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为了驱除马类家畜的马胃蝇幼虫,于1961年11月14日至22日在芦龙下寨公社上屯、贾庄子等生产队用纯度95%以上的敌百虫进行了驱虫试验,共计应用驴17匹,马3匹和骡2匹,按体重投与每公斤0.053克至0.075克不同剂量,即一般的驴为6—8克,最高为10克,马和骡12—15克最高为18克。投药方法用5%溶液经胃管投入或将敌百虫加少量的温水充水溶解后,拌入粉碎的精料内任其自食。在投药前时试验耕畜进行了不绝食、绝食4小时、绝食12小时等三种不同的处理。此外并有一组未予投药以作对照。投药后于第4,18,26,46,70小时逐头检查粪便一次,观察有无虫体排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不同时期使用催产素对母猪分娩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胎次、大小和体况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分娩前母猪80头,第1组48头分娩前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8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头,分别对每组母猪在分娩产出1头仔猪后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催产素,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以及母猪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母猪打颤、产后出血以及母猪子宫复原等情况;第2组32头分娩前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2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分别对每组母猪在分娩不同时期肌肉注射4 mL催产素,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以及母猪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母猪打颤、产后出血以及母猪子宫复原等情况。结果表明规模猪场在使用催产素助产时最佳的剂量是4 mL/头,最佳的使用时期是母猪产出1头仔猪后开始注射催产素。  相似文献   

3.
敌百虫(trichlorfon)一般是不能用于妊娠母猪的。因为50mg/kg活重剂量的敌百虫,即造成仔猪先天性中毒,据美国学者报道,于妊娠第四周给母猪该剂量的敌百虫,致使仔猪因髓磷脂(myelin)缺乏和大脑发育不全而发生震颤。然而,在预期分娩的前一天一次性给母猪口服20mg/kg体重剂量的敌百虫,  相似文献   

4.
对大剂量维生素C结合抗生素防控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选取临产母猪12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头,2组均在产后每天给予林可霉素治疗,试验组另在产后按10 g/头的剂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连续3 d。试验结果:对照组母猪产后感染率11.67%,试验组产后母猪感染率为3.33%,2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存在可见的不良反应,在母猪产后短期内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对于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人工授精过程中人为操作引入的病原微生物,改善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延迟发情或发情后配种不受孕所导致的母猪繁殖性能降低的现象,在饲养管理良好、免疫程序健全的条件下,试验采用在母猪配种前对其进行药物处理。将试验母猪随机分为2组,A组为断奶经产母猪(n=65),B组为第2情期后的后备母猪(n=58)。将A组进一步分为A-Ⅰ组(n=36,投药组)和A-Ⅱ组(n=29,空白对照组),B组进一步分为B-Ⅰ组(n=34,投药组)和B-Ⅱ组(n=24,空白对照组)。统计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及产仔数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A-Ⅰ组每头母猪断奶10 d内发情率为100%,与A-Ⅱ组发情率(96.5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A-Ⅰ组情期受胎率为91.67%,分娩率为86.11%,产仔数为11.32头,而A-Ⅱ组情期受胎率为85.71%,分娩率为78.57%,产仔数为9.95头,差异均显著(P<0.05);B组内,除健仔数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配种前给经产母猪投药,可以改善母猪繁殖力。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景宁县澄照乡某母猪养殖场为了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于4月9日选用利巴韦林原药饮水,按照5 g原药兑水10 kg(正常剂量为1g原药兑水10kg或1g原药混5kg料),对相连水槽可以统一饮水的三幢采用限位栏饲养的107头怀孕母猪进行投药服用。投药4d后,就有3—5头母猪出现采食减少,精神不振,严重的病例同时出现红尿。  相似文献   

