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城县万亩古榆分布于该县萨尔布拉克镇的奇葩尔尕阿西沟,面积1333公顷,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榆达1万余株。这些古榆均属自然分布,是萨尔布拉克镇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目前,针对当地群众古榆保护意识不强的现状,一方面对奇葩尔阿尕西沟内的古榆进行了普查、编号、拍照、建档;另一方面积极制定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村口,那片榆树林很美。远处看,它就象一座绿色的岛屿,凸现在一片褐色的海里。 幼时,我们喜欢钻进榆树林,捉迷藏,玩游戏,或是搬着沉甸甸的小人书箱钻进林子,然后背靠着榆树干聚精会神地翻看,有时忘了回家吃饭,大人们便站在村口扯着嗓子喊,那悠扬的喊声久久地回荡在林子上空。  相似文献   

3.
榆树王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大榆树镇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古榆园,园内生长着一棵古老而神奇的老榆树,当地人称“榆树王”。据考证,这棵老榆树的树龄高达千年,栽植于辽代。它历经千年风霜,依然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4.
2001年的秋天,我们走进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的奇葩尔尕阿西沟探密。我们迎着新世纪的秋阳,在镇长赛尔江和副镇长胡新江的陪同下,坐着越野能力极好的北京吉普车,向着北天山婆罗柯努克主峰南坡进发。沿着萨尔布拉克河床向北离开镇子几公里后,就进入了奇葩尔尕阿西沟底。迎面而来的是满沟满坡的千年古榆,它们的生命力顽强到了整个河床的卵石丛中,都是它们的栖息地,就连河两岸的旱坡也点播了三千年古榆。据说若干年前的萨尔布拉克河水,是穿过千年古榆丛林,才流入伊犁河的。常年游牧的哈萨克族牧民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千年古榆中的主体民…  相似文献   

5.
杨杨 《森林与人类》2003,23(11):20-23
从1984年开始,我就用古怪的眼光,偷窥这座乡村城堡,进而隐身其中,谨慎地搜索小脚女人们的生存秘密。不可否认,我对这座村庄和这群小脚女人,都有一种诗意的幻想,几乎从一进村口的那一时刻起,我的情感和智力活动,就混沌在幻觉、想象与残酷的现实之间。我寻找的不是人间乐园,而是追寻一种即将殒没于世的关于一群边缘女人的小脚尖尖上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故乡,老人们去世后,他(或她)生前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某种值得纪念的物品),后人称为“眼目”。  眼目,也是后人保存并怀念先人的一种方式。  我外公留给后辈的眼目是一棵桂花树,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在生养我母亲的那个小山村村口郁郁葱葱。到了八月,金黄色的桂花一开,真的是香漫全村,甚至飘到十里开外。小山村里有一位诗人,把桂花树赞为“山村姑娘的露水”。  我没见过外公,于是,每次去那小山村,我总要站在那棵外公年青时栽下的桂花树下,望着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出神,好多次心里默默地问树:你是我的外公么?  …  相似文献   

7.
"门前有条小溪流,流水清清绕村口,小溪小溪停一停,把我的歌儿也带走……"那天收看电视节目时无意间听到这首儿歌,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那快乐的童年时代。小时候我家门前就有这样一条河,承载着我儿时许多快乐的时光。它曾经是绰尔河的一个支流,河宽6米左右,水深处2米有余,水浅处才没脚踝。沿河两岸是一块挨一块的庄稼地,几条弯  相似文献   

8.
苍狗     
1969年的早春,当陕北大地尚是一片寒意时,l7岁的我,随着插队的潮流,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始了我的插队生活。刚去的那天,我们几个学生在大队书记的带领下去生产队。一路上,我们是那么的兴奋,正在叽叽喳喳地说到去了队里,书记说了一声“到了”,冷不盯的突然“汪”的一声,一条身上混杂着白黄毛的大狗(当地人称为苍狗)从半山腰冲了下来,“汪、汪”地狂叫不止。村口的路很窄,一旁就是悬崖。因为我一直走在前面,所以它首当其冲的就冲我来了。猩红的大嘴,滴着串串唾液的舌头,白色的獠牙和那股我从没有闻过的腥气,迎面…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2010,(3):1-1
没有树的山空旷; 没有绿的城苍凉。 村头的古榆,聆听了几代人的笑语欢歌; 田野的绿荫,舒展着劳作者的丰收期望。  相似文献   

10.
岁月酿造记忆美酒,时间沉淀怀旧情感。弹指一挥间,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每当思念家乡,总是想起村头那棵饱经风霜的老榆树。不久前,我终于回到了我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西井子镇西井子村。站在村口那棵老榆树下,我久久伫立,思绪万千,这棵普普通通的老榆树勾起了我一段段难忘的记忆。老榆树是乡亲们的"样板树"。据老一辈人讲,这棵树已有100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1.
枣树情结     
倘若那棵大枣树不被砍掉的话,它的身上至今又该增添二十多道年轮了,它应该算得上是一棵古树了。那时,这棵大枣树就生长在我的村口旁边的一片沙坡上。印象中,那时候它已经比我村子里的人戴的雨斗笠还要大,需三个人才可围抱。那一年,它被砍倒之后,就被支离破碎的分解了,然后做了很多的凳子,摆在一间屋子的两边专供开会用。其中有一张两尺多宽、丈多长的板凳,就是由它的主干独木而成的。这张凳子泛着暗红的光,仿佛是一层血液凝固在上面。在近百年的桑沧岁月里,这棵硕大的枣树上曾经因满树鲜红芳香的枣果而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画眉鸟…  相似文献   

