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农作物比较效益,对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区的果桑、葡萄、柑橘和香蕉种植生产效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是2010~2011年度果桑、葡萄、柑橘和香蕉种植效益(纯收益)依次分别为7 8000元/h㎡、135 000元/h㎡、103 035元/h㎡和108 390元/h㎡,果桑种植效益相对较低;四种水果的成本利润率依次分别为260%、154%、199%和161%,果桑种植的成本利润率最高,说明果桑种植的投入产出最高,而且果桑种植的人工成本利润率达464.28%,与葡萄相当,均处于较高水平。从种植效益、成本利润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证明我区开展果桑种植具有一定优势,通过种植果桑可以提高桑蚕业经济效益,也达到合理调整我区水果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蓝必忠 《广西蚕业》2019,56(2):32-36
通过连续两年对环江县桑蚕与甘蔗的生产成本、比较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环江地区,种桑养蚕与种植甘蔗的667m2产值分别为7255.46元、2711.76元,前者比后者多4543.70元。每667m2桑园的产值是甘蔗的2.68倍。桑蚕与甘蔗各有优势,桑蚕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稍高于甘蔗,而甘蔗的规模效益稍优于桑蚕。对桑蚕与甘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发展产业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生产和产业扶贫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各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书讯     
《广西蚕业》2013,(1):11-11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图书出售:《蚕病害防治彩色图谱》13元、《桑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3元、《科学养蚕技术彩色图谱》16元、《节本高效种桑养蚕技术》13元、《种桑养蚕技术问答》9.8元、《种桑养蚕》3元、蚕病挂图14元、《木薯种植及木薯饲养技术》(以上价格不包括邮寄费)。上述书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以便广大蚕农学以致用,圆你蚕业致富之梦,有需要者请与下列人员联系。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新书出售:《蚕病害防治彩色图谱》16元、《桑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6元、《科学养蚕技术彩色图谱》13元、《节本高效种桑养蚕技术》13元、《种桑养蚕技术问答》12元、《种桑养蚕》3元、蚕病挂图14元、《木薯种植及木薯饲养技  相似文献   

5.
抽样调查广西木薯蚕主产区龙州县3个乡镇5个村共178户养蚕户的养殖情况,进行木薯蚕饲养经济效益分析。调查的养蚕户约占所在村、屯总户数的3%~14%,分布面广,养殖规模小,蚕房充足的农户普遍采用地面育形式饲养。在薯、蚕兼收的前提下用木薯叶养蚕,每667 m2木薯地年平均总产值为2 895.00元,净利润为218.86元,成本利润率8.18%,种植和养殖环节与种桑养蚕相比消耗的人力物力少,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效果,对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那乐村的河滩地桑园近4年养蚕效果及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两个村40户农户中,河滩地桑园的每667 m~2桑园产茧量最低为47~50kg,稳定在60 kg以上的农户占70%,90 kg以上的农户占25%。每667 m~2桑园售茧收入最低为1 780元,最高达6978元,稳定在3 000元以上的农户占62.5%,单位桑园面积的产茧量、产值与平地、水田地、坡地等常规地种桑养蚕的效果接近。农户年养蚕售茧总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75%,3万元以上的农户占45%;人均养蚕售茧收入最低为3 167.8元、最高为1.1万元左右,效益十分显著,可以实现当年种桑养蚕当年就有收入,来年就实现脱贫致富。针对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成功经验,总结种养配套关键技术,从选择适宜桑树品种、适时种植、合理密植、蚕造调节与桑采收调整、灾后桑园恢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河滩地种桑养蚕关键配套技术,为今后那坡县发展河滩地种桑养蚕,促进那坡县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种桑养蚕,取茧制丝织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生产.纵观全国,凡种桑养蚕茧丝生产发达的省(区),其经济都较富裕.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乡的浙江、江苏、广东,农村经济都较富裕.如浙江省,1981年全省蚕桑总产值为30282万元.蚕桑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五业总产值3.3%,占农业产值的6.16%,其中七个年产茧五万担以上的县,1981年蚕桑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34%,高的可达31.32%,仅养蚕一项平均每个农户收入268.18元,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收入62.5元.我区平南县是种桑养蚕的老区,特别是城厢公社河口大队,更是家家种桑育蚕.1982年全大队养蚕5819张,产茧2036担,收入34万多元,平均每户养蚕收入382元,人均收入64元.全大队养蚕收入超  相似文献   

