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LAD)是由常染色体上CD18基因单碱基突变(A→G)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患病牛只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患病,影响其生产性能的表现。本研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RFLP),检测了北京502头荷斯坦母牛CD18编码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3个奶牛场中共检测到2种基因型——AA和AG,未检测到GG基因型。检测群体BLAD基因携带率为3.1%,说明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使用的公牛冻精中BLAD基因没有得到彻底净化,导致母牛群体中BLAD基因携带率在3.0%以上。在奶牛育种和生产中,应有计划的淘汰携带BLAD基因的个体,净化京郊荷斯坦奶牛群体。  相似文献   

2.
奶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CD18基因单碱基突变(A→G)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隐性基因纯合时导致白细胞表面的β2整合素表达明显减少或缺乏而引起临床发病,患病牛的主要特征是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患病从而影响生产性能,严重影响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该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从福建某奶牛场200头进口荷斯坦牛采血提取牛血液DNA,根据已知牛染色体上CD18编码基因序列383位基由A变为G而引起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LAD)设计特异性野生型和突变型引物,建立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用于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LAD)的检测,结果检出2头母牛为BLAD携带者,检出率为0.67%,没有发现患病牛。结果证明建立的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筛选奶牛BLAD有害基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病因为白细胞表面整合素β(CD18)亚单位的编码383位碱基由A突变为G所致。自1983年报道本病发生以来,BLAD已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4年10月我们在进行本病调查时,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奶牛繁殖育种中心发现1头编号为1054的奶牛患有BLA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LAD)是由常染色体上CD18基因单碱基突变(A→G)引起的隐性遗传疾病,隐性基因纯合时导致白细胞表面的β2整合素表达明显减少或缺乏而引起临床发病,患病牛的主要特征是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患病,从而影响生产性能的表现,可严重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PCR-SSCP方法对北京地区246头公牛样本和409头母牛样本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样本中,荷斯坦种公牛(含后备公牛)和母牛BLAD携带率分别为0.81%和3.91%,BLAD基因频率分别为0.21%和1.95%,并通过系谱追踪发现,BLAD遗传缺陷可追溯到美国一头非常优秀的公牛"Osborndale Ivanhoe"(USA.1189870,BL),其后代在我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剔除BLAD携带者公牛可以有效控制该遗传缺陷的传播,但是,我国部分BLAD携带者公牛冻精依然在商业化使用,所以,有效监控BLAD携带者在奶牛群中的状况对BLAD剔除计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BLAD)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疾病。目前虽已确定BLAD病因与人的白细胞粘附缺陷病(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LAD),为白细胞表面的一种称为整合素CD18亚单位表达缺陷所致,但至今关于CD18基因突变情况研究较少。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BLAD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在我国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调查发现的6头BLAD携带牛CD18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荷斯坦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荷斯坦牛白细胞粘附缺陷病(BLAD)是一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患病牛出生后,生长发育差,绝大多数在1年内死亡,且不具繁殖和哺育能力。该病的遗传基础为CD18基因编码区383位的A/G点突变导致白细胞表面的β2整合素表达缺陷。目前欧美等奶牛业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BLAD分子检测方法和跟踪监控体系。中国长期从国外进口荷斯坦公牛精液、胚胎或活体,由此可能引进了BLAD基因。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116头可疑中国荷斯坦牛进行了检测.确定了2头BLAD携带者公牛和8头携带者母牛.未发现隐性纯合个体.  相似文献   

8.
奶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症(bovine 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BLA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致死性、遗传性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建立快速可靠的BLAD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BLAD CD18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后纯化产物,构建A/A、A/G和G/G 3种基因型标准质粒。用标准质粒建立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奶牛血液样品,其结果与Sanger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用建立的方法对300份奶牛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A/A基因型检出294例,占总体比例的98%;A/G基因型检出6例,占总体比例的2%。随机抽取30份已检测样品进行Sanger测序,结果显示与焦磷酸测序法结果一致。本试验结果表明焦磷酸测序法检测BLAD,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试剂盒的研发及应用于BLAD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牛ACAA1和ACAA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西牛、秦川牛、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与蒙古牛杂交牛5个品种共178头为试验材料,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技术,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基因的A1066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和A1452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2个单核苷酸多态(SNP),其中A1066G突变位于外显子9,是同义突变,A1452G突变位于3′非翻译区(UTR);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ACAA2)基因的C33119T(GenBank登录号:EF583005)单核苷酸多态,位于内含子8上。对ACAA1基因的2个SNP进行分析没有发现单倍型。2个基因多态性与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ACAA1基因A1066G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AA型最高,AG型次之,GG型最低;ACAA1基因A1452G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GG型最高,AG型次之,AA型最低;ACAA2基因C33119T突变3种基因型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CT型最高,TT型次之,CC型最低;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其中CC型最高,TT型次之,CT型最低。  相似文献   

10.
雷琼牛母系起源的遗传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雷琼牛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的基础上,引用其它牛种的序列资料,以探讨雷琼牛的起源演化。雷琼牛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存在2个突变位点,碱基A+T的平均含量(56.8%)明显高于碱基G+C的平均含量(43.2%),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以Cyt b基因单倍型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雷琼牛3个地域群Cyt b基因所有的单倍型都与瘤牛聚为一类,从母系遗传的角度确认雷琼牛起源于瘤牛。Cyt b基因单倍型间的进化网络关系分析发现,雷琼牛与亚洲其它地区的瘤牛共享一条祖先序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不同的地点由野生的瘤原牛独立驯化而来的,进一步推论中国南方某些地区在史前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瘤原牛驯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