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志 《农业考古》2005,(2):313-313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而奇,更以产茶之奇而奇”。(陈宗懋《中国茶经》);而茶之奇又奇在“岩韵”。岩韵,评茶术语之一。专用于描述乌龙茶的香气,以及品茶的韵味和特征。茶之为饮,首重风韵,探韵寻趣,是茶道、茶艺不可或缺的部分;用以探索茶道茶艺的情趣。对岩茶韵味的解释,有人说得玄奥,让人难以捉摸。得茶细细品尝,也难解个中之味。当代书法家潘主澜说:“解得此中梁氏语,《归田琐记》却精详”。实际不是难以捉摸,只要以掌握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的特征,通过品尝滋味过程,掌握住武夷岩茶的品质风韵就能破解个中韵味。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茶道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高雅的文化生活,促使澳门茶艺文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澳门中华茶道会筹划举办第四届大型茶艺文化活动《镜海茶缘》之“茶韵琴声画意诗情”茶艺文化日,选址在中西融汇、古色古香的庭园——卢廉若公园进行,免费招待市民。除了由澳门中华茶道会担纲的茶艺茶道节目外,还邀请本澳琴家、诗人、书画冢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与诗书画琴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千载难逢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拿什么“茶品”进“世博会”,也因此成为上海茶人们日益关注和思考的紧迫课题。若展示现已相对普及的茶艺,则显“单薄”、“陈旧”或“审美疲劳”;如以负载主题的“茶席设计”来展示,少则“单调”、“艰涩”,多则容易“杂乱无章”。窃以为,编一套反映上海建城(镇)以来茶饮技艺的流变、融不同历史时期上海人茶饮生活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和海派文化特色于一体(包括饮茶方式、代表性茶品、茶器具组合、插茶、焚香、挂画、服饰、文字、音乐等综合艺术表现)的茶艺剧目,也许在“中国茶”方面更能达…  相似文献   

4.
北京外事职业高中在台湾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的指导下,开展茶艺教育、开设茶艺专业,取得一定成绩,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1999年春季,为送第一位中华茶艺小姐赴德国柏林进行茶艺表演,我们向德国驻华使馆递交了有关文件,申请签证,但遭到拒签,原因很简单:“只听说有日本茶道,没有听说过有中华茶艺”。接到这个消息起初感到吃惊和不满,但静心自问越发感到弘扬中华茶文化之必要。茶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后,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高品位茶文化──茶道,更是以其高雅而广为人知。但在茶的故乡中国,多年来茶文化,尤其是高品…  相似文献   

5.
1、上海茶艺培训的起步阶段,上海茶艺培训工作起步较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市茶叶学会成立以后,以“茶与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意义的茶文化宣传培训工作就已逐步开始。1982年秋,最先意识到茶文化信息春汛的市茶叶学会,即组织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次品尝会,参加茶会的有科学、文艺、教育、茶业等各界代表人士和关心、支持茶文化事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100多人,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1988年7月4日,40年来第一支台湾学术、文化、艺术、工商界所组成的“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赴大陆访问,7月8日,著名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到上海了解有关茶文化情况,首次与陶艺家许四海先生见面,并与新闻界人士一起研讨台湾茶艺的发展现状,演示了台湾茶艺,经新闻媒体报道后,使众多上海市民了解了台湾茶艺是怎么一回事:1989年6月,市茶叶学会、《劳动报》社在豫园古戏台举办了首届上海茶文化研讨会,品尝了安徽六安名茶“霍山黄芽”的冲泡技巧;1989年9月18日,市茶叶学会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陈沂、谈家桢、峻青、哈华、钱梁等90余人,对宣传茶文化的意义以及上海开展茶文化活动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是上海第一次高层次的、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专题茶文化研讨活动,对上海茶文化包括茶艺的社会大培训实际上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香港与叶惠民品茶《深圳商报》侯军“脱离烦嚣忙碌的城市生活,在朴实的田园中,在浓密的树荫下,享受大自然的恬静;与三两知己,追寻茶艺之道,持着古意盎然的杯子,品尝上等名茶,笑谈城中热门话题,诚人生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段话印在“中国国际茶艺会”的会刊封...  相似文献   

7.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6,(2):102-103
1990年春,上海湖心亭茶楼在上海率先推出了茶艺表演,至今已是第十七个年头了。而今,上海的茶艺活动已经是相当普及了。一些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茶艺课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茶艺班举办了一期又一期。举办茶艺活动,进行茶艺表演早已不是茶馆和茶叶经销商的专利了。由于我平时在喝茶  相似文献   

8.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  相似文献   

9.
余悦 《农业考古》2002,(4):120-128
刚才听到了程光茜校长的讲话 ,令人非常鼓舞。南昌女子职业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全国 ,甚至海外 ,是非常不容易、非常不简单的。我们今天的开学式主要是给首届茶艺大专班的学员讲 ,同时中专的学员也在这儿听。因为大专是南昌女职、外经贸学院第一届学员 ,同时从全国的茶艺教育来说 ,也是第一届学员 ,那么这个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兴趣比赛也好 ,智力比赛也好 ,都会有什么、什么东西的第一。今后如果我们茶艺知识大赛时要问到 :第一届茶艺大专是什么学校、什么时间开办的 ?那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时候 ,我…  相似文献   

