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阴辣椒氮肥施用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辣椒是湖南省湘阴县种植最普遍的蔬菜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万亩左右,经济效益较高,但是大多存在过量施肥,特别是氮肥过量施用更为严重,施肥成本较高。据曾璧容的研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作物对氮的利用率降低,施纯氮由6 kg/亩增加到12 kg/亩时,辣椒的氮肥利用率由47%下降到25%,当施肥纯氮量达到18kg/亩时,辣椒的氮肥利用率下降到16%~20%,大部分氮通过雨水淋失掉,  相似文献   

2.
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总施氮量一致情况下不同有机肥氮代替化肥氮比例对水稻生产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能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氮素养分供应,能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但并不是有机氮替代比例越高越好,当有机氮替代比例在20%~30%时最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而当有机氮的替代比例超过40%时,由于前期养分释放慢,不能为水稻及时提供所需的养分,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水稻生育进程中对氮、磷、钾肥的吸收利用效果,特进行了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氮肥利用率为16.56%~23.15%,磷肥利用率为7.10%~12.43%,钾肥利用率为43.87%~53.92%,土壤氮素养分贡献率为69.04%~74.37%。  相似文献   

4.
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在一般情况下,肥料利用率越高,肥料的损失就越小。肥料利用率因肥料品种、施肥量、土壤肥力、施用方法和作物种类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南乐县的肥料利用率较低,化肥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70%,磷肥为10%~25%,钾肥为40%~70%。一、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一)施肥结构不合理化肥中氮、磷、钾微肥配比不当,造成一些营养元素偏多,而另一些营养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崇信县玉米作物常规施肥中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中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在崇信县木林乡进行氮磷钾肥效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氮肥利用率为41.6%,磷肥利用率为33.6%,钾肥利用率为64.9%;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为34.8%,磷肥利用率为25.0%。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的利用率提高6.8%,磷的利用率提高8.6%。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2013—2014年在驻马店砂姜黑土区进行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单施磷钾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产量,小麦增产19.4%~41.8%,玉米增产16.7%~39.4%;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和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产量方面效果显著,小麦增产11.2%~17.0%,玉米增产11.7%~18.4%;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玉米、小麦产量方面效果相当,且减少了施肥次数;与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处理相比,减量20%氮素处理存在减产风险,玉米减产幅度为5.2%~8.7%,小麦减产幅度为4.9%~7.1%。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和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小麦氮肥利用率提高了58.3%~74.4%,玉米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4.9%~83.7%;在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方面,控释肥处理效果较好。综合分析,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处理在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减少了施肥次数,且在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优化施氮对高产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提高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节约氮肥38.96%~46.12%,且随着土壤肥力提高,增产更稳定。优化施肥方案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并减少其流失,从而减轻地下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增施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氮肥工业的发展,我省和全国一样氮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是,现在氮肥的利用率一般只有50%左右.因此,研究减少氮肥损失的方法,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氮素肥料施到土壤中后,以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态氮三种形态存在,而有机态氮一般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成铵态氮才能成为作物的养  相似文献   

9.
稻油轮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农业种植模式之一,为进一步明确缓释氮肥在稻油轮作体系中的增产作用,提高其肥料利用率,以水稻“南粳9108”和油菜“秦油10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缓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稻油轮作周年作物产量、周年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缓释氮肥+40%速效氮肥运筹模式,能够优化水稻和油菜的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最能发挥作物的产量潜能;同时,作物的总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玉米氮肥用量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对氮肥施用量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朝阳地区玉米施氮增产10.2%~23.2%,增收173~2 312元/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30 kg/hm2,昌图地区玉米施氮增产21.3%~53.2%,增收2 539~6 132元/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45 kg/hm2;施氮可促进玉米对氮、磷、钾素的吸收,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的利用率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朝阳地区氮肥的利用率为12.6%~35.2%,昌图地区的氮肥利用率为22.2%~44.6%。  相似文献   