7.
1 试验动物 A组 :陈某饲养的母猪 1 999年 1 1月2 5日顺产仔猪 1 1头 ,于 1 9日龄时有 9头仔猪腹泻 ,排出浆糊状、乳白色粪便 ,性粘 ,味腥臭 ,经临床诊断为仔猪白痢。B组 :林某饲养的母猪 1 999年 1 1月 2 9日顺产仔猪 1 2头 ,于 1 5日龄时有 1 0头仔猪腹泻 ,排出乳白浆糊状 ,有腥臭味粪便 ,经临床检查诊断为仔猪白痢。2 治疗方法  A组 :1 2月 1 5日晨 ,供治疗试验仔猪 9头体重为 38.9kg。每日早晚 2次投药 ,按每千克体重 50 mg剂量 ,使用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规格为 0 .2 5g/片的氯霉素 8片 ,捣碎后拌入2 /3的仔猪料中经饲喂内…  相似文献   

8.
幼猪早期易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及大肠杆菌症。试验选患有AR的三个养猪场的母猪各4头及所生3周龄左右的仔猪共109头,分组进行。投药1组仔猪28头,于出生2—3日龄各肌肉注射磺胺一6—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100mg/kg,断奶后在饲料中添加200ppm的SMM粉末,口服60天。投药2组的仔猪25头,只在断奶后饲料中添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双威(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不同阶段怀孕母猪的安全性,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锡林河养殖场进行双威预混剂在怀孕母猪的安全性试验:药物剂量分正常剂量和加倍剂量;试验阶段分为怀孕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试验规模小批量(每组2头)、中批量(每组10头)、大批量(每组30头);在饲料中预混饲喂一周、,结果表明:双威预混剂在怀孕母猪全期均是安全的。说明舍有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的双威预混剂可以在猪场内进行全群驱虫,不会对怀孕母猪有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0年4月至6月采用艾佛麦菌素(依维菌素)治疗本病,现报告于下.1.试验动物:患有蛔虫病和疥癣的成年母猪40头,种公猪4头,断奶前后仔猪215头.259头试验猪疥癣感染率100%,种公猪、种母猪蛔虫感染率100%.其中4头种公猪曾用敌百虫牛油涂擦患部,治疗三次,未完全痊愈.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将繁育母猪60头,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头,免疫组注射PRRS活疫苗(R98株),于母猪配种前一周接种,接种剂量2 mL/头;接种疫苗的母猪所产仔猪于断奶前一周接种PRRS活疫苗,接种剂量1 mL/头。对照组及所产仔猪不接种PRRS活疫苗。通过小群试验对比观察,收到了理想的免疫效果。在规模猪场和养猪大户中进一步推广应用,PRRS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猪瘟免疫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败,各地对猪瘟疫苗使用剂量不太一样。为了取得合理的疫苗使用效果,为制订猪瘟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我们用不同剂量的猪瘟细胞苗分别在我市两个猪场进行了抗体检测试验。 1材料 疫苗为郑州某药厂生产的猪瘟细胞苗。分组试验在我市较大规模的 A、 B两个猪场进行,母猪为长大二元经产母猪,育肥猪为试验母猪子代杜长大三元商品猪。 2方法 2.1 A、 B两场的各 10头母猪分别用 1头份量和 4头份量于配种前 10天免疫注射猪瘟疫苗,于注苗后 60天和 140天两次采集血清送检,同时送检每窝 2头各计 20头的 25日龄…  相似文献   

13.
在夏季,为了缩短母猪断乳至下一次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繁殖率,应用不同剂量的孕马血清和脑垂体后叶素作了两批生产试验。第一批试验用700头哺乳母猪(分娩后24—26日),分成3组。试验Ⅰ组250头,断乳当天肌注孕马血清1800—2000小白鼠单位;试验Ⅱ组200头,断乳后8日内自然发情的就直接配种,未发情的母猪于第9日注射上述剂量的孕马血清;Ⅲ组为对照组,250头。所有母猪发情后按常规方法输精。  相似文献   

14.
母猪发生死胎后,以往都用乙烯雌酚等药物,催产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笔者从妊娠母猪,不恰当的用"敌百虫"(邻氨基苯甲酸)灭虱可能发生流产中受到启发,采取口服"敌百虫"的方法,试将其用于母猪死胎的催产排出,取得满意的效果。1病例母猪散养户,初产母猪1头,预产期前10天时  相似文献   

