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中部草地沙漠化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1:3.5×10^4假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室内判读与野外调查,本区沙漠化草地可分为中度及轻度两种,面积12.823万hm^2,导致草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超载过牧,樵柴,放牧制度不合理等,草地沙漠化防治可采取生物,管理及工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草畜矛盾尖锐,草地承载力严重下降,如何恢复受损的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突破石漠化恶性循环,是当下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科学合理地提高草地承载力能够最大化利用草地资源和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草地承载力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国内外关于草地承载力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破坏性开发活动的增加,青海草原荒漠化的问题日益严峻,目前,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但是,草原荒漠化治理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投融资能力以及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解决青海省草原荒漠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本文初步分析了青海草原荒漠化的现状以及投融资环境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融资环境的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4.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玉树州中部天然草地载畜量调查与草食畜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宏义 《青海草业》2005,14(2):48-50
通过对玉树州中部12个乡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发现牲畜超载,草地退化严重。建议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天然草地改良,家畜品种改良,人工种草,实现草畜平衡,使退化草地得到休养生息,恢复草地自然调节功能,从而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湖南省石漠化及草地石漠化的分布,大多分布在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环境恶化,经济落后,财政紧张,人均收入低,石漠化现状严峻.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城步县发展奶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荒漠草场退化沙化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是一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阿拉善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域辽阔,有天然草场1753.48万hm^2,是我国白绒山羊和双峰驼的重要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荒漠草场缺乏科学认识,忽视管理,粗放经营,超载放牧,掠夺利用,使草场几乎全部沙化,退化面积达333hm^2,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笔者就阿拉善荒漠草场退化沙化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加强草原法制,深化牧区改革,牧区产业  相似文献   

8.
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等级评价指标研究就是对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程度分等定级,为科学治理、评价、合理利用和监测提供标准。以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镶黄旗飞播造林项目为例,结合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主导因素,以风蚀积沙、生物结皮和土壤发育等作为辅助性指标,确定了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程度等级指标。对评价我国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的成果和监测沙漠化草原动态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草地生物固氮与集约化草地畜牧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草地生物固氮不仅是草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输入过程的重要部分,而且与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建立和退化草场的恢复有重要的关系。在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固氮的3种方式中,豆科植物根瘤生固是重要方式,细菌自主固氮值得重视,而联合固氮在草地生物固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潜力。  相似文献   

10.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4,23(4):44-49
青海省天然草地的退化范围涉及全省牧区6个藏族自治州和1地、1市,尤其是青南高原"三江源区",是天然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是全省草地退化扩展速率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草地治理和恢复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生态治理项目,提出了几种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和技术,为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恢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