筹资金。  相似文献   

7.
我们带着农业实行“双包”以后,林业生产责任制如何建立这个问题,走访了巴彦淖尔盟的一些社队.通过典型调查和座谈讨论,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应当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对集体造林、育林、护林,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林权管理制度改革破解了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林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一是充分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生态建设和保护;二是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发挥了林地资源的潜力,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和林业“两山”责任制以后,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力,另一方面又有大面积的荒山需要造林绿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各户的剩余劳力组织起来,如何把义务植树与完成植树造林任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荒山资源,发展林业生产,是当前林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姚安县从1986年起实行了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植树造林的做法,既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力,又解决了林业“两山”责任制后造林、护林的困难,走出了一条国家投资补助、集体组织造林、农民投工投劳共同发展林业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漫山的绿意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的家乡这里表现得十分活跃多样,乡农可以以家庭承包的方式经营,也能专业造林或股份合作。根据我的观察及分析,家庭承包虽然规模小,资金少,但是却更能调动乡民共同参与林业改革,主动参与造林、护林,积极的发展家乡的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镇赵庄村妇女孙士兰,今年62岁,10年前亏得党的富民政策,由她领头和三户农民承包集体一条长1800多米,宽18米的大沟渠道,当年采取扦插造林和大苗造林,获得成功,并盖了三间护林舍,日夜看管。昔日的光板路、秃头渠如今已是树木挺拔,林茂粮丰。 1985年沭阳县大力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放宽林业政策,孙士兰听说村里把集体的  相似文献   

12.
从联合森林经营(JFM)、社会造林和综合发展项目3个方面叙述了印度社会林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印度社会林业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联合森林经营经验搞集体林权改革、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与农村社区沟通、建立社区群众与政府机构相互制约的护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华宁县青龙区大黑山村有49户人家,263人。这个小山村从1952年起就开始造林护林,并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林业“三定”“两山”工作中,这个村遵照广大群众的意见,没有将集体山林划分到户,而仍坚持由集体统一经营。在经营中,他们建立了三个层次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使集体山林的经营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基本上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林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如今全村已有成材的华山松人工林1025亩,活立木蓄积量达4397立方米;有中幼林和新造林4629亩;户均有林100多亩,其中成材林20.9亩,户均有活立木蓄积89.7立方米。全村的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的0.2%上升到现在的60%。大黑山村建立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做法是: ——建立和完善造林投工和参加林木分配挂钩的生产责任制。1981年以前,大黑山村造林、护林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尤溪县池田公社在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于今年初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林业股份公司,将集体的山林折股联营,较好地协调了统包结合和责权利的关系,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一、林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以推行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变革发展迅速,但林业经营体制的改革起步较晚。林业“三定”后,部分地区在荒山造林和经济林的生产经营方面初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而多数地区的集体用材林仍然采用着原有集体管理的老办法。纵观三十年来林业生产发展的曲折过程,因政策多变,致使林业生产几起几  相似文献   

15.
全国有集体林地25亿多亩,占林业的大半壁江山,但由于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明确,集体林业发展出现了"三难":一是造林难,资源总量增长缓慢。二是育林难,比较效益低。三是护林难,资源保护面临困境。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带着农业实行“双包”以后,林业生产责任制如何建立这个问题,走访了巴彦淖尔盟的一些社队。通过典型调查和座谈讨论,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应当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对集体造林、育林、护林,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7.
建国50年来,商洛地委、行署把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和各林种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的办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林业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18.
“年年采伐年年造,能保老年有依靠;责任山上绿油油,子女上学不用愁。”这是今年盛传于炎陵县的一段顺口溜。去年下半年启动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县林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激发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共分七章、四十二条。其基本内容突出强调了稳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保护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定了林业建设必须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规定了对现有森林实行合理利用、限额采伐,对发展林业给予更多的经济扶持,对集体、个人造林给予长期贷款以及建  相似文献   

20.
全区林业先进单位商都县西井子乡,在农业生产实行“双包”及林业作价归户以后,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改革健全护林组织,严格执行护林制度,认真制止和处理毁林行为,有效地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造林有功、护林光荣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