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以兜唇石斛和齿瓣石斛1年生鲜茎为材料,进行了6项扦插繁殖育苗技术试验,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石斛扦插育苗技术和扦插苗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红杆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分化和生根壮苗的影响,并研究驯化时间与移栽基质对铁皮石斛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MS+10%马铃薯泥+20%香蕉泥+20 g/L蔗糖+6 g/L琼脂最适合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MS+0.5 mg/L NAA+3.0 mg/L BA+20 g/L蔗糖+6 g/L琼脂+200 ml/L椰汁最适合原球茎分化;1/2MS+0.5 mg/L NAA+15%香蕉泥+20 g/L蔗糖+6 g/L琼脂最适合铁皮石斛壮苗生根;驯化28 d的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以松树皮∶椰糠∶石头=1∶1∶1为栽培基质,对其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铁皮石斛的自然生长条件和繁殖状况的基础上,从种子的无菌萌发、器官发生诱导、原球茎发生与分化成苗、细胞培养、试管开花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关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并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大棚内铁皮石斛优质、高产的气象条件,选取2015-2016年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双峰村铁皮石斛基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植株生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铁皮石斛对不良气候因子具有一定的抗性;(2)气温与铁皮石斛生长速度之间存在较显著相关关系,茎生长高峰期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在22~26℃,日平均最高气温在25~33℃,过程日平均最低气温在19~22℃;(3)月平均光照强度8000~13000 lux时,较适合铁皮石斛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并分析鲜铁皮石斛主要质量指标水分、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并比较与铁皮石斛不同加工品之间的差异。方法采集24批次云南省鲜铁皮石斛样品,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质量标准,对鲜铁皮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样品采收后7日内的水分、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并以鲜铁皮石斛为原料,比对高温烘烤卷曲制得铁皮枫斗、常压低温(45℃)鼓风烘干制得铁皮石斛片、真空冷冻干燥制得铁皮石斛粉三种不同加工品上述四个主要质量指标差异。结果鲜铁皮石斛水分平均含量为82%±3.8%,浸出物平均含量为7.7%±1.3%,多糖平均含量为41.1%±9.6%,甘露糖平均含量为31.5%±7.6%;三种不同加工品中常压低温鼓风烘干所得铁皮石斛片浸出物、多糖及甘露糖含量最高,而高温烘烤卷曲制得铁皮枫斗最低。结论鲜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定量分析方法重复性好,可实现对鲜铁皮石斛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其主要质量指标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项下要求;常压低温加工方式有利于保持铁皮石斛主要质量指标值,但与铁皮石斛生物活性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可为铁皮石斛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原球茎为实验材料,对影响铁皮石斛再生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建立铁皮石斛在生产中的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MS、Fonnesbech和N6中,最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MS;原球茎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75 mg/L+NAA0.2 mg/L+4.0% 白糖,接种35 d后原球茎增殖倍数为4.19;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0.3 mg/L+3.0%白糖,分化率为74%。分化出的丛芽在生根培养基MS+AC0.05%+白糖3.0% 中,28 d生根率达到87%。  相似文献   

7.
以铁皮石斛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风味饮料,对铁皮石斛汁发酵前后多糖、石斛碱、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对石斛多糖的消耗最高,比原汁减少了41.63%。植物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按1∶1混合发酵对石斛碱的消耗最高,比原汁减少了4.92%。经乳酸菌发酵,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比发酵前有提高,其中以植物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按比例1∶1混合发酵提高幅度最大,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4.17%和31.87%。铁皮石斛汁发酵后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比发酵前有所增强。本研究说明,利用乳酸菌发酵可提高铁皮石斛活性物质的溶出率,从而提高铁皮石斛乳酸菌饮品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闽西宁化2个铁皮石斛品系的离体培养条件。[方法]以闽西宁化红杆和青杆2个铁皮石斛试管苗为材料,设计了8组培养基对2个铁皮石斛品系离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MS+6-BA 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有利于红杆铁皮石斛和青杆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MS+KT 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有利于红杆铁皮石斛、青杆铁皮石斛壮苗生长,壮苗培养基适当添加香蕉泥有利于植株增高。[结论]2个铁皮石斛品系间的丛生芽增殖和根系生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红杆铁皮石斛的丛生芽增殖能力弱于青杆铁皮石斛;红杆铁皮石斛的根系长度和分蘖数都低于青杆铁皮石斛,一级根系数高于青杆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9.