10.
余悦 《农业考古》2002,(2):349-352
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基础。中国茶艺事业要得到长足发展,茶文化事业要后继有人,大力加强和发展茶文化教育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天我们以“中国茶艺教育发展”为题来座谈研……  相似文献   

11.
暮春时节,笔者在国色天姿的钓鱼台宾馆芳菲园内享受了福建安溪茶艺的精美技艺:如痴如醉的民族乐曲声中,十余妙龄女子端坐台上茶具前,双手闻乐声起舞,十指伴音符跳跃,而在这起舞跳跃之中勃勃有致地流动着茶艺的全过程;就在这起舞跳跃之中浓淡交替的放溢着名茶的醉人清香……令高朋满座的中外嘉宾如沐春风,如临仙境! 自茶艺“仙境”返归人间,笔者终于找到了酿制这绝妙仙境的主创人──茶艺导师李波韵先生。他,是一个身材不高土生土长的安溪人;又是一个神彩奕奕名闻遐迩的茶艺大师! 李波韵,半个多世纪前降生在一个世代书礼传家的…  相似文献   

12.
历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简介1994年4月17日首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在闸北公园举行,节中有闸北公园游园活动,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在上海”陈列室揭牌仪式,茶文化研讨会,茶艺表演交流,宋园茶艺荟萃,茶趣征文,经贸展销,风情旅游等。前来参加茶文化节的海外...  相似文献   

13.
在珠海赏茶艺晨午记得去年,是在杭州西湖的龙井村,欣赏过一次风格古朴的茶艺表演。想不到今年,茶艺引进了珠海,而且其道之精湛,绝不亚于人家,于是不由得有了许多欣喜。珠海人爱喝茶。因为广东这地方有习惯,不吃早饭吃早茶,所以人们与茶的亲密程度,远非内地之人所...  相似文献   

14.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推广茶道艺术活动、促进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宣传澳门历史建筑群的风貌,澳门中华茶道会策划举办第六届《镜海茶缘》之“荷香茗趣”茶艺文化活动,并邀请两岸著名茶文化专家学者与本地文人进行一场“赏荷、品荷、颂荷”之茶艺文化雅集。为办好是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台湾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的新著《中华茶艺学》最近由台海出版社出版。范增平先生二十多年来潜心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致力于弘扬中华茶文化事业,特别是先后100多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热情宣讲传授茶文化知识,演示名茶的冲泡技艺,并撰写大量的文章,出版许多茶文化专著。最近他同时在台湾出版了《茶艺学》,在北京出版了《中华茶艺学》著作,对中国茶艺的有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论述,这是首部由台湾地区学者在两岸同时出版的中国茶艺理论著作。本书的出版,将对中国茶艺的学术研究作出贡献,也将对各地的茶艺事业产生积极…  相似文献   

16.
进茶艺馆被时尚中人视为是风雅之事,不惯于风雅的人士于是当它是附庸风雅,因为有幸进茶艺馆附庸过那么几次,我忍不住想说,一样的附庸风雅也着实是有高下之分的,这点是在“泰和茶艺社”领略到的。去“泰和”是出于闻名不如见面的心理,想折腾出一篇茶文化的稿子,问了很多人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众人在一问三不知之余倒大有让贤之风:你真想了解茶文化那就去“泰和”坐坐。“泰和”二字就这样印在心底了,因为是朋友中的三六九等竟然都能脱口而出的一家茶艺社。“泰和”不是只吃下午茶的地方,但我久读董桥的《下午茶》,总以喝茶是最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稳定之基;农村的黄土地、黑土地是我们的根;农民是我们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但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三林崩瓜”因其皮色翠绿,外观漂亮,肉质细洁、汁多皮薄,食之爽口、风味独特,60年代前曾在沪上享有盛名,是上海地方品种中四大名瓜之一。随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国内外许多优良品种相继引入本地试种推广,而“三林崩瓜”这个地方特色品种则存在果实含糖量偏低、瓜籽大而多等不足,被迫逐渐退出果品市场,目前,仅在我区三林镇有少量种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特色的上海地方品种,2004年我们承担了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达的“三林崩瓜杂交改良品种试种”项目,现将试种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舒曼 《农业考古》2007,(5):90-90
二十多年前,台湾出现了中国茶文化复兴的浪潮。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首创“茶艺”一词。有人不禁要问:为何叫“中国茶艺”而不叫“中国茶道”呢?关于这一问题,力推“中国茶艺”概念的,且经常来往于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专家范增平教授是这样解释的:“茶道”虽中国古已有之,但却为日本专美于先,若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引起误会。而“茶艺”正是有别于“日本茶道”的叫法。按照范先生的逻辑,“茶艺”中还应有“茶道”之概念,从其推崇和主张的“中国茶艺文化学”便可以证明,在此暂且不论。单就“茶艺”两字,却以极快的速度越过海峡,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