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伟 《河北农业》2021,(8):65-66
馆陶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季节性休耕项目从2014年实施至今,将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麦适当压减,改一年两熟为一年一熟,只种植雨热同期的玉米及杂粮杂豆等,实现一季休耕、一季种植.季节性休耕期间鼓励农民种植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浇水不收获,翻耕人田,培肥地力.主要有两种休耕模式:一是冬休夏种模式.指冬春季休耕,夏季种植玉...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2021,(3):51-52
正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农业发展突出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的重要举措。一、项目区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枣强县全境平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东面与景县、故城县接壤,北面与桃城区、武邑相邻、南与邢台市南宫县相望,西与冀州市相连。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季节性休耕,合理休耕地块,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不仅减少农业用水、农药化肥使用量,在资源、生态、作物产量等方面也有显著成效,土壤蓄水能力、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一年一熟制棉花,合理安排播种及田间管理,产量品质提高尤为明显,其生产技术要点为: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休耕,4月中下旬等雨趁墒播种,一般年份全生育期浇水1次,亩灌水40-50立方米。一、播前准备提倡隔年深松或深耕,一般三年深松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季节性休耕,对于减少农田用水,促进耕地休养生息、恢复地力十分重要。在地下水超采区,改小麦、玉米改一年两熟为一年一熟,将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麦适当压减,只种植雨热同期的玉米、油料作物和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等,实现"一季休耕、一季种植"。季节性休耕期间鼓励农民种植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浇水不收获,直接翻耕入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衡水市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实施季节性休耕项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文章阐述了衡水市实施季节性休耕项目的主要成效,总结了顺利完成项目工作的主要做法,以期为其它季节性休耕项目实施区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实施好季节性休耕项目,节约水源,我们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播种、预防病虫草害等方面,摸索总结了一整套冬油菜+玉米栽培管理技术,通过这种种植模式,提升了地力,达到了节水的目的,改良了农业生态环境,广大农户转变了种植观念和种植习惯,确保了农户种植总收益不降低,为临漳县季节性休耕区农业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8.
河北省衡水市是季节性休耕试点区域,近几年一直探索与创新适宜当地的种植模式。文章阐述了季节性休耕试点区域绿肥冬油菜—玉米种植模式的意义和技术要点,提出了采用该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为季节性休耕试点区域种植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耕地季节性休耕坚持节约用水、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促进了临漳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休耕期间给予承担季节性休耕任务的农户一定补助,确保农户总收益不减少,提高了农户开展休耕的积极性,推动了临漳县季节性休耕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景县自2014年实施“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以来,截止目前,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面积2.8万hm2。文章对2018年度景县项目区与非项目区灌溉用水情况、生产费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相比全年亩节水可达179.3m3,亩增效益289.31元,为今后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龙港地区长期超负荷耕作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现状,基于在该区域休耕试点县盐山234户休耕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自然资源禀赋、农户对休耕认识程度、补偿金额5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户休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CVM条件价值法,分析农户受偿意愿。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与年龄、生产规模、土地耕种方式、补偿金额满意度成反比;与文化程度、冬小麦用水来源、对政策的关心程度等呈正比,补偿金额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最主要的因素;杨集乡、孟店乡、韩集镇、千童镇4个乡镇农民可接受的平均经济补偿标准分别为每年每667平方米420元、516元、530元、650元。该研究对休耕制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镉污染稻田水分调控与石灰耦合的季节性休耕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镉(Cd)污染稻田为对象,研究休耕期间采用水分管理和施用石灰组合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复耕后水稻产量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处理相比,休耕淹水处理的土壤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布提高,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和稻米镉含量;干旱或淹水休耕,水稻产量均增加;施用石灰显著降低了稻米镉含量,其作用效果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每施用石灰1 000kg/hm~2,土壤pH值提高0.24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0.007 5 mg/kg;干旱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5120 kg/hm~2,稻米Cd含量为0.12 mg/kg;淹水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4 636 kg/hm~2,稻米Cd含量为0.10 mg/kg。总体结果表明,镉污染稻田采取淹水+石灰的休耕模式更有利于降低复耕后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北省馆陶县设施蔬菜生产管理过程中实用技术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设施蔬菜7项关键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时种植、合理浇水、科学防治病虫、植株调整等。通过跟踪指导,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解决了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促进高效农业、优质农业和农业生态良性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休耕     
<正>~~  相似文献   

15.
16.
正近日,河北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发布了《2018年耕地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全省45个县(市、区)组织实施季节性休耕行动,计划安排实施面积200万亩,每亩补助500元。  相似文献   

17.
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要素,目前密集农业保障了粮食产量,在短期内可满足人们的要求,但却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直接影响到国家以及人民的粮食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为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轮作休耕制度。本文梳理了休耕政策的演替、学者们对休耕模式的研究进展以及休耕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机制,提出休耕研究的下一步展望,探讨休耕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休耕走向精准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总结国外成功休耕制度实践,归纳国内休耕研究现状,重在休耕必要性提出在休耕意愿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不足,为休耕政策推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引进不同休耕作物,监测休耕作物生育时期、群体、个体性状及覆盖度、土壤水分变化及单位面积还田生物量、植株养分积累、亩还田养分量,并在粉碎还田后测定不同休耕作物随时间推移的碳氮比(C/N)变化,评价休耕作物与小麦相比的腐烂分解速度等指标,综合上述指标,以期遴选出适宜京郊农田休耕的作物类型。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冬油菜、毛苕子、紫云英和草木樨这4种休耕作物,绿肥种植区土壤含水量较小麦种植区高,降低了土壤pH,改善了土壤理化结构便于后续种植作物从土壤吸收养分;4种休耕作物适宜的粉碎还田时间为5月11日至6月1日;休耕作物C/N显著低于小麦,粉碎还田后易腐烂分解变成土壤有机质。综合比较,将传统小麦+玉米模式中的小麦休耕种植为油菜在这几种休耕作物中效果最佳,其次为毛叶苕子。  相似文献   

20.
以镉(Cd)污染稻田为对象,研究休耕期间采用水分管理和施用石灰组合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复耕后水稻产量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处理相比,休耕淹水处理的土壤p 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布提高了,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和稻米镉含量;干旱或淹水休耕,水稻产量均增加;施用石灰显著降低了稻米镉含量,其作用效果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每施用石灰1 000 kg/hm~2的土壤p H值提高0.24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0.007 5 mg/kg;干旱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5 120kg/hm~2,稻米Cd含量为0.12 mg/kg;淹水休耕时,晚稻降低稻米Cd含量效果最佳的石灰施用量为4636 kg/hm~2,稻米Cd含量为0.10 mg/kg,总体结果表明,镉污染稻田采取淹水+石灰的休耕模式更有利于降低复耕后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