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藜麦在天祝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促进天祝县藜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设置了9个不同的密度处理,观测分析各密度处理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处理的藜麦株高显著高于密度为7 000株/亩、8 000株/亩、9 000株/亩、10 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密度为5 000处理的藜麦茎粗与密度为7 000株/亩、8 000株/亩、9 000株/亩、10 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密度为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6 000株/亩处理的藜麦主穗与密度为8 000株/亩、9 000株/亩、1 0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密度处理的千粒重在3.20~4.06 g之间,其中,密度为6 000株/亩处理的最大,为4.06 g,密度为11 000株/亩的最小,为3.20 g;各密度处理中密度为5 000株/亩的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所有处理;密度为4 000株/亩和6 000株/亩的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合考虑各密度处理下藜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藜麦种植密度在4 000~6 000株/亩时藜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明显优于其他密度处理,产量在200.49~205.92 kg/亩之间,可以实现高产高效,建议作为当地最适宜的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年生黄芩种子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黄芩产量的影响,测定株高、单根鲜重、单茎鲜重、根长、根粗、一级侧根、地下产量等指标,为黄芩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黄芩种植密度为110 000株/亩时,在单根鲜重、单茎鲜重、根长三个性状上均居首位,地下部分的产量和单根干重也仅次于140 000株/亩,为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撒播、稀点播、条播、密点播)和两种密度下(1.2×10~5苗/亩和1.8×10~5苗/亩)的麦株叶片生长,分蘖生长与成穗,群体茎蘖消长动态,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群体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密点播小麦容易控制密度能促进分蘖发生,有效分蘖期长,分蘖成穗率高,从而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同时穗部性状不变劣,获得比其它播种方式较高的产量。此外.密点播小麦群体的茎蘖消长及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较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对不同品种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冀谷18和晋谷21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变化,得出两品种在密云地区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从而达到谷子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冀谷18和晋谷21的株高随密度升高而增加,穗长和茎粗降低,其中晋谷21的倒伏率增加.在产量方面,冀谷18在3.5万株/亩的密度时获得最高产量,籽粒产量为468.9 kg/亩,晋谷21在2.5万株/亩的密度时产量最高,为334.4 kg/亩.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新品种翔玉18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2 500株/亩、3 000株/亩、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翔玉1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翔玉18在兴山地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株/亩,该密度下的产量为785.78 kg/亩,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因素的随机区组分析 ,得出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不同茎蘖苗、密度×不同茎蘖苗、组合×密度×不同茎蘖苗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不同茎蘖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组合以协优 5 7的产量较高 ,密度和秧苗素质以 2 2 .5万穴 /hm2 和 3个茎蘖苗的产量较高 ;组合×不同茎蘖苗以汕优 6 3在茎蘖苗为 3个时产量较高 ,而协优 5 7因其成穗率高 ,穗子大 ,在不同的茎蘖苗下均能获得较高产量 ,说明其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移栽密度、施纯氮量、控蘖时间对中粳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效应,建立了9套试验因子对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效应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高产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量化指标.总结出中粳产量≥9000kg/hm2的栽培措施为:密度32.6-37.0 万/hm2,施纯氮量255.6-258.0kg/hm2,控蘖时间在群体茎蘖达到预期高产总茎蘖74.17%-78.71%(群体茎蘖达267.0-283.4万/hm2)时,三因子取平均值时产量为10002.1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油研50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设置5个(4 000株/亩、5 000株/亩、6 000株/亩、7 000株/亩和8 000株/亩)不同栽培密度,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并得出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密度6 000株/亩栽培的综合性状最好,产量最高,达144.4公斤/亩。因此,选定密度6 000株/亩作为松桃海拔400米左右地区推广油研50油菜栽培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华玉11、中玉335、雅玉988和凉单10号为材料,以品种为主区,以5个种植密度(3 200株/亩、3 600株/亩、4 000株/亩、4 400株/亩、4 800株/亩)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对4个品种在5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品种产量逐渐增加,在不同密度种植下各品种表现不同。在西昌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下,雅玉988产量最高,其他品种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玉335、华玉11和凉单10号。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表现也存在差异,华玉11最佳种植密度为4 800株/亩;中玉335最佳种植密度为4 000~4 400株/亩;雅玉988最佳密度为4 000~4 400株/亩;凉单10号最佳种植密度为4 800株/亩。  相似文献   

10.
