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深入江西省安义县实地调研,以深度访谈和农户普查的形式,走访了县管理部门、2个乡镇3个村庄152户农户,总结分析了当前安义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构建"一平台三体系"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流转趋成片集中、创新经营模式;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在流转机制的法律导向、运行监管机制、农户利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强化农户市场意识、严格监管、保障参与主体利益、增加农户非农就业机会等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江西省安义县实地调研,以深度访谈和农户普查的形式,走访了县管理部门、2个乡镇3个村庄152户农户,总结分析了当前安义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构建"一平台三体系"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土地流转趋成片集中、创新经营模式;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在流转机制的法律导向、运行监管机制、农户利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强化农户市场意识、严格监管、保障参与主体利益、增加农户非农就业机会等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江津区农村土地流转重点区域开展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江津区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较快,采取了租赁、入股、转包等多种形式,但流转规模不大、障碍因素多,表现出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民流转土地顾虑较多等现状特征;深入剖析发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农户家庭状况、区域土地流转政策等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需挖掘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互动逻辑,解决农村土地资源重新配置或整合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从而畅通土地流转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讨论当前农户兼业行为是否会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基于云南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兼业行为不是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其中转出土地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农户、Ⅱ兼农户、Ⅰ兼农户和纯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  相似文献   

5.
促进偏远地区农户增收是我国近年来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影响着其他经济体的流转方式。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阿瓦提县实地调研和63份问卷,基于实地调研统计性分析,得出研究区内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困境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土地细碎化、流转信息不对称、流转市场不完善等情况有显著的影响。最终提出促进农地集约经营、打造土地流转平台、健全农地流转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后势必会对改变一些家庭的生活现状,农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自由进行土地流转。本研究基于新疆地区沙湾县173户土地转出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主要通过农户的个人信息、农户土地流转信息和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认知三个层面,运用SPSS软件,由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农户转出土地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参加职业培训、农户转出土地数量、土地租金对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土地流转的风险预期对于土地流转的满意度呈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农户分化与农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人地关系和农业经济结构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期。通过对江西省7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调研分析,当前农地流转包括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农户主导型3种流转类型,而政府导向集体主导的委托、托管代理模式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基于政府主导集体参与的"五位一体"的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当前,江西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尚未完全建成、三级管理服务体系运作机制尚在发展阶段、土地流转管理配套政策依然不完善等。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全过程的跟踪管理,配套政策措施和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土地流转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等,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重庆市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介绍重庆市土地流转现状,提出重庆市土地流转的"地票"制度和创办农村土地交易所的新尝试,并对所调研的村镇进行统计性描述,研究土地流转的相关定价问题。通过对重庆市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利用独立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入差异以及不同流转规模和流转方式的收入差异,探讨农地流转对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收入明显高于未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采用出租方式的收入高于其他流转方式的收入,其次是入股和转包方式;土地流转方式对平均流转收入差异有显著影响,土地流转规模对平均流转收入差异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具体的流转方式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遵义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核心,对我国转型期的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在对遵义县9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遵义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征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促进该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建斌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43-6945
农村小规模土地流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庄生活的逻辑,农户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转入或流出土地,有利于土地在村庄内耕者和非耕者之间形成一个合理配置。相反,以村为单位的土地规模流转牵扯到不同类型的农户,相当于将他们从乡土"连根拔起",流转所带来的政治社会影响较大。该研究基于对安徽S、M村的实地调研,从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的不适应入手,分析了土地规模流转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农户的影响,总结了土地规模流转导致的农民生活逻辑变化,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地方政府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尤其要区分不同类型农户生活逻辑,谨慎对待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既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又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现通过对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蒸淀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剖析了该园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土地流转的相关措施,以期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流转慢"和"流转难"以及"非粮化"和"非农化"等现象,这对我国种粮模式的演进造成了严重阻碍。农户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关系、承包地调整和土地流转途径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来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社区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希望能够确立农户的权利主体地位意识,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和充分考虑他们的生计问题,基于此,探索和创新适合各地区农村人口结构特征的新型种粮模式,为种粮模式的演进构建稳固的物质基础和主体结构,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解决土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1.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一是转包。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看,转包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转包的农户大多是离土不离乡,多半是以搞短途贩运、餐饮服务、外出打工的农户为主,属于暂时性的土地流转。二是转让。通过转让流转的面积占流  相似文献   

15.
谭凯  马晓梅 《甘肃农业》2011,(11):28-30
为全面掌握利通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取得的成效、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管理者、农村基层对今后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建议。利通区乡、村、企业和经营大户,通过实地查看、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解决土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1.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一是转包。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看,转包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转包的农户大多是离土不离乡,多半是以搞短途贩运、餐饮服务、外出打工的农户为主,属于暂时性的土地流转。二是转让。通过转让流转的面积占流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从而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通过实地调研,本文分析了王庄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模式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在国外,土地流转被称作"买卖、租赁、抵押"等土地交易。随着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迅速增加,土地流转已被国家法律和政策承认并鼓励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地流转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及机理进行实证性研究,对实践上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