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0kV配电线路用途广泛,在生产及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经常发生事故,且引起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对2004—2008年沈阳市和平区10kV配电线路事故原因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八项合理预防措施,以确保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所在的电力公司地处四川西南一偏远县城,10 kV以下的配电架空导线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近年在配电线路上发生了几起因电压升高造成居民家用电器损坏的事故,笔者现就发生此类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谈点浅见,供农电朋友参考。1造成配电线路电压升高的原因(1)高电压等级线路对低电压等级线路放电或因各种原因接触低压线路,造成配电线路电压升高遂致居民家用电器损坏。如35 kV线路跨越10 kV线路、10 kV线路跨越380 V线路,因电流过大或环境温度过高,导线弧垂增大,造成线间放电或接触。  相似文献   

3.
1 10 kV配电网雷击跳闸原因分析1.1绝缘水平影响绝缘水平低是导致10 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发生跳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雷击到线路上或者地面时,过电压超过线路的耐雷水平,就会导致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10 kV配电线路通常位于城市郊区,南方地区往往杆塔附近存在着水田、水塘等不利因素,输电线路在遭受雷击时,由于水的导电率远大于周围土壤导电率,这些环境上的不利因素使得感应雷过电压变得更加恶劣,增大了跳闸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刘世民  黄文森 《农村电工》2009,17(12):20-20
110kV架空线路的常见事故 1.1雷击事故 雷击10kV架空线路事故有很多种.如绝缘子击穿或爆裂、断线、配电变压器烧毁等。雷击事故,固然与雷击线路的客观原因有较大关系。但与设备缺陷也有很大关系,分析其设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简述一起110 kV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异常故障的排查过程。运维人员先按照常规思路对10 kV线路巡视检查、测量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几经波折,最后发现是站内消弧线圈补偿度不当引起的。此次故障排查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对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要拓宽思路,站内设备与站外出线同时考虑;提高调度及运维人员对事故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有效缩短事故原因查找时间,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农村配电线路大多存在点多、线长、面广、走径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经几番农网改造后,10kV配电网络运行状况得到大大改善,抗事故能力得到增强,供电可靠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受气候、地理、环境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线路故障率仍居高不下.笔者现就10 kV架空线路的常发故障事故进行分析,并对10 kV架空线路的反事故措施进行探讨,以求提高10 kV架空线路的运行水平,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广大农村用电负荷点多,且分散,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分布广、线路长,加上一些其他因素使该类配电线路频繁发生故障。为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现将该类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处理方法简介如下。1倒杆这类事故主要是由于施工时杆塔埋深不够,未按规程要求设置必要的拉线等造成的。杆塔埋深不够或立杆处的土质松散(粘着性极差),线路投入运行之后,由于外力作用使杆塔发生倾覆而产生倒杆事故。当前农村配电线路用得最多的是8~10m钢筋混凝土拔梢杆,其中8~9m电杆多用于低压配电线路,而6~10kV高压配电线路最为…  相似文献   

8.
农用10KV配电线路是目前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农村供电的重要任务。它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10KV线路的事故跳闸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县级供电企业,它不仅严重威胁供电安全,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广大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一、事故原因分析 某县共有农用10KV线路36条,分布在县辖8座变电站,共800余公里。1993年农用10kV配电线路跳闸统计情况如下。 农用10kV配电线路全年共跳闸343次。非计划停运次数共423次,其中:速断跳闸280次,占线路跳闸总数的81.6%(含接地)。占非计划停运次数的66.2%。过流跳闸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部分区域10 kV配电线路断路器老化现象严重,由恶劣环境、超负荷运行等引起的断路器自愈失败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10 kV配电线路重合闸效果。如何优化10 kV配电线路断路器自愈控制装置,保障顺利重合闸,全面提升配电网络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现阶段供电企业关注的焦点。1故障概况某110 kV变电站于1999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包括9条10 kV配电线路,主要负责某乡镇80%的居民生活供电。2017年变电站智能化改建,  相似文献   

10.
杨闯  陈悦 《农村电工》2023,(9):57-58
<正>配电系统发生35 kV线路断线后,不但线路缺相运行时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而且断线处还会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现以一起35 kV线路单相断线故障为例,详细描述配电系统断线事故的电压规律特征,逐条分析事故现象的发生原因,以帮助调度员快速判断并隔离故障,保障电网安全持续供电。  相似文献   

