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播期对油研九号产量、单株鲜重、角果鲜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搞清油研九号在移栽条件的适宜播期。进行了油研九号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获得高产的播期为9月4~11日;不同播期整个生长进程中的平均单株鲜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播期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平均单株鲜重和最大单株鲜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播期生长进程中的单株平均角果鲜重间无显著差异,但与播期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不同播期不同时期的单株角果鲜重与生育进程间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甜菜营养生长期的糖分积累过程以及块根膨大形成规律,分析新疆滴灌甜菜营养生长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为甜菜高产优质生产生育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间苗后每隔5 d田间定点测定5株甜菜绿叶数、枯叶数、叶丛高度、块根直径和周长,以及整株起挖连续不缺苗5株测定叶丛鲜重、茎叶长度、块根鲜重与锤度等指标,每隔15 d测定叶丛和块根干物质,分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以及地下部分变化。【结果】6月上旬至7月下旬叶丛快速生长,根叶比<1,叶丛生长速度高于根体增长速度,含糖率受水分影响波动大;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丛增长呈下降趋势,根体增长速度超过叶丛增长速度,根叶比>1;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甜菜叶丛大量枯死,块根膨大增长趋于平缓,含糖率增长迅速。【结论】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叶丛形成期,生长中心位于叶丛;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块根糖分增长期,生长中心位于块根;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为糖分积累期。  相似文献   

3.
以糯玉米品种TNX0807和普通玉米品种TN0846为研究对象,对鲜重、干重、籽粒含水率和灌浆速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籽粒鲜重与授粉后的天数呈二次曲线关系,成熟的糯玉米籽粒鲜重较普通玉米小;二者的干重均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曲线y=kJ(1+e^a-bx)规律增长。经曲线参数、籽粒干重增长规律和灌浆速度曲线分析表明,糯玉米品种表现出比普通玉米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短、籽粒干重快速增长持续时间短、最大灌浆速度小等特点。籽粒含水誊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均呈直线下降趋势,糯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比较,前者在灌浆中期的籽粒脱水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以68份附子株系为研究对象,对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子根数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株高除与茎粗及叶柄长不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花枝数几乎与所有地上部分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平均根长、子根数、最大子根质量、子根质量极差均与单株产量有正相关关系。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子根质量极差、最小子根质量、子根数、株高、叶长、茎粗、平均根粗、鲜叶数、平均根长、叶柄长、花枝数、总叶数、叶宽、花穗长、叶柄宽、最大子根质量。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关联系数在0.950 0及其以上的株系有40个,涵盖了所研究株系的大多数;公顷产量在22.5 t以上的有11个株系。研究结果可为附子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播期对山旱地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发育、越冬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数、叶鲜重、叶干重、主根长、主根颈直径、根鲜重、根干重、株高、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随着播期推迟而减小,越冬率和折合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陇东南山旱地甘蓝型冬油菜适宜播期8月28日,折合产量最高,为5 245.03 kg/hm~2,其苗期叶片数6.6片、主根长16.78 cm、主根颈直径0.58 cm、叶干重3.63 g/株、根干重0.82 g/株。成株期单株分枝数8.83个、单株角果数228.75个,越冬率86.7%,综合性状最优。  相似文献   

6.