8.
2006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自2002年5月,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承担对口帮扶遂溪县界炮镇西湾村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扶持该村农民种桑187公顷。今年养蚕收入695万元,人均收入由2002年1100元增加到3800元,其中养蚕户仅蚕茧收入平均就近达1.8万元,最高的达13万元。地处粤西雷州半岛的西湾村共有旱坡地187公顷,由于该地严重偏砂偏酸、贫瘠易旱,以前只是种植甘蔗或木薯,经济效益十分低。在改变农业结构,建立蚕桑基地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派发了《西湾基地种桑养蚕技术规程》手册到每家农户,实施保质保量供应蚕苗和开壳收购鲜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蚕丝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对合理利用资源与劳力,增加社队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出口换取外汇,为“四化”积累资金,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当年种桑,当年养蚕,采叶养蚕时间一年长达八个月,又有丰富的柞树和木薯资源,对发展桑蚕、柞蚕、木薯蚕生产,条件十分有利.养蚕投资少,收益快,可充分利用农村附带劳动力,是农村一项很好的副业生产,受到广大社员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0.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11.
海南中西部地区发展桑蚕产业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海南中西部大部分农民仍然依靠效益低而破坏耕地地力的甘蔗、木薯作为主要的生产收入来源,年复一年。由于市场等原因,这些作物增产也不增收,农民人均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调整升级农业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是海南农业发展必经之路,是保持发展优势的根本路径,琼中县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大力推广桑蚕产业并创造"琼中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各市县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快转型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广宁县石咀区南迳乡南源二队区焕彩,全家6口人,劳力4人。在农业大包干后,分得责任地5.57亩,其中水田4.47亩,旱地1.1亩。积极发展种桑养蚕生产,改变过去只种水稻的单一经济。于1981年工2月种桑1.36亩,1982年4月开始采桑养蚕,全年养蚕7张收入654.21元,平均亩桑产值481.03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尝到了甜头。1982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天然丝制品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桑养蚕市场前景良好,对于提高我市农业生产水平产生良好契机。本文结合本地地理条件,劳动力方面,种桑养蚕的产效特点对关于如何在滨海盐碱地种桑养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靖江县新桥镇滨江村孔繁太是江苏省泰州市养蚕规模最大的一户,现有投产桑田4公顷。自2002年种桑以来,他的生产规模和效益年年上升。种桑当年秋期养蚕收入2.2万元,2003年~2005年,他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每年养蚕收入分别为l0.1万元、11.6万元和13.58万元,2005年亩桑产值达到2265元。2006年春蚕,孔繁太首次饲养102张新蚕品种菁松×皓月取得成功,生产蚕茧3876公斤,产值达11.3万元,一季春蚕收入相当于2004年全年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广西种桑养蚕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宜州、象州、平南等9个县市每饲养一张蚕种的桑园投入和养蚕投入,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2007—2010年和2011上半年的养蚕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桑养蚕虽劳动投入较大,但农民收入可观,2011年每饲养一张蚕种收入高达1400~1800元,跟同行种植业和养殖业比,效益显著。通过5年间的茧价和效益对比分析可见,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今天,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底限约为30~35元/kg,高于此底线有生产积极性,低于此底线蚕农或许会挖桑毁桑。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桑蚕生产经过1995~1996年桑园面积下降及蚕茧产量大幅度减产之后,1997~1998两年蚕茧生产虽有缓慢回升,但生产和销售形势一直不太明朗。加上亚洲的金融危机,更使领导心存疑虑.农民也不敢大胆放手发展种桑养蚕事业,使广西种桑养蚕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今年预计我区...  相似文献   

17.
新兴县船岗区龙庆乡洗村二队梁金庆,全家14人,6个劳动力,过去,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生产单一化,经济上不去,1980年集体人平分配只有63元,1981年农业大包干后,全家分有责任田15.8亩,他大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种桑养蚕,于当年12月种桑5.7亩,82年3年30日采叶养蚕,全年养43.5张,总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桂桑优12桑树品种在石山区的种植技术与效益,在那坡县平孟镇弄汤村示范种植桂桑优12桑树品种,对试验示范区域进行桑园产量和蚕茧产量测产验收,栽种第3年该品种每667 m2平均桑叶产量2659.04 kg,平均蚕茧量166.71 kg,每667 m2产值达到7501.95元,纯收入6042.98元,产值和纯收入分别是玉米的7.35倍、8.00倍。结果表明,在石山区发展种桑养蚕效益远高于原有的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9.
陆宝金 《四川蚕业》2005,33(1):34-34,54
在目前国内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作物以提高农业职工的收入。2001年,我场党委在多次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发展种植桑树1500亩(1亩≈667m^2),当年试养蚕50张,平均单产38kg。经过3年的运作,种桑养蚕效益逐渐显现。但是由于我场单户种植面积过大,再加上全部使用方格蔟上蔟,给上蔟工作带来了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蚕产业是宁夏红寺堡扶贫扬黄灌区产业化项目之一,笔者从该地区种桑养蚕现状、市场、优势及存在问题出发,及种桑养蚕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地位,提出种桑养蚕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