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钾细菌对土壤养分转化强度及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钾细菌对钾的有效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试验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含有溶钾作用的钾细菌进行大田试验,寻求施用微生物菌作为马铃薯增产提质的新途径,并探讨解钾细菌的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钾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的生化活性以及土壤氮、钾的养分含量;改善马铃薯品质,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60 kg/hm2钾细菌制剂被推荐为北方寒地马铃薯栽培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脱毒种薯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最有效措施。由于原原种生产成本高且数量有限,生产中需要进行原种扩繁和一、二级生产种薯繁育。为研究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鄂马铃薯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扩繁过程中种植密度、N、P2O5、K2O施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20 000株/hm2,纯N施用量为180 kg/hm2,P2O5施用量为90 kg/hm2,K2O施用量为330 kg/hm2是原种扩繁生产中各因素最佳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3.
金优431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因子5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多穗型品种金优431产量与插秧密度及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确定金优431超高产(>12.75 t/hm2)栽培合理的插秧密度及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在有机肥为22.5t/hm2的基础上,插秧密度为25.25万~26.18万穴/hm2,即窄行和穴距为16.7 cm时,宽行应在29.1~30.8 cm,N施用量120.83~136.35 kg/hm2,P2O5施用量120.83~149.18 kg/hm2,K2O施用量134.25~165.75 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料配方添加锌、硒微量元素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 9 个栽培料配方处理,并添加锌、硒微量元素,测定各处理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出菇时间、产量、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结果]富硒香菇菌渣 30%+ 玉米芯 70%配方,熟料栽培产量 35 574.32 kg/hm2,产量排名第 1 位,生物转化率 56.9%;富硒黑木耳污染棒渣 70%+ 熟玉米芯 30%配方,熟料栽培产量 32 870.13 kg/hm2,产量排名第 2 位,生物转化率为 52.6%。[结论]香菇菌渣、玉米芯、黑木耳污染料等熟料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特别是黑木耳污染料栽培,不仅可将原料循环利用,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栽培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元素也可有效提高大球盖菇产量。  相似文献   

5.
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宽窄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经济效益,通过采用宽窄行种植、多种密度处理的方法,研究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中马铃薯密度与甘蔗产量和品质、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土地复合产值和新增纯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播幅为2.0 m的宿根甘蔗套种马铃薯宽窄行栽培中,当马铃薯密度达3.0万粒/hm2时,土地复合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其中,马铃薯产量达28 600 kg/hm2,商品率达72.3%;甘蔗产量达168 000 kg/hm2,比纯种增16.2%;甘蔗糖锤度达19.9%,比纯种提高0.3个百分点;复合产值达135 985元/hm2,比甘蔗纯种增119.7%;新增纯收入122 905 元/hm2,比甘蔗纯种增151.8%。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2017,(5):283-289
为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N 46%)为氮源,分别设置0,45,90,135和180 kg/hm25个氮素施用处理,利用方差分析及GGE双标图分析了产量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当氮肥施用量为T2(N 90 kg/hm2)时,在2014~2015年试验马铃薯的产量以及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量,商品薯率表现最好。其中产量,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量,商品薯率相比对照CK分别增加67%、30%、63%、30%;而氮肥施用量为T4(N 180 kg/hm2)时,尽管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而且株高较T2处理增加4%,但是相比T2处理下的马铃薯产量下降18%,商品薯率降低12%;产量、单株薯块重量对各试验处理差异的区分力和对目标农艺性状的代表性较好。因此,试验结果表明,精准合理的施用氮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方差分析与GGE双标图结合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加客观、有效地分析肥料施用量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水稻栽培中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在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后山洋选取有代表性的稻田进行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田块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72.35 kg/hm2,五氧化二磷37.5~75.0 kg/hm2,氧化钾115.8 kg/hm2。在中量施肥水平下,肥料对产量的贡献为28.57%;N肥对产量的贡献达到27.20%;P肥为12.01%;K肥为8.66%。  相似文献   

