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调查大名县不同区域美国白蛾越冬蛹的有虫株率和存活基数,分析影响美国白蛾越冬蛹生存的环境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国际性重大检疫害虫,为了弄清其野外自然越冬与生物致死因子的关系,采用野外大量采集和室内培养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美国白蛾越冬蛹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雌雄性比、寄生率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沈阳和兴城地区美国白蛾主要寄生性天敌有5种,分别为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日本追寄蝇(Exoristajaponica)、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和白蛾派姬小蜂(Pediobius elasmi),其平均寄生率分别为5.88%、3.65%、2.60%、2.06%和1.84%。美国白蛾越冬蛹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日本追寄蝇的性比为1∶1,其他雌性比例均大于雄性,其中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性比为4.57∶1,康刺腹寄蝇的性比为3∶1,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性比为46.38∶1,白蛾派姬小蜂的性比为1.32∶1。美国白蛾室内饲养的越冬蛹表现为真菌类死亡症状的占37.31%,细菌类死亡症状的占38.08%,美国白蛾的越冬蛹平均死亡率为93.23%,在京桃树下越冬的白蛾蛹死亡率(100%)和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32.0%)最高,柳树下白蛾蛹死亡率(88.55%)和杨树下天敌昆虫寄生率(9.78%)都相对较低。本研究初步摸清了美国白蛾野外越冬蛹的死亡率和天敌的控制情况,为保护和利用本地自然天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白蛾,也称秋幕虫或网幕蛾,属昆虫纲、鳞翅目、灯蛾科,主要危害绿色植物,是一种繁殖量大、食性杂、暴发力强的国际检疫害虫。在我国,美国白蛾的寄主有49科108属175种,但美国白蛾对不同的寄主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对寄主植物的喜食程度与着卵量也不成正比。美国白蛾对我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是一种猖獗的危险性害虫,其食性杂、为害大、繁殖快、易传播,属世界性检疫对象。在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剪除带虫网幕,尽量采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少用化学药剂,加强保障措施,以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1],具有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已被我国列为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观赏树木和农作物等300余种植物,尤其以阔叶树危害最为严重,危害期在廊坊地区可长达6个月之久。美国白蛾疫情属于林业重大自然灾害,其危害将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打击[2]。  相似文献   

6.
在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期,利用性诱捕器和电击式杀虫灯开展美国白蛾成虫诱捕监测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发生期33~49 d,始见期为4月3日、高峰期为4月27日至5月4日、终见期为5月22日;美国白蛾灯诱防治区较对照区平均网幕数减少43%左右,平均有虫株率下降71.3%~77.1%,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林木、农作物为害严重的害虫.本文针对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美国白蛾为害,从其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等方面对美国白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防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俗名秋幕毛虫,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害虫。该虫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二代,产卵量大,繁殖率高,成活率高,以蛹越冬、越夏,近几年夏秋季节多高温多雨气候、湿度大,有利于美国白蛾发生和繁衍。美国白蛾喜光喜温,因此在绿地、农田林网、四旁树、疏林地、公路两侧树带发生危害较常见;美国白蛾寄主多,分布广,适应能力极强,可随运输工具进行远  相似文献   

9.
美国白蛾是外来传播害虫,其繁殖速度较快,危害面很大,虫害发生后难以控制。随着美国白蛾的不断传播,近年来在宿迁地区发现危害,为预防美国白蛾疫情的扩大和爆发,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调查实践,掌握了宿迁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为林木和果树的危险性害虫,是国际上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过去我国无发生记载。1979年农业部组织辽宁、吉林两省中朝边境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在丹东市郊首次发现。由于该虫繁殖力强、寄主范围广、幼虫暴食性,对发生地的林木和果树造成严重为害。为了保护林业和农业生产,阻止害虫扩大蔓延,1979~1980年,对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生物学  相似文献   

11.
周坤 《现代农业科技》2015,(11):168-169
论述了平原地区美国白蛾的防控形势,阐述了其防控目标与防治任务,概述了其监测普查要点,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控美国白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虫害具有密度集中、传染速率快、破坏作用强等特点,近年来美国白蛾发生的面积和发生范围逐渐扩增,使得地区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对美国白蛾在东辽地区的发生与防控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蛾是果树,林木生产的大敌,是举世注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原发生于北美洲和墨西哥,1940年传入欧洲,1947年传入亚洲。1979年我国辽宁省中朝边境农作物病虫害调查队在丹东市区首次发现。为了及早扑灭美国白蛾,防止蔓延,并根据农业部的指示,我们在对美国白蛾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开展了研究工作,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研究,探索出一条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防治美国白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调查其发生规律,有利于进行科学防控。2009年4月,通过系统调查美国白蛾幼虫的发生、发展规律,记述了美国白蛾幼虫各龄体色变化特点、龄期辨别方法、幼虫发育历期及取食特点和活动规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并评估了美国白蛾在豫南地区的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和危害管理难度。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该虫的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和危害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豫南地区为美国白蛾的生态适生区和易暴发流行区,风险值为2. 19,属于高度危险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为此,提出了降低美国白蛾风险的管理措施,供豫南地区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白蛾原生地在北美洲国家,二战期间,随着军用物资的运输从美洲传播到了亚洲。1979年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首次发现了美国白蛾,后扩散到我国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目前已在北京、山东、河北、安徽、上海、天津等地严重发生,造成了重大生态和经济损失[1]。一、美国白蛾在中国适生区分布最适生区:华中地区的湖北省、河南省;华东地区的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的杭州市、江西省的南昌市以北区域;华  相似文献   

18.
李闰枚 《农技服务》2009,26(8):91-93
摘要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种类相似的黄褐天幕毛虫、苹掌舟蛾及舞毒蛾以外形区别,以及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等,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法和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9):167-170
通过试验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幼虫阶段的部分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内容包括幼虫体表毛瘤变化特性,各不同龄期阶段的幼虫体表上的刚毛特征,提供了体色、体长、斑纹特征以外的识别幼虫种类的体表特征,以及不同龄期幼虫的龄期识别特征,特别是形态相似的1龄与2龄幼虫的区别特征。由于各世代中的末龄幼虫最大龄期数不尽一致,通过饲养观察,初步明确了春季美国白蛾幼虫在天津的最大龄期数。对天津市区幼虫的发生期和滞育蛹的形成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2):82-84
为了更好地防治美国白蛾,通过田间罩养、大田调查和性诱捕器诱蛾对美国白蛾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和幼虫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证明,该害虫在睢宁地区一年发生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发生期为4月初至10月中旬;平均气温在16℃以下,幼虫停止发育,逐渐死亡;以蛹越冬。成虫雌雄性比为1:1.4~1.7,一头雌蛾产卵200~300粒,多则超过800粒。7龄幼虫大小为25~32mm×2.3~2.8 mm。每年10月30日所有的幼虫全部死亡,其中90%被寄生死亡,10%死亡原因不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