在2015年春播条件下,在江西省进贤县和东乡县开展了国审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播期与种植密度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均对春大豆"天隆一号"的农艺及产量性状产生影响;其中4月18日播种、种植密度5万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高达159.5 kg/亩。在江西春播,春大豆"天隆一号"的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以5万株/亩种植密度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在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纯氮量、2,4-D控蘖试验三因子的最佳组合。采用三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Ⅲ优98"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移栽密度、纯氮量2、,4-D控蘖三因子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效应。建立了三因子对产量的二次多项回归效应模型,分析得出高产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量化指标。总结出"Ⅲ优98"在强化栽培条件下产量≥8 250 kg/hm2的栽培措施为:移栽密度16.5万~18.0万/hm2,纯氮量196.5~213.0 kg/hm2,2,4-D控蘖时间在群体茎蘖达到248.0万~255.0万/hm2时,三因子取平均值时产量为9 027.0 kg/hm2。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通过氮肥管理和2,4-D控蘖,使群体和个体各性状协调发展,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家界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烤烟适宜栽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张家界烟区的地理特色,以烟株农艺性状和烤烟经济性状为指标,开展了不同海拔烟区适宜栽植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中低海拔烟区栽植密度以1 200株/667m2较为适宜,高海拔烟区栽植密度以1 100株/667m2较为适宜。在适宜的栽植密度下,烟株生长发育良好,干烟叶产量达180 kg/667m2以上,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价值显著提升,产值均在3 8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95-11795,11866
[目的]研究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中,以不分蘖型谷子品种"鸭子嘴"为试材,设计18万、21万、24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26万株/hm2为对照,较系统研究了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18万、21万、24万株/hm2种植密度谷子的株高比对照分别矮化8.6%、6.0%和4.1%,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大22.6%、11.3%和3.8%,谷子穗长、穗粗略有增加,穗重和穗粒重增加1~2g。3个种植密度的增产效果与对照均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产量最好的是21万株/hm2密度下的谷子,比对照增产75.5%,差异极显著。[结论]谷子的种植密度与株高呈正相关,与茎粗呈反比关系。21万株/hm2密度下谷子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0~900kg/hm2。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超级杂交晚稻H优5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双季晚稻生育期、分蘖动态、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群体茎蘖数和有效穗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但茎蘖成穗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洞庭湖平原区,双季晚稻移栽密度以23.3cm×13.3cm,基本苗150万/hm2为宜,能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红古区丝瓜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当地主栽丝瓜品种美国高产为指示品种,设置8个密度处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丝瓜生育期影响不大,栽植密度为1 110株/hm2、株距90 cm时,美国高产单株产量最高,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栽植密度为3 330株/hm2、株距30 cm时,折合总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分别为12 797.97 kg/hm2、31 643.70元/hm2,栽培效果最佳。随着密度降低,产量和产值也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的甘薯品种和栽植密度,选取10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其产量有所不同,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徐薯32、烟25推荐作为洛阳地区适宜种植品种,适宜密度分别4000株/亩、4500株/亩和3500株/亩;兼用型品种推荐选用商薯19,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该研究为洛阳市甘薯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4个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丹玉603、丹玉606为试验材料,设计在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种植密度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不同密度水平下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和总结,使玉米植株个体在相对合理的密植范围内,将倒伏、倒折、空秆及病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玉米的群体质量,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最大产量优势,为玉米杂交种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移栽密度、不同留叶数、不同氮肥用量对HN2146烤烟各生育时期并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处理烤烟生育期大部分只相差1-2天d;单一改变施氮量、移栽密度或者留叶数并不会对烟株株高、茎围和叶面积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改变2个变量因素或以上时,施氮量、移栽密度和留叶数产生的互作效应会显著影响HN2146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留叶数45cm、减氮1kg/亩和2kg/亩、留叶数20片和22片的T2和T3处理株高最高,节距最大,密度55cm、减氮1kg/亩、留叶数18片的T8处理茎围和叶面积最大。从单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适宜的移栽密度能一定程度提高HN2146产量和产值,其中HN2146移栽密度为50cm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留叶数18片的处理亩产量和亩产值均为经济性状最高,从移栽密度、施肥和留叶数三个因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移栽密度为50cm、常规施肥、留叶数20片的T4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移栽密度45cm、减氮2kg/亩、留叶数22片的T3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差。分别为163.87kg/亩和4384元/亩,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减少,HN2146亩产量和亩产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减施氮肥2kg处理亩产量较常规施肥较少了约15kg,亩产值降低了约330元/亩;另外留叶数的变化对HN2146经济性状并没有明显影响;HN2146不同处理花叶病发病指数在4.19-13.934~13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大豆周豆2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大豆周豆2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程度、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栽植规格40 cm×10 cm、种植密度25.05万株/hm~2处理产量较高,且植株大小适中,空荚率低,大豆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0.
选用Y两优900超级稻品种,设计在亩栽插1.9万穴的栽插密度下,穴栽基本苗数分别为2株、3株、4株、5株、6株、7株共6个处理,进行水稻生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水稻生育期缩短;株高、千粒重等指标受穴栽苗数的影响较小,而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等指标均呈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虽然亩有效穗和亩最高茎蘖数均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成穗率却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降低;穴栽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表现为单穴栽插5株4株6株3株7株2株基本苗,以每穴栽插5株基本苗的产量最高,达720.89 kg/亩,其次是每穴栽插4株基本苗的处理,产量达710.71 kg/亩,每穴栽插2粒和7粒基本苗的产量最低,分别为632.30 kg/亩、654.66 kg/亩。从节约生产成本及水稻产量考虑,建议单穴栽插4株基本苗最佳,其次是单穴栽插3株基本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