茎瘤芥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11个茎瘤芥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F1优势表现特点及其与亲本间的关联性,并对F1主要性状与其产量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F1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瘤茎重(单株产量)和单株鲜重显著、极显著超过大值亲本,瘤茎横径超过大值亲本接近显著水平,菜形指数显著低于双亲均值。叶长、叶宽、瘤茎纵径、根鲜重与大值亲本差异不显著。(2)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主要受株鲜重、菜形指数、瘤茎横径等性状优势的共同影响。(3)F1各性状对其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瘤茎横径,其余性状依次为叶长>叶宽>单株鲜重>瘤茎纵径>菜形指数。(4)F1叶长、叶宽、单株产量与父本相应性状值呈显著正相关,F1叶长、根重、单株产量、瘤茎横径与大值亲本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株鲜重、根鲜重与双亲均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5)单株产量、瘤茎横径平均优势强弱与双亲差值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受母本值影响较大。还讨论了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亲本选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和烯效唑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生长,能够改善马铃薯株型结构,降低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提高块茎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同时可提高块茎数量、大中薯个数及小薯个数,增加单株块茎鲜重和单薯鲜重,最终增加马铃薯产量。过量氮肥和烯效唑在一定程度上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抑制作用。马铃薯产量以中氮(183.75 kg/hm2纯氮)和低浓度烯效唑(10 mg/kg纯量)处理组合最高。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为:茎根块茎叶,对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程度为:茎根叶块茎;对经济性状影响程度为:单株薯块鲜重单株大中薯个数单株小薯个数单株薯块数平均单薯鲜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期旗叶枯尖的发生与根系活力、单株根干重、根鲜重以及根冠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生叶枯尖症状的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低于旗叶生长正常的小麦品种。叶枯尖症状发生与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特征关系密切。有枯尖症状的小麦品种后期根系活力相对较低,2个枯尖品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冠比等均明显低于4个无枯尖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褐鳞苔草(Carex brunnescens)是黄河源区(玛曲)沙漠化草地具有较强固沙能力的先锋植物,对维护玛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褐鳞苔草固沙的生物学特征,该研究在野外观测了其物候学特征,地上和地下器官生长进程以及地下器官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褐鳞苔草返青早,生育期较长,具有二次开花和结果的生长特性。褐鳞苔草单株叶宽、单株叶长、单株叶片数量、群落密度、群落盖度和群落叶片密度从展叶期-果实成熟期-黄枯期呈显著增加而后趋于稳定;而单株叶丛高度、单株叶面积和群落叶片面积呈显著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褐鳞苔草地下茎(水平茎和垂直茎)和根系适宜生存的沙层深度为0~60 cm。不同沙层深度(0~20,20~40和40~60 cm)均以直径为0.2~0.5 mm的中根数量最多,在20~40 cm沙层内细根(0.2 mm)、中根(0.2~0.5 mm)和粗根(0.5 mm)的根系总长度均最大,0~20 cm沙层最小。在10-30 cm沙层内,水平茎、垂直茎和主根长度、鲜重和干重均最大,40~50 cm沙层内最小。以上结果表明,褐鳞苔草能很好地适应高寒风沙生境,可作为玛曲高寒沙漠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建群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高粱314A和综壳苏丹草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8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单株鲜重、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叶长、叶宽、穗长、茎/叶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单株叶片数与单株鲜重、叶宽、穗长都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株高、叶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分蘖数、穗长和叶茎比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农艺性状综合为3个主因子,即饲用产量因子、穗长因子和绿色体产量因子。同时,在18份材料中以单株叶片数为目标筛选到gz-89和gz-194两个超亲优势重组自交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的方法,对福寿螺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其在稻田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2015年福寿螺已分布在江西省的34个县市区,发生总面积为55 586 hm~2;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田中福寿螺在6月中旬出现成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出现产卵高峰期,1代幼螺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中稻田中,福寿螺成螺和幼螺高峰均出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双季晚稻田福寿螺成螺和幼螺在10月上中旬达高峰,产卵高峰期出现在10月中下旬。长期浅水灌溉处理稻田的福寿螺消长规律与干湿交替处理的相似,其成螺、幼螺和卵块密度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的无明显差异,表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对福寿螺种群增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深圳市某荒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虫口密度以及蚁巢密度进行了自然消长动态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红火蚁工蚁全年的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多峰型,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3个高峰出现在次年2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在本地区一年2代,以卵在2至3年生幼嫩柳条表皮层下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卵陆续孵化出若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羽化为越冬代成虫。第一代卵多于7月上中旬产生在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的茎秆、叶鞘内.第一代若虫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左右,第一代成虫多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成虫则陆续转移到附近的柳树上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灯诱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高峰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间。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发生高峰的日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来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褐飞虱发生重,而8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趋轻。  相似文献   

15.