11.
农网线路中并联动态补偿电容器不仅可以减少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而且可以改善线路上各节点的电压水平。无功补偿的降损效果与电容器的投切方式密切相关。目前国内两种主要投切方式是按功率因数和按电压,它们对应着不同的布点方法。比较两种布点方法的无功潮流,并对线路的降损效果做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配电线路中采用按电压投切方式,更有利于降低线损和提高线路末端电压。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泵站节能技术改造时,实施节能的主要途径有:经济可靠的接线方式、高效运行的配电线路以及较高的功率因数等。对已建成的功率因数偏低的泵站采用电力电容补偿,可减少电源和线路的电流负荷。  相似文献   

13.
吴宜明 《湖南农机》2012,39(1):110-111
由于配电网络绝缘水平低,在大气过电压、污秽或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故障,检修工作量大,但由于缺乏合适的人身安全防护用具及作业方式不规范,造成配电网作业事故较多,文章总结多年从事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关于规范配网工程带电作业的几点建议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配电线路中接入风光电源,提升线路末端电压,治理户用型风光互补低电压问题。通过潮流计算,分析农村配电线路中未接入风光电源、在同样位置接入不容容量和在不同位置接入同样容量风光电源3种情况下的电压偏移情况。结果表明,在适当位置接入适当容量的风光电源,可以提高线路电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供电负荷分散、用电量小的特点,研究以低压侧中间带抽头的单相配电变压器,配合两火一零三芯集束导线低压供电的新模式,并在赤峰市敖汉旗进行了试点。实施表明,该模式在工程投资、降损节能、安全运行等方面已收到显著的效果,为今后农村电网特别是西部地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朱勇 《湖南农机》2007,(5):46-47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汕头市农村电力行业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主要财务问题,探讨了促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事故停泵水锤对压力管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青云  李志敏 《排灌机械》2006,24(6):45-47,52
介绍了大战场泵站的基本情况,对该泵站由于事故停泵水锤造成压力管道破坏的现场进行了调查.基于水锤理论并运用水锤特征线法,建立了事故停泵水锤计算的数学模型,模拟了事故停泵水力过渡过程中的水泵参数及压力变化过程,绘制了该泵站事故停泵的最大、最小水头包络线.通过计算结果及对泵站压力管道破坏情况的分析,得出此次管道破裂是由于事故停泵产生过高水锤压力,沿管线多处出现负压,管道存在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更换破坏的管道,同时在管道凸起(3^#镇墩)K0+075处及(6^#镇墩)K0+201处设进排气补气阀,防止事故停泵时管道产生过大的负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迅速增长,部分供电半径大、负荷重的10 kV 配电线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进行无功补偿势在必行。介绍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及容量、安装位置确定方法,并以通辽市扎鲁特旗农网为例,进行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分析,为提升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佳庆  薛云晖  李蕙  陈道明 《排灌机械》2006,24(6):35-38,44
针对泵站使用的蓄电池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整流器组冗余型直流电源系统”方案.该直流电源系统采用两套高频开关整流器组,两路独立交流电源输入,各自供一组高频开关整流器组,输出经二极管直接接至同一组直流母线.直流母线为单母线不分段,不设蓄电池组.正常情况下,两路独立的交流电源同时供电,两组整流器组中所有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并列运行,共同承担全站的负荷电流.当其中任一路交流电源系统发生事故或某一组整流器组故障、检修退出运行时,正常的一组整流器组可单独运行,承担泵站的全部负荷.使用结果表明,这种设计具有交流电源无间隙切换、事故放电能力大、可扩容性强等优点,并可推广为多个交流电源同时供电,实现多交流电源不间断切换,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实例的方法,探讨基于配电GIS平台实现潮流计算的方案。利用GIS平台中的全局唯一编码(GUID)描述配电网络拓扑模型,取代传统前推回代方法中的节点、支路编码方式,为潮流计算提供更完整、精确、更新及时的参数。在Matlab环境下设计配网潮流计算模块,在GIS平台上集成该模块,实现可视化的潮流计算,将结果直观的显示在配电网地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