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培杂桂旱1号是广西农科院育成的耐旱优质高产多抗籼型杂交稻新组合。本文依据几年的试验、试种、示范,结果说明培杂桂旱1号及其他耐旱稻种在水田种植,以育秧水种旱管的方式栽培管理也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沪旱优3号杂交稻在广西试验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沪旱优3号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耐旱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6年在广西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示范,文章根据试验示范结果,介绍沪旱优3号在广西的表现:经济性状好,产量较高,耐旱、耐寒性强,米质优,适宜多种种植方式;并对沪旱优3号在广西种植的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焦旱1号是河南省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常规粳型中熟旱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耐旱广适等优点,适合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黄淮稻区做麦茬旱直播稻栽培。  相似文献   

4.
水稻地覆盖旱直播节水栽培,是指选用比较耐旱的水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方式并加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不建立水层,主要利用自然降水,遇旱适当补水,从而达到节水增效为目的的水稻生产方式。东宁卫乡于2009年在首山堡村进行了200亩地引进和试种水稻地覆盖旱直播节水栽技术的试种。其主要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旱棚条件下燕麦品种的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燕麦品种,在旱棚条件下通过水、旱处理对比进行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能够反映燕麦品种耐旱能力的绝对量,非干旱处理能够反映燕麦品种丰产性的绝对量;坝莜3号、冀张莜4号、坝莜1号、坝燕4号和坝莜9号均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冀张莜4号、坝燕4号、坝莜9号和坝莜6号对水分反应敏感,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其中冀张莜4号既耐旱又喜水。此外,水旱比值能够反映燕麦品种对水分的敏感性和丰产性,在抗旱性评价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旱1号小麦生育规律观察韩如岩袁宝玉马庆华陈明灿付国占(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裴腊梅高明(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郑旱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稳产高产的...  相似文献   

7.
旱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芋儿 ,是常用中药 ,主产于南方各省。旱半夏生育期为 180~ 2 10天 ,当年春、夏栽种可当年收获。常年亩产干货 15 0~ 2 0 0kg ,亩产值 4 0 0 0~ 5 0 0 0元 ,是经济效益较高的药用植物。1 生长习性旱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 ,耐寒、耐阴、不耐旱。  相似文献   

8.
郑旱1号小麦生育规律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李友军李根学韩如岩黄峻岳刘淑君代文戌苗顺卿李广博(洛阳市小麦高产研究开发协作组,洛阳471003)郑旱1号(郑州8915)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系。该品系具有耐旱、耐寒、抗病...  相似文献   

9.
水稻高产,却怕渴;旱稻耐旱,但产量稍逊。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旱稻专家罗利军博士将水稻高产和旱稻耐旱的优点巧妙地融于1粒稻种,育成世界首例节水抗旱杂交稻新品种——旱优3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旱3号旱稻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从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旱稻新品种中旱3号进行试种,试验其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探索其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中旱3号耐旱耐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产量潜力较高,米质较好。旱种旱管、水插旱管栽培,一般单产达4500-5000kg/hm^2,比巴西旱稻增产10%-20%。穗大粒多,一般每667m^2有效穗16万,水插旱管基本苗8万,旱播旱管播种量3.0-3.5kg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双季晚粳“粳系21—2”,近两年成为宣州市的双晚主栽品种。本文调查和分析了“粳系21—2”在本市的栽培技术现状和主要生育特性,提出了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稻抛秧技术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具有省工、节本、早发、高产、高效、节约秧地等优点。根据特优837的亲本特性及广西南宁周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抛秧经验,介绍特优837抛秧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超级稻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理论渊源和依据,品种特征特性,选育的技术路线,已育成的品种及其优化的栽培技术,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使用技术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每667 m2施用85、100、115 mL等3个不同浓度(制剂量)处理进行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生长安全,有较好的增产效果,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优良,其中每667 m2施用115 mL药剂处理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90%和75.84%,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27%和76.40%,值得在生产上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杂交双季晚籼A优338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优338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A4A与恢复系R338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和易制种等特点.阐述了A优33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在同等自然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49.2kg,增产率为11.4%,经济效益提高98.3元。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水稻单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杂交水稻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杂交水稻种业培育错失良机。针对我国杂交水稻研发现状,为应对跨国种业集团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杂交水稻种业研发的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加快种子产业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杂交晚粳甬优8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2008年,甬优8号在当涂县的试种表现,田间长相、产量和稻米品质均表现突出,是一个很有开发潜力的超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笔者总结了杂交晚粳甬优8号的主要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组合生产利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因素的随机区组分析 ,得出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不同茎蘖苗、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不同茎蘖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组合以协优 5 7的产量较高 ,密度和秧苗素质以 2 2 .5万穴 /hm2 和 3个茎蘖苗的产量较高 ;组合×不同茎蘖苗以汕优 6 3在茎蘖苗为 3个时产量较高 ,而协优 5 7因其成穗率高 ,穗子大 ,在不同的茎蘖苗下均能获得较高产量 ,说明其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