1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酸氢铵肥料中配合施用适量高吸水性树脂,明显促进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在试验添加高吸水性树脂条件下,增产4.3%~10.6%;在添加高吸水性树脂为碳酸氢铵用量2.5%~7.5%范围内,氮肥利用率提高2.7~8.3个百分点,其中以高吸水性树脂用量5%时,产量、施氮效益和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在肥力高、低2个土壤进行氮肥减施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水稻相比,施氮肥水稻籽粒产量、穗粒数和有效穗分别提高29.9%~51.8%、10.9%和27.1%。氮素在水稻体内的累积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高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籽粒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而且氮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和氮素内部利用率均略微提高。低肥力土壤肥料减施,水稻产量降低13.0%。尽管氮肥表观利用率只有23.9%~28.1%,但水稻当季所吸收的氮占施氮量的67.1%,这说明,施入的氮肥绝大部分被水稻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自制浓缩沼液肥在青菜上的肥效,采用青菜盆栽试验,以等施氮量为原则,分析自制浓缩沼液肥、自制水溶肥和市售水溶肥对青菜植株生长、养分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施氮水平下,自制浓缩沼液肥处理能提高青菜植株的株高、单株鲜重和干物质量,比自制水溶肥处理、市售水溶肥处理的株高增加0.9%~15.67%,单株鲜重增加0.4%~71.0%,干物质量增加1.1%~66.4%;同时自制浓缩沼液肥还可以提高青菜植株的全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自制浓缩沼液肥的处理青菜植株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自制浓缩沼液肥比自制水溶肥和市售水溶肥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1.2~10.5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6.2%~122.7%,对氮肥生理利用率提高较小。对不同施肥水平的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青菜的株高、单株鲜重、干物质量以及青菜植株的养分含量都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氮肥利用率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旱地农田生态系统氮肥利用率的评价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在杨凌中等肥力红油土上进行的连续4季大田试验表明,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中氮肥不仅在第1季作物产量和吸氮量上表现出突出的效果,而且还有较长的后效,可持续到第4季作物上。当季氮肥利用率平均31.7%,4季叠加利用率63.3%,后者是前者的2倍,施氮量愈高,叠加利用率与当季利用率间的差别更大。这表明仅用当季作物氮肥肥效难以客观可靠评价氮肥利用率,应当把后效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条件下水稻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使水稻成熟期叶片氮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分别提高了9.43%~29.25%和8.45%~35.21%;水稻产量增加了1.16%~2.86%、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0.12%~18.61%、产出与投入比增加了0.09%~3.8%。2)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PF1(基∶蘖∶穗=60%∶30%∶10%)处理相比,氮肥后移的PF2(基∶蘖∶穗=40%∶30%∶30%)处理使水稻成熟期叶片氮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提高了17.24%和23.38%;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产出与投入比分别提高了0.38%、7.06%和0.64%。3)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与成熟期叶片全氮含量及氮素总累积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在0.85*~0.99**之间。这表明,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可通过增加水稻生育期叶片氮素含量和累积量,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外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3个生长季作物生长状况、标记15N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氮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在第1生长季表现为抑制,第2、第3生长季则相反。作物体内来自标记氮肥的含量和比例随生长季的增加显著下降,高量氮肥和玉米秸秆的施用能显著提高其含量和比例(P<0.05)。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随作物生长季的增加而降低,而标记氮肥的累积作物利用率和总损失率随着生长季的增加而增加,经过连续3季作物的吸收利用,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累积作物利用率和总损失率分别平均为15.82%、61.11%和23.07%。标记氮肥的作物利用率和损失率主要发生在第1生长季内,高量氮肥的施用降低了标记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增加了氮素损失率;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能明显增加标记肥料氮在土壤和作物中的回收率,降低氮素损失率,提高比例为21.74%,从而说明在施肥当季,通过施入高C/N比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合理调节土壤中C源和N素营养的施用比例,可以达到增加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作物氮素的利用率及分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氮肥施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1。5N示踪技术作为氮素研究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上。采用15N示踪技术,了解大豆、水稻、烟草、小麦等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利用率,不同来源氮在其体内的吸收、分配和运转规律,从而为各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如何减少氮肥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施瑾  马彩婉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19-2220
在田间进行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缓释氮肥一次性施用的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增产2.3%~8.5%;施用缓释肥的水稻籽粒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氮肥表观利用率为24.7%~30.5%,显著高于常规施肥的18.3%~20.1%。表明缓释氮肥可以用于水稻一次性施肥。  相似文献   

19.
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比例为处理梯度,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等氮量条件下,含有缓释氮素的掺混肥处理明显高于普通复合肥和尿素的常规处理,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氮肥利用率提高5.85%~11.83%。[结论]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70时,增产率、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  相似文献   

20.
鉴于我国大多数省份氮肥施用量过高,致使肥料中氮的利用率全国平均约35%,有的省份仅20%左右,个别蔬菜大棚不到10%,造成养分大量损失,污染环境。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国外普遍采用在水溶性氮肥表面包上一层有机聚合物薄膜,以延缓或控制氮的溶出速度,称为包膜肥料。而郑州大学工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