白背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以来,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置诱虫灯监测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之间.全年高峰有些年份是早稻高峰,而有些年份则是晚稻高峰.末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24年发生高峰日的日诱获数量、旬平均诱获数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白背飞虱的发生严重,而9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验证处于补充营养期和交尾产卵期的华山松木蠹象对来自寄主华山松的(+)-柠檬烯和3-(+)-蒈烯趋向反应存在较大差别,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在2008年,(+)-柠檬烯的诱捕高峰出现在诱捕初期的4月中旬、下旬;3-(+)-蒈烯的诱捕高峰则出现在诱捕后期的6月上旬、中旬,并且在7月上旬出现一个小高峰;在2009年,(+)-柠檬烯的诱捕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3-(+)-蒈烯的诱捕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8月上旬出现一个诱捕小高峰。当以(+)-柠檬烯和3-(+)-蒈烯的1∶3的混合物为引诱剂时,则在5月上旬、5月下旬和7月上旬出现3个诱捕高峰。诱捕结果证实了不同发育期的华山松木蠹象对寄主挥发物具有不同的嗅觉感受能力的推测。  相似文献   

17.
胡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34-5036
[目的]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在湘南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进行越冬观察、田间若虫消长情况观察、世代史及虫态历期观察、天敌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柑橘黑点蚧和柑橘糠片蚧在湘南普遍发生,且各龄虫态均可在活枝、叶上越冬,其习性为:柑橘糠片蚧主要固定于叶片正面中脉附近或凹陷处,柑橘黑点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的比例相差不大。第一代初孵若虫分别于3月下旬、4月中旬开始发生,以后各月不断出现,发生很不整齐。两蚧在田间活动大致出现3个高峰期:第一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二个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个出现在9月至10月下旬。其中,9月份为全年的最高峰,占总虫数的37.08%,以后逐月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了解柑橘黑点蚧与柑橘糠片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测桂柚1号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为制定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观察桂柚1号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每10d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纵、横径,用Origin 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生长曲线和增长率曲线图.[结果]桂柚1号初花期在4月上中旬,盛花期在4月中下旬,谢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果实生长曲线呈大S形,果径的生长曲线前期上升较慢,中期上升较快,达到高峰后逐渐趋于平缓;2011年5月横径和纵径的增长率分别为50.61%和65.22%,6月的增长率分别为96.83%和116.79%,7月的分别为70.34%和58.09%; 2012年5月20~30日横径和纵径的增长率分别为36.53%和41.32%,6月的增长率分别为59.05%和62.65%,7月分别为16.04%和12.59%,8月以后,纵、横径增长减缓,增长率下降至10.00%以下.[结论]桂柚1号果实的整个生长发育分4个时期,即缓慢增长期、迅速增长期、平缓增长期和停止增长期;纵、横径生长高峰出现在5~7月,其中6月是生长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苹果大小年树生育规律与优质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1972~2000年对苹果生育规律之探索和对国光苹果大小年树连续5年的系统研究,探明了苹果树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小年树年周期内根系与新梢各有3次生长高峰,二者呈交互生长;大年树有2次根生长高峰和1~2次新梢生长高峰,根系与春梢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衰弱树有2次新梢生长高峰和1次根生长高峰,春季和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消失。大年树和小年树春季根系生长高峰期与盛花期和营养枝全枝叶面积的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树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在新梢生长高峰前出现养分亏缺,新梢生长高峰期新根日生长量降至低谷,同时新梢第8,9节出现小叶,是营养转换期开始的标志。大年树贮藏营养充足,春季新根生长旺盛,在新梢生长高峰期第7~10节出现最大叶片,明显地促进了枝叶生长和幼果细胞分裂。在新梢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阶段,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潮时花芽开始分化,10d左右达花芽分化高峰。大年树结果期明显地抑制了根系和新梢生长及花芽分化,使翌年成为小年。早秋施基肥对促进第三次根系生长高潮及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至关重要。早期疏花疏果,调节果实适宜负载量是苹果优质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