8.
襄阳是湖北省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一般冬季播种,春季收获,生育期较短,施肥以一次性施肥为主,肥料施用量较大。为了改变农民施肥习惯,节约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性和襄阳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推荐施肥以及配施有机水溶性肥料试验。研究了推荐施肥和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襄阳地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按照推荐施肥量分别为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与农民施肥相比马铃薯产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氮磷钾分别减少了340 kg/hm2、150 kg/hm2、15 kg/hm2,表明适量减少肥料用量并不会减低襄阳区马铃薯产量,但是节约了施肥成本。在推荐施肥的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马铃薯的产量比推荐施肥处理产量增加10.22%,产投比达9.84,表明配合施用有机水溶肥料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而且能显著改善马铃薯品质,如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2015,(5):278-282
为了确定陇中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氯化钾的合理用量,于2010年在甘肃兰州和定西两地进行了不同氯化钾施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烂薯率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在施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的基础上,K2O用量在0~84 kg/hm2的范围内,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不断提高,而烂薯率明显减小,维生素C含量不断下降;且在钾肥施入量为84 kg/hm2时,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含量最高,而烂薯率最低。因此,甘肃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在施纯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条件下,氯化钾适宜用量为K2O 36~84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茎基腐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未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新型腐植酸肥料与同等养分配方化肥的田间比较试验,探讨新型腐植酸有机肥对马铃薯茎基腐病预防效果.结果表明,5~15 g壤动FT/100 kg种薯配合腐植酸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安全,在出苗率、苗高、单株根数、最大根长、芽长分别优于配方化肥...  相似文献   

12.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高产中的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织金县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 ,马铃薯产量为14 91t/hm2 ,超过当地平均产量 1 5倍 ,钾肥配施可增产马铃薯 1 0~ 2 5t/hm2 ,增幅 8 0 6 %~2 0 6 3% ,施钾产投比可达 2 0~ 3 5。施钾肥后马铃薯薯块重量增加 19 2 % ,增产以增加薯块为主 ,马铃薯品质有较大改善 ,试验认为 ,高产高效施肥的N∶K2 O比为 10 0∶95~ 14 0为宜 ,即施氮 (N)10 5kg/hm2 ,施钾 (K2 O) 10 0~ 15 0kg/hm2 为宜。施磷量应根据土壤中缺肥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对商薯 8 号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4(60 000 株 /hm2 )处理的薯块干物质分配率最高,与 T1(37 500 株/hm2 )相比,150 d 时 T4 处理薯块干物质分配率显著增加 16.14%。 T4 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明显高于其他 3 个处理。T1 处理的单株薯重、单株最大薯重、单株蔓重显著高于 T2(45 000 株 /hm2 )、T3(52 500 株/hm2 )和 T4 处理,T2 处理的 T/R 值显著高于 T3、T4 处理。T3 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及商品薯率最 高。生产上选择 52 500 株/hm2 的栽培密度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 8 号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省近年来马铃薯肥料使用现状及在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4个马铃薯种植区160户马铃薯种植户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大多数品种为费乌瑞它系列,播种时间集中在10月底至11月初,施肥方式为一次性基施复合肥和鸡粪有机肥,并覆盖地膜。大部分马铃薯产量范围为33.5~45.0 t/hm 2,其中珠三角区域和惠东县的平均产量分别高达到40.40 t/hm 2和42.39 t/hm 2。全省化肥投入量为2289 kg/hm 2,其养分氮(N)、磷(P2O5)、钾(K2O)投入量分别为360 kg/hm 2、288 kg/hm 2、430 kg/hm 2,N∶P2O5∶K2O为1∶0.8∶1.19,与马铃薯配方施肥比[1∶0.53∶(1.46~1.95)]不符;有机肥平均投入量为8615 kg/hm 2。综上所述,广东省马铃薯施肥方法不科学,化肥用量大,尤其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多,建议按照马铃薯需肥规律施肥,减少化肥投入,适当增补钾肥,增加有机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最终达到节本增效和农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不同药液量、喷雾方法(细雾、粗雾)防治水稻后期发生的重要病虫害。结果表明,在药剂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对于发生在稻株上部的穗颈瘟、穗腐病和稻纵卷叶螟,同一品种和相同药液量下,细雾喷雾防效最好,粗雾喷雾防效最差;第1次喷细雾第2次喷粗雾,或第1次喷粗雾第2次细雾防效相当。同一品种相同喷雾方法,以用药量675 L/hm2或750 L/hm2防效最好,其次是900 L/hm2、1200 L/hm2和450 L/hm2,最差的是225 L/hm2。对于发生在稻株中下部的纹枯病和稻飞虱,同一品种相同药液量时,2次粗雾喷雾防效最好,其次是第1次喷细雾第2次喷粗雾,再次是第1次喷粗雾第2次喷细雾,2次细雾喷雾防效最差。无论是发生在上部的病虫害,还是发生在中下部的病虫害,药液量和喷雾方法相同,对秀水09的防效均好于对甬优12。同一品种相同喷雾方法,以900 L/hm2药液量防效最好,其次是1200 L/hm2和750 L/hm2,药液量少于900 L/hm2时,防效随药液量减少而下降。225 L/hm2药液量且采用细雾喷雾,对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效均低于50%,特别是对甬优12的防效更差。但在有效成分相同的情况下,并非药液量越多防效就越好。  相似文献   