12.
我怀念故乡那片彩云似的杉林,它不仅是点缀妆扮故乡的锦绣,更是生命演唱的乐池。对于我,它更是心中的永恒恋人,在那密林深处,我几乎圆成了儿时的一切梦幻!远远望去,它似被群山环抱着的绿洲;那与它长年为伴的溪流,便是它情愫和恋爱之源;它那长满羽状复叶的碧枝,托起轻烟紫霞,直向广衰蔚蓝的天空,如人间美好的幻象和企冀,向着无尽的深逮和幽远......当春风以无限的柔情去亲吻、去拥抱杉林那些日子,在泥土的深层中孕育盘曲了一冬的新生代便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萌发,最先破土而出的当是山茅,接着便是幼杉,再就是兰花了。故乡杉林…  相似文献   

13.
颖子 《中国林业》2014,(4):58-58
随着谷雨的接近,市场上开始出现了新茶,每年这时候我都会想起老家屋后那片茶园,我对它充满了感激,不光是我喝着那里的茶长大,更因为它在我命运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谷子熟了,黄了,田野被一次次收拾干净,眼下又葱茏满目了。那条小河,干了,落了底,可是春雷一惊,又涨满水了,许多老人,渐渐不出村口了,但那岗子那坡依然种下了麦子、大豆或棉花芝麻,年年开花,年年结籽,扛着锄头的姿势没有改变过,惟犁手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这里的一切似没法改变,种子一回回播进土里,镰刀又一季季出示锋芒。石榴树上的花点种无数的火,它燃烧着人们的激情和梦幻。到了秋天,那压枝的石榴就咧开嘴笑了,那金黄的草垛就在新楼的屋檐下堆起童话的尖屋顶了,那里能听出牛的呼息和田鼠咀嚼的声音,鸭子和鸡将蛋产在…  相似文献   

15.
小街边孤伶伶颤栗着的那一排梧桐树上,最后一片黄叶也被尖硬的秋风打落了。霜降刚过,城郊的田野里便开始结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霜花。透过小街那酽酽的荒寂,我又想起了故乡老屋边的那棵柿树。在这残秋将尽的时节,它又该满挂起一树鲜艳夺目的“小太阳”了吧?那棵柿树其实已经很老很老了,是祖父的祖父那一代人种下的。屈指算来,离家到这座名叫老街的小城谋生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故乡的许多物事,都已淡忘,但老屋边的那棵柿树,却始终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十多年不见,我依然能够准确地说出它有几个枝桠几个疖疤,甚至能够估摸出它一…  相似文献   

16.
血染大槐树     
老家村口有棵大槐树,树冠覆盖了周边约一亩地的方圆。由于这棵树,直立在进出村的大路中间,使得进出村口的道路分为两股岔,给人们行走带来不方便。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听见过有人嫌它挡了路而要把它处理掉。原来在大槐树的背后,还有段让人感动的历史故事。那是1969年4月7日,我刚满17岁。父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一名红军战士,那时他一直跟随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他为了让我能够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决定亲自把我送到他曾经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流过血的陕北黄土高坡去锻炼。那天,就在我们父子俩步行到家乡的村口时,一株在道路中间的大槐树映入…  相似文献   

17.
家乡的柳树     
鸿鹄 《国土绿化》2005,(6):47-47
柳树是春的使。柳树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它有着挺拔的枝干、簇簇相拥的橄榄形的叶子、婆娑层叠金线般倒垂的枝条。我对柳树有种莫名的偏爱。它那不畏严寒、酷暑,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在《孤独的树》中,对树的孤独与冷寂有着传神的描述,他写到:田野中两株形影相吊、彼此远离的树,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正是树的孤独与冷寂,孕育了它宁静的神秘感。台湾作家呼啸的散文《榕树》,就有这种感触:“我屋前有棵大榕树。从小就爱它。那株大榕树,它像一个长者,默默地启示着我们。问它现在多大年纪,它总是摇摇头,笑笑脸,默默地不答。继而,它又默默地说:“孩子,这是我的秘密,你们不要问我这些吧…  相似文献   

19.
<正>儿时生活在乡村,村前村后都是树。村里的长辈告诉我,我们的先祖从河南迁徙到江西赣南成了客家人。为抵御风沙、防止洪涝灾害,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在房前屋后种树并立下村规民约加以保护。村里的乡亲喜爱村口那株遮天蔽日的大榕树。那是一株古老的榕树,对于这个村庄来说,这株树的来  相似文献   

20.
乡镇是政权基层组织,在林业建设中既承担行政区划的森林规划及实施工作,也担负着有自然特点的生态区域的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任务。文章以古榆镇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对主要技术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