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德合作陕西延安造林项目造林技术,通过在造林实践中的反复验证,取的了很好的效果,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陕北防护林的建设,省林业厅科技委和省林学会于1986年5月中旬至6月初,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对延安和榆林地区的宜川、志丹、延安、绥德、靖边、榆林、佳县等市、县的植树造林情况,进行了一次学术性考察,现报告如下。一、陕北植树造林成绩突出,效益显著陕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植树造林成了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治穷致富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多年来,这里就是我省的造林重点,1978年列入“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后,在党的领导下,更加坚持不懈地种草种树,取得了突出成绩,收到了明显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延安和榆林  相似文献   

3.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生态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使全市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6年来,全市累计新增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4.
宜川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与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过度地带,是黄河岸边的一颗绿色明珠。1999年以来,宜川县林业局领导班子,抢抓“建设秀美山川”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认真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取得了可喜的建设成就。六年来,全县共完成造林64.56万亩,124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蓄积净增52万  相似文献   

5.
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既是全国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又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干旱少雨,造林成活率低,成林困难,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各项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做到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本文结合多年的造林工作经验,现就本地区如何应用抗旱技术,提出一些实践中可行的技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消灭四小荒建设大通道偏关县全力打好造林绿化大决战王志敏张再亮地处晋西北丘陵沟壑区的偏关县,立足县情抓林业,在全县组织开展以消灭小荒山、小荒丘、小荒沟、小荒滩,建设绿色大通道为主题的造林绿化大决战,由点到面,使各项重点工程连网连片,形成较合理的林业屏障...  相似文献   

7.
杨帆 《中国林业》2010,(21):36-36
<正>山西省五寨县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这里曾经一派荒凉,水土流失严重,为此,国家在这里投资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县川河流域五寨项目区是经黄委会审批立项的以地县为项目区的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该项目于2000年启动实施,建设期限为5年。一、水土流失治理措施1.梯田工程。梯田建设是县川河项目区坡耕地治理的主体工程,选择离村较近、土质良好、土层深厚、坡度在20°以下的  相似文献   

8.
仁用杏在陕北丘陵区的发展前景杨荣惠,李平,李艳芳(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陕西米脂,718100)1陕北丘陵区发展仁用杏的重要性陕北丘陵沟壑区25°~35°的陡坡地约占该区总面积的25%左右。此类地因长期轮翻耕作,表层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故政府...  相似文献   

9.
张建德 《沙棘》2003,16(2):13-14
在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杨树沙棘混交林,能显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杨树旺盛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加快林业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0.
树种选择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树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苗木栽后不易成活,从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即使成活,也可能长期生长不良,难以成材、成林,达不到预期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一、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重要意义1、工程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人类不断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沙尘  相似文献   

11.
正"你们看,这是三北工程一期二期造林的地方,现在都是次生林了,已经自然更新了。"延川县林业局原局长呼增禄指着公路旁的一片杨树林向记者说。今年60岁的呼增禄中专毕业就来到延川县林业局,一干就是38年,对延川县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感情。他亲身经历了三北工程一期到现在的造林全过程,是三北工程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延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北部、黄河西岸,属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水土流失、生态脆  相似文献   

12.
一、甘肃省林业“五个十大”1、甘肃省林业十大优秀科技成果(1)中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2)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与示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系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保护生态环境更加迫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还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质量控制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质量控制,要分析存在的制约因素,采取可行的措施,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依据我国现行建设法规和林业政策及造林技术规范与标准,结合甘肃省林业生态工程监理的现状,阐述了目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北丘陵沟壑区山地栽植鲜食梨枣,从苗木栽植,整形修剪,水肥管理,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早期丰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8年示范栽培,经调查现年产量19 065.5 kg/hm^2,产值114 393元/hm^2,单株产量10.1 kg,依此总结了一套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鲜食梨枣周年综合管理技术,对这一地区推广鲜食梨枣栽培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业生态工程监理是确保造林绿化效益、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的重要保证。介绍了林业生态工程监理的概念、内容、特点以及针对性,提出了搞好林业生态工程监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山西省“三北”地区(即西山地区)的黄土丘陵区和残垣沟壑区山杏、柠条混交造林模式,晋西北黄土丘陵防风固沙林油松、沙棘混交造林模式,吕梁山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造林模式和晋西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重点、林业生产的需求以及不同立地小区主导因子的立地特征,选择适合的森林植被构建措施、造林树种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经验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是跨世纪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区由南向北跨 2个气候带 ,有关中平原区、渭北高原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等四大地貌类型区。涉及榆林、延安、铜川、宝鸡、咸阳、西安、渭南 7个地 (市 ) 6 0个县 (市、区 ) ,占全省总面积 2 0 5 6万 hm2的5 6 .6 %。由于历史的原因 ,解放初我省“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有 4% ,水土流失面积约 90 0多万 hm2 ,沙化土地面积达173万 hm2 ,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超过 8亿 t/ a。解放后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和植被建设 ,到 1977年 ,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为豆科丛生灌木,根深叶茂,繁殖容易,抗旱抗蚀,保土力强,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先锋灌木树种,可解决肥料、饲料、燃料,改良土壤。佳县位于陕西北部,紧靠黄河西岸。除北部为风沙区外,其余均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群众历来有种植柠条的习惯。1953年前有柠条林两万多亩,到1973年底发展到7.7万亩,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