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90%.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90%.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病害,亚洲、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周年种植水稻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危害最为严重[1]。中国南方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白叶枯病常年流行,一般减产10%~30%,发生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采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一直是控制这  相似文献   

6.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家检疫性病害。发病时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50%以上,而且条件适宜时传染很快,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应用辽阳市二氧化氯制品厂生产的金尔康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进行实验,结果防效在99.53%-100%,不但提高了水稻的品质,而且有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特别是前两种病害在我省新老稻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有些年份稻瘟病发生也较重.大发生年,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成为水稻生产上的大障碍.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其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病斑从叶尖开始沿中脉或叶缘  相似文献   

9.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等。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多,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此病在黑龙江省属检疫性病害,因此,不要盲目从水稻白叶枯病病区引种。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中常常遭受各种病原物的侵害,严重影响其高产稳产以及稻米的品质,危害到全球与我国的粮食安全。由革兰氏阴性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引起的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与稻瘟病、纹枯病并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白叶枯病常暴发成灾,通常导致水稻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1.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着风,过火风,白叶瘟等,是一种毁灭性检疫性病害.一旦传入,蔓延迅速,很难根治.据调查,该病可使水稻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2.
缪康元 《农技服务》2014,(6):134-134
<正>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严重病害之一。白叶枯病流行年份,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空秕粒增加,穗型变小,米质松脆,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足秆",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水稻栽培的改制,以及施肥用量提高等原因,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一般早稻发病重于单季晚稻和后季稻,轻者影响谷粒灌浆;重者引起植株枯萎倒伏,不能抽穗,  相似文献   

13.
水稻白叶枯病于1884年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已遍及世界各主要产稻区。此病在黑龙江省属检疫性病害,因此,不要盲目从水稻白叶枯病病区引种。水稻受害后,叶片枯萎,严重妨碍光合作用,致使不实粒增加,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50%。  相似文献   

14.
浅析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我国继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后的第四大水稻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速度快,危害较大,一般病田减产15%~25%,严重的可达40%~60%,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是澜沧县上允镇常年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上允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症状并对发病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蒋平 《农技服务》1996,(5):31-32,30
<正> 水稻白叶枯病是榕江水稻的头号病害。历年来发生较重,但很少流行。而1993~1995年曾3次大流行,造成水稻大面积的减产,尤其是1993年,许多田块几乎绝收,平均减产达38.7%,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1次。为对防治白叶枯病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对我县白叶枯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介绍如下,希望各地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7.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稻胡麻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稻病毒病等。其中,在当地水稻生产中常发生而又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有稻瘟病、稀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这些病害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稻瘟病在个别年份造成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水稻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4,(14):34-35
一、白叶枯病白叶枯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江苏省水稻上的重要病害,随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发生较轻。本世纪初以来,仅在沿淮、沿海的部分杂交稻与个别粳稻品种上发生。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瘪谷增多,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1.发生规律白叶枯病的病源主要来自越冬的带菌谷种和病稻草,病稻桩里的病菌在冬后形成干的菌脓,遇水即可传播、侵染。  相似文献   

1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而引起的病毒病,危害严重时,水稻减产幅度一般在20%~50%,严重的田块几乎颗粒无收。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呈逐年扩大且迅速蔓延的态势,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的主要病害。2007年是我区  相似文献   

20.
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国內检疫对象,目前已成为我区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过去只在南方一些省份发生,近几年我区由于不断地从南方各省引入种子,使白叶枯病随种子传来。随着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推广矮杆良种,增施肥料,加大密度等生产条件地改变,水稻生长茂密,近两年白叶枯病突然暴发,成造了严重减产,特别是197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