16.
施钾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60kg/hm2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花生荚果数增加,产量提高,60kg/hm2用量下,花生产量最高3640kg/hm2,比不施钾肥增产18.17%.0~90kg/hm2范围内,高施钾量可促进氮磷钾吸收,90kg/hm2用量下,花生粗脂肪含量最高为51.56%,比不施钾肥提高5.48%.超过90kg/hm2,增加施钾量导致花生养分吸收减少,荚果数下降,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产量随之下降.本试验条件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花生施钾量为63.3kg/hm2,产量可达到3611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机插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运筹方式,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机插行距均为30 cm下,设株距16 cm、18 cm、20 cm;并设4种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运筹模式:1)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2)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追肥施24 kg/hm^2常规氮肥;3)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和5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4)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追肥为30kg/hm^2常规氮肥;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结果】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叶面积指数(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及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的效应明显高于机插株距。3种株距下,随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及常规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机插杂交籼稻的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株距为16 cm时,群体茎蘖数显著增大,形成的有效穗多,对养分的竞争性增强,光合特性减弱,未能形成大穗,虽然结实率高但每穗粒数较少,产量较低;株距为20cm,由于密度降低,群体茎蘖数显著减少,形成的有效穗少,后期对养分的吸收充足,光合特性增强,形成了足够的大穗,每穗实粒数显著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小,因此未能高产;而株距为18 cm时,在足够群体茎蘖数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穗较多,后期能有效吸收养分,光合特性增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大。相关分析表明,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下,尤以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和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株距为18 cm,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30 kg/hm^2常规氮肥作为追肥在倒4叶期施用,能充分发挥本区域机插杂交籼稻的高产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11 681.56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机插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运筹方式,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机插行距均为30 cm下,设株距16 cm、18 cm、20 cm;并设4种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运筹模式:1)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2)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追肥施24 kg/hm2常规氮肥;3)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和5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4)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追肥为30 kg/hm2常规氮肥;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结果】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叶面积指数(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及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的效应明显高于机插株距。3种株距下,随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及常规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机插杂交籼稻的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株距为16 cm时,群体茎蘖数显著增大,形成的有效穗多,对养分的竞争性增强,光合特性减弱,未能形成大穗,虽然结实率高但每穗粒数较少,产量较低;株距为20 cm,由于密度降低,群体茎蘖数显著减少,形成的有效穗少,后期对养分的吸收充足,光合特性增强,形成了足够的大穗,每穗实粒数显著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小,因此未能高产;而株距为18 cm时,在足够群体茎蘖数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穗较多,后期能有效吸收养分,光合特性增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大。相关分析表明,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下,尤以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和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株距为18 cm,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30 kg/hm2常规氮肥作为追肥在倒4叶期施用,能充分发挥本区域机插杂交籼稻的高产优势,提高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最高可达11 681.56 kg/hm2。  相似文献   

19.
热带滨海台地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表层细根的碳含量、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1.79~10.60 g/kg之间,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别介于0.79~1.47 kg/m2和7.9~14.67 t/hm2之间;桉树林(2.11 t/hm2)和木麻黄林(1.73 t/hm2)凋落物单位面积碳储量高于其他3种林分;5种类型森林土壤表层细根单位面积碳储量介于0.29~0.47 t/hm2之间,木麻黄林最高(0.47 t/hm2),大叶相思林最低(0.29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