为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的生产管理提供气象参考,2014-2015年对龙眼树下不同栽培方式种植的铁皮石斛茎生长和同期气象条件进行观测,分析林下气象条件对铁皮石斛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龙眼树林下种植铁皮石斛茎伸长生长变化过程表现为S型生长曲线,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龙眼树上绑扎种植铁皮石斛的茎性状均优于林下苗床种植的。(2)气象条件对铁皮石斛的茎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茎增长量和过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最低值、日平均气温最高值、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试验林下的平均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80%以上,基本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在日平均气温24~30℃、日最高气温27~36℃和日最低气温20~26℃的条件下,铁皮石斛茎生长较快。生长高峰期出现时的日平均气温在27~29℃、日最高气温在32~34℃和日最低气温在24~26℃。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与浙江产铁皮石斛主要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标方法分别对海南产和浙江产铁皮石斛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总多糖及矿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南产铁皮石斛中的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总多糖和水与浙江产铁皮石斛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与浙江产铁皮石斛则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铁皮石斛同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其中以K、Mg、Ca和P的含量较高,尤其是K和Ca含量较高,不过,海南产铁皮石斛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要高于浙江产铁皮石斛。此外,两种铁皮石斛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但海南产铁皮石斛要比浙江产铁皮石斛更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人类膳食中(ω-6)/(ω-3)的推荐值。两种铁皮石斛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两种铁皮石斛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且海南产铁皮石斛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要高于浙江产铁皮石斛。因此,海南产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生长缓慢。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从种苗选择、基质配比、栽培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管理技术,为铁皮石斛的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差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以25℃/13℃为处理温差,恒温25℃/25℃(培养室最常用温度)为对照,昼夜温度设置各12 h,观察和测定铁皮石斛原球茎在0~50 d内的生长情况、生物量、多糖含量、多糖总量、生物碱的变化.[结果]温差有利于铁皮石斛PLBs的增殖、促进生物量增加和多糖积累...  相似文献   

13.
从苗期管理、贴树栽培、植后管理、鲜条收获、产品品质等关键技术环节,总结南方地区铁皮石斛仿野生贴树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因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野生资源处境堪忧。该文对浙江省乐清市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动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介绍了龙眼树上铁皮石斛的仿生态栽培技术,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和场地设施,然后进行移栽,并从光照、水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着重综述了其管理要点,为铁皮石斛大面积的仿生态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兜唇石斛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兜唇石斛一年生鲜茎为插穗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4-7月是抽芽期,其中5月抽芽最多,占总抽芽数的69.64%,6-10月是出圃期,7月出圃的扦插苗最多,达总出圃数的53.93%;2月份扦插的插穗生长最好,插穗健壮、整齐,出圃时间集中,出圃率达91.44%;底部茎节是最好的扦插材料,可以获得优质扦插苗,扦插成本较低;参试的植物激素和扦插基质对插条抽芽生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质和季节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2种基质类型和在4个不同季节,分别开展了我国Ⅱ级珍稀濒危树种闽楠的嫩枝扦插试验,探究不同基质类型对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加快闽楠人工栽培技术发展以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泥炭(50%)+蛭石(50%)](V/V)为闽楠嫩枝扦插生根的首选基质。不同季节扦插对闽楠嫩枝插穗生根性状具有显著影响,春季扦插效果最佳,其次是秋季和冬季,而夏季扦插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选择金钗石斛不同株龄、不同部位的枝条进行扦插试验,测定新生苗的增殖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一年生插条扦插后生长情况要优于多年生插条,而采用一年生枝条下半部插条扦插,新生苗株高增长量和新增叶片数均优于上半部插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