15.
选择2~6胎的长白母猪116头和大约克母猪124头,随机(兼顾品系)分为试验低剂量组(0郾05mg/头)、中剂量组(0郾1mg/头)、高剂量组(0郾2mg/头)和对照组,每组60头,对有近分娩临床指征的怀孕112~115d的母猪注射氯前列烯醇或生理盐水,观察母猪分娩情况。结果,白天分娩率、产仔间隔、平均窝产仔时间、死胎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初生活仔窝重、28d育成率、28d断奶窝均重、28d断奶个体重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猪场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兴起 ,传统的猪病防治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大规模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传染病的控制 ,因而必须采取新的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投药预防、饲养管理、全进全出、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治规程 ,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为此进行如下猪病防治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某猪场生产母猪及断奶仔猪 ,其中母猪 10 95头 ,仔猪136 4头 ;科尔沁养殖小区母猪 12 6头 ,仔猪 2 5 3头。1.2 诊断试剂及疫苗1.2 .1 诊断试剂 猪瘟Dot-ElisA诊断试剂盒 ;大肠杆菌标准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7.
驱虫是防治家畜寄生虫病的主要措施。使用胃管或投药器给药,虽可做到剂量准确,效果确实,但费力费时,不适宜群牧马的驱虫作业。我们经多年探索、改进,对群牧马使用饲喂药草法驱虫效果好。药品与剂量:精制敌百虫粉剂(或结晶敌百虫),当岁离乳驹7—9g,1—2岁驹10—12g,2—3岁驹12—15g。对当岁驹应在离乳分群、适应环境条件后进行,并在间隔3—5  相似文献   

18.
将3日龄仔猪随机分为3组,即高剂量试验组、低剂量试验组、抗生素对照组。用注射器将配好的立泻止注入口腔内。7日龄时和断奶时再用相同的剂量投药。对照组的仔猪发病后即用抗生素注射治疗按说明书要求给药,现配现用。投药后每天观察,分别记录腹泻、发病、死亡情况。第一次投药前、第二次投药时、断奶时和断奶后15天时对每头仔猪进行称重,统计仔猪的增重情况。结果表明:高剂量组17.30%仔猪发生腹泻,其中1头仔猪因腹泻死亡;低剂量组有23.50%发生腹泻,其中1头仔猪因腹泻死亡,还有1头仔猪因其它原因(不能站立)死亡;对照组有30头仔猪(30/56,53.60%)发生腹泻,其中2头仔猪因腹泻死亡,还有1头仔猪因其它原因(呼吸困难)死亡。高剂量组的每头试验仔猪平均增重为9220g,低剂量组的每头试验仔猪平均增重为9450g,对照组的每头仔猪平均增重为9280g。从结果上看,高剂量组的增重情况不如对照组,而低剂量组的增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立泻止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并且有一定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主要研究添加诱食剂和脂肪酶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9头妊娠110 d的重胎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头,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16头,每吨全价饲粮中添加150 g诱食剂和300 g脂肪酶,同时用4%优能乳代替膨化大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头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极显著增加0.38 kg,提高8.32%;母猪断奶后背膘厚损失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0.2 mm,降低9.62%;仔猪在哺乳期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0.18 kg,提高4.22%。  相似文献   

20.
王亚楠 《中国猪业》2019,14(7):56-59
挑选224头体况相近的临产母猪,分成2组,每组112头,母猪转入产房后分别开始饲喂试验1号料和试验2号料。结果发现,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母猪胎次和产健仔数方面差异不显著,试验1组的健仔初生重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2组饲喂2号料25d后,与试验1组相比,断奶仔猪数提高0.7头,仔猪头均断奶重提高0.63kg,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缩短0.63d,哺乳母猪日均采食量提高0.44kg,母猪断奶7 d发情率提高15.19%,由此可知试验2号料的饲喂效果优于1号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