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眼下,正是洋辣椒(学名黄秋葵)上市的"扫尾"阶段。在浏阳市张坊镇禹门村,民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温正强却并不急着采摘,"越老,出油率越高。"2015年,因为采摘人手不足,温正强栽种的1公顷黄秋葵大部分"老"在植株上。不服输的他,将黄秋葵籽送去榨油。结果,榨出的黄秋葵油以400元/公斤被长沙1家公司全部收购了。2016年,看到商机的温正强,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目前,13公顷黄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时间对黄秋葵后期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院邢台市黄秋葵适合种植的时间大概在4月上中旬;种植时间越早,黄秋葵的根茎部位越粗壮,且差异明显;提前育苗,果实可以提前采摘且产量高,经济效益越大。  相似文献   

3.
海南儋州黄秋葵畅销京粤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簇簇硕大的掌形叶片撑满田野,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在蓝天白云背景下,农民收获时的笑容格外灿烂。今天,记者在海南儋州市王五镇赤坎村采访时看到,这个黄秋葵专业村的种植户正在进行新一茬采摘。种植保健型蔬菜黄秋葵的赤坎村,村民们自发组建了儋州孟南黄秋葵专业合作社,在育苗、种植、管理、销售方面统一行动。该合作社理事长柯周选介绍,在"一村一品"建设中,全村共  相似文献   

4.
名优特菜黄秋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荚似羊角),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采摘嫩荚为食,叶、芽、花也可供食用,炒食、凉拌均可,风味独特,种子磨成粉还可当咖啡冲饮.原产非洲,我国部分大中城市菜区有种植.据报道,黄秋葵含微量元素硒丰富,长食黄秋葵对皮肤,肠胃和肝脏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秋葵是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性蔬菜。国内市场黄秋葵的需求量日渐增多,出口量不断增长,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其相应的栽培模式也不断创新。本文综述了黄秋葵的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并分析了黄秋葵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黄秋葵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旨在为黄秋葵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目前在闽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黄秋葵品种——新星5角、五福、卡里巴的主要特征、商品性状和产量表现,并总结菜用黄秋葵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黄秋葵是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嫩荚的栽培品种。随着黄秋葵营养保健功能逐渐被认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14年开始引种黄秋葵,经过2年的试验与示范,为黄秋葵在昌吉地区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黄秋葵的生长期在150天左右,采收期可长达3个月,市场经济价值高。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稀特蔬菜品种,黄秋葵的市场前景很好。黄秋葵为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圆柱  相似文献   

8.
在南方省份黄秋葵种植比较多,但作为一种保健型蔬菜,越来越受到北方人的青睐,哈尔滨地区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近年来,呼兰区农业技术人员在多个蔬菜园区和种植大户的配合下,经过大量的试验、调查、示范种植,总结出一套适合哈尔滨地区的黄秋葵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秋葵,以嫩果供食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铁、钾、磷、锌、钙等微量元素深受群众喜爱。贵德县从2010年引进黄秋葵栽培获得成功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栽培面积达到2.47公顷,栽培品种有卡里巴、五福、一品五角黄秋葵等,其中,一品五角黄秋葵最适宜贵德地区种植,通过测产666m~2产量790~840千克,市场平均售价32元/千克,666m~2产值达到2.5万元左右。由于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因此贵德地区重要是在温室内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黄秋葵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声广 《农技服务》2004,(10):30-31
黄秋葵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黄秋葵结果后几乎每天都采摘,药剂防治很难达到产品的优质、安全和无污染。为此,针对黄秋葵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黄秋葵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银川地区黄秋葵露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秋葵作为一种保健型蔬菜在银川地区很受市场推崇,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生产中由于管理技术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所生产的黄秋葵很难达到高产优质,甚至会出现严重减产乃至大面积死亡。本文从黄秋葵的生物学习性、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和总结,以期为银川地区广大种植户进行黄秋葵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滇中干热河谷黄秋葵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秋葵在滇中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黄秋葵种植品种、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为滇中地区的黄秋葵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毛豆套种黄秋葵模式中黄秋葵不同种植方式、种植时期、种植密度对黄秋葵产量及毛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种植时间以4月15日至5月1日较好,种植方式选择育苗移栽、种植密度3000~4000株为宜,上述综合措施处理的黄秋葵产量和成品率均较高,且对毛豆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黄秋葵籽实的油用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选用24个在国内种植面积较大的黄秋葵品种集中种植,对其籽实中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黄秋葵品种干燥籽实中脂肪含量为6.750%~23.893%,差异较大;脂肪酸成分主要是亚油酸(37.83%~52.42%)、棕榈酸(25.99%~30.27%)、油酸(14.94%~25.66%)、硬脂酸(2.14%~4.19%);不饱和脂肪酸高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采收时期及干燥方法对黄秋葵花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水浴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及干燥方法下黄秋葵花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干燥方法对黄秋葵花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花谢期采摘、80℃烘干条件下的黄秋葵花黄酮含量最高,达2.51%;且其花色最佳,利于黄秋葵花的深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开展了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种植,进行了特种蔬菜黄秋葵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优质高产栽培试验,初步摸清了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为该种植模式在本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葵,又名羊角菜,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东北部,是一种菜、药、花兼用型植物,用途颇为广泛.近几年来,黄秋葵主要是以采摘嫩荚作为菜蔬进行栽培与研究,随着不断的技术革新和良种的引进,黄秋葵已成为出口创汇与民众餐桌上的特色菜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05,(8):23-23
黄秋葵.锦葵科锦葵属(与棉花同科同属)植物,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日常蔬菜。在我国长江流域,露地4月播种,7月初开始采摘嫩荚.可连续收获3个月。大棚种植.可提前1个月播种.连续收获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黄秋葵因其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而倍受欢迎。文章通过阐述黄秋葵的综合价值,试图以黄秋葵阳台盆栽为例,探讨一套简便、高效的新型种植技术和适合城镇化种植的一种特色种植模式。阳台蔬菜种植将发展成为一种生态、安全、休闲、娱乐的特色产业,解决城镇居民生活单调、城市立体绿化等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杏孢菇菌渣栽培黄秋葵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渣作为黄秋葵大田栽培的基质肥料,在相同种植面积内施用不同量的菌渣,以不施用菌渣作对照,按黄秋葵栽培的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对黄秋葵植株的生长速度、茎粗、开花数、结荚数及鲜荚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黄秋葵鲜荚产量随着菌渣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使用杏鲍菇菌渣量为7 kg/m2的处理黄秋葵鲜荚产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24.16%。[结论]该研究可为食